APP下载

基于锚杆支护的煤矿掘进工艺探究

2021-01-22夏立东

山西冶金 2020年6期
关键词:强力受力预应力

夏立东

(同煤集团晋华宫矿普掘四队,山西 大同037000)

在矿井开采中,常常需要大量的巷道,影响巷道掘进的关键因素是巷道的支护技术。目前我国矿井开采中大多要使用锚杆支护技术,对巷道围岩的控制也要使用锚杆支护,从效益上看,锚杆支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地质环境恶化使得锚杆支护得难度有所增加,加上工人的技术不专业,设备不先进,都使得锚杆支护的效率低,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高效高产的要求[1]。因此,要提升工人的专业技能,掌握构造区、破碎区、等复杂地质区域的锚杆支护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巷道的高效掘进。

1 锚杆支护的依据及要求

1.1 设计依据

综合考虑掘进巷道的实际地质情况,根据巷道断面形状、大小、煤层状况等设计具体的巷道支护方案,对于小规模的矿井,巷道断面小,支护设计简单,大规模的矿井,由于工程量及工作人员都较多,辅助的运输、排水以及通风等巷道也比较多,巷道断面大,支护设计较复杂,要同时考虑多种因素,设计适合矿井安全生产的巷道,根据巷道的大小来选择对应的锚杆支护技术。

1.2 技术要求

施工前的准备。在施工前,要先敲帮问顶,将顶板、巷帮以及迎头处的碎石都去除干净,不能在空顶处进行支护,巷道底角的锚杆可以适当滞后3排,顶板以及巷帮的锚杆必须紧跟迎头安装。

确定锚杆孔的孔位。在对巷道进行锚杆支护时,要先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锚杆孔的位置,并钻好锚杆孔,以确保锚杆支护的正常进行,避免因为随意钻孔而出现的孔位不正确、锚杆无法正常安装等现象,避免由于不正确操作而出现的费时费力、成本增加等问题,在进行钻孔时,要按照所设计的方案准确控制锚杆孔的深度,将误差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确保在施工中锚杆孔能发挥最大作用[2]。

合理控制相关参数。锚杆的支护材料、参数以及工艺要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及时检测锚杆质量,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坚决不能使用,已经使用的要重新进行安装,没有达到设计扭矩的锚杆要在其周围400 mm进行补打。

符合相关规定作业。确保施工场地有安全的作业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规定放置安全作业吊牌,并配有照明设施,防止有人进入施工现场而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作业进程。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要身穿工作衣,正确佩戴安全帽,安装通风设备及时通风,熟悉逃生路线,在遇到危险时能从逃生通道逃出。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对特殊环境使用特定的支护技术,如果煤层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使用锚索锚固、全长锚固和加密锚杆相结合的技术,加强对巷道的支护力度,并定期检查支护效果,对有锚杆松动的要及时补救,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锚杆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巷道支护的强度。

2 锚杆支护的方案及工艺

2.1 支护方案

采用动态设计的锚杆支护方案,充分利用每个过程中的已知信息,对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分析与反馈,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锚杆支护长度以及间排距的最佳值,确保锚杆的强度大于最大值,根据现场支护经验,采用高预应力和强力锚杆相结合的方式对巷道进行支护,配套高强度的拱形托板、螺母和减磨垫片,以及有较高的强度、刚度、护表面积的钢带和钢筋网。

2.2 支护工艺

进行锚杆支护就是要合理控制巷道的变形量,与被动承压支护方式不同,锚杆支护是根据巷道围岩的自稳定性结构对巷道的变形量进行控制,是一种主动支护[3]。采用高预应力和高强力锚杆组合支护,锚杆采用Φ22 mm、长2.4 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在锚杆的端部采用快速固化的锚固剂,在后部采用慢速固化的锚固剂,锚杆与巷道表面垂直,两根锚杆之间的排距为900 mm,间距为850 mm,每排布置7根锚杆,每帮布置2根锚杆,锚杆的预紧力矩为400 N·m,巷道锚杆支护的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巷道锚杆支护布置图(mm)

通过使用锚杆支护工艺,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降低了锚杆支护的时间,减少了巷道的空顶时间,防止因巷道顶板岩层破碎而出现的下沉。锚杆支护的施工工艺顺序如图2所示。

图2 锚杆支护施工流程

3 锚杆支护的应用及效果

某煤矿由于矿井煤层的顶底板岩层胶结性差,岩体的强度较低,容易破碎、风华和崩解,在进行巷道支护时比较困难,而且经常要进行返修,影响正常的回采工作,也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4]。将锚杆支护技术应用在该煤矿中,在掘进期间,测得回采巷道的表面位移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巷道表面位移曲线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距离掘进工作面35 m后,巷道表面的位移趋于稳定,两帮的位移量约81 mm,顶底板的位移量约279 mm,顶板约41 mm的下沉量,底板约238 mm的包臌量,占顶底板移近量的84.7%,在使用锚杆支护后,可以看出受力情况逐渐变小,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在距离工作面19 m后,锚杆的受力增大,到119 m后锚杆的受力趋于稳定,在整个过程中,高预应力和强力锚杆的受力变化幅度较小,基本都在5 kN左右。可见,在采用高预应力和强力锚杆支护后,巷道的围岩总体变形量很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能满足安全掘进的要求。

4 结论

为了解决巷道深部支护复杂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锚杆支护的工艺方法:

1)根据锚杆支护的设计依据及技术要求,采用高预应力和强力锚杆相结合的方式对巷道进行支护,配套高强度的拱形托板、螺母和减磨垫片,以及有较高的强度、刚度、护表面积的钢带和钢筋网,给出具体的巷道支护布置及工艺流程。

2)在采用高预应力和强力锚杆支护后,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在距离工作面19 m后,锚杆的受力增大,到119 m后锚杆的受力趋于稳定,在整个过程中,高预应力和强力锚杆的受力变化幅度较小,基本都在5 kN左右,巷道的围岩总体变形量很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能满足安全掘进的要求。

猜你喜欢

强力受力预应力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与鸟相撞飞机受力几何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满堂支架受力验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