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

2021-01-22岳建华李娜季锋李春霞冯保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反流循证食管

岳建华,李娜,季锋,李春霞,冯保红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介入科,河南 郑州 450052;2.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消化科,北京 100088)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不适感或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如反酸、烧心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很高,流行病学调查,国外患病率为10%~20%,国内患病率为5%左右。患者因症状反复发作、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易出现情绪的改变,最后导致躯体与情绪障碍的恶性循环。刘均平等[2]报道,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焦虑状态占比高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此,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单纯抑酸治疗难以获得满意效果。因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多因素身心疾病,在药物治疗时应辅助心理干预、运动护理及饮食习惯等护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循证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审慎、明确地结合科研结论、患者愿望及临床经验开展护理工作,以此获得护理证据。本研究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92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69.25±2.12)岁;病程6个月~6 a,平均(3.05±0.40)a;文盲10例,小学28例,初中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8.94±2.08)岁;病程6个月~5 a,平均(2.86±0.42)a;文盲11例,小学25例,初中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符合《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3]中胃食管反流病标准;(2)依从性良好,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伴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2)接受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十二指肠手术;(3)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功能异常;(4)中途退出研究;(5)研究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或病死。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H.Lundbeck A/S,批准文号 H20171104)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91)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早饭后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清晨空腹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

1.4 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监测体征、症状变化,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营养干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好口头宣教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负面情绪,说明饮食、用药的注意事项,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作息行为。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明确循证问题。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4名责任护士作为组员。鼓励小组成员学习循证知识,掌握循证技巧。定期组织成员经验交流、集中培训,明确工作责任。由小组成员根据疾病发生机制,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护理问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原因、干预措施等,提炼关键词,如“胃食管反流病”“心理特点”“焦虑抑郁发生原因”“护理”等。(2)获得循证支持。根据循证问题及提炼出的关键词,从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及医学书籍,并结合患者及家属需求,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制定实践性护理措施。(3)评价护理实证,制定实践性护理。对检索的文献资料及相关内容进行审核评价,评审科研设计的严密性、有效性及实用性,正确获得最佳护理结论。剔除重复、无意义资料,并结合患者需求及临床经验,制定具体护理措施。(4)具体实践性措施。①系统性心理护理。根据资料收集及心理状态评估,开展专业性心理护理。先与患者有效沟通交流,主动询问患者存在的疑问,并进行解答,了解近年来突发的应激事件,确定问题行为。以支持疗法、放松干预、暗示疗法,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鼓励患者宣泄自身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②系统性健康教育。详细询问患者生活习惯、药物作用、既往史等,根据个人受教育程度、理解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使患者能准确认识该病,纠正错误认知。③音乐疗法。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建立音乐媒体库,包括中国古典音乐、世界名曲等,排除戏曲,选择能让患者放松的音乐。患者每日晨起自行抽出时间,取舒适卧位或坐位,保持放松状态,聆听轻柔舒缓的音乐,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音量控制在40~50 dB。④疼痛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疼痛的原因,避免使用促进反流或刺激黏膜的药物以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黏膜刺激。指导患者疼痛发作时尽量深呼吸,减轻胸部压力。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通过看小说、与病友交谈等措施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⑤生活起居护理。患者日常饮食宜少量多餐,进食瘦肉、豆制品、牛奶等蛋白质,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薄荷、浓茶等。做正常吞咽动作,促进食管清除功能。日常生活中戒烟忌酒,晚餐不宜过饱,餐后不可立刻平卧。⑥随访护理。患者于出院时建立门诊预约时间、电话及微信随访,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随时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电话、微信讲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指出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及康复要点,嘱其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适宜进行体育锻炼,减少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等增加腹内压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5 观察指标

1.5.1焦虑抑郁状态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各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4分,总分值为各条目最高分之和乘以1.25,计100分,SAS、SDS评分分界值为50分和53分,一旦超过,则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

1.5.2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5]评估,该量表从疾病知识管理、健康行为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及情绪管理4个维度、26个条目进行评估,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分26~104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5.3临床症状 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Q)[6]评价患者临床症状,该问卷对胃灼热、反流、上腹痛、恶性发作频率进行评价,各症状赋值0~3分,分值越低,症状恢复越好。

1.5.4健康生活方式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7]评估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该量表共有4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分40~160分,分值越高,生活方式越健康。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状态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自我管理能力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分)

2.3 临床症状两组干预前Ge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GerdQ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erdQ评分比较分)

2.4 健康生活方式两组干预前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HPLP-Ⅱ评分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对食管内脏有高度敏感性作用,轻微反流刺激食管时即可诱发疼痛、胃灼热等症状,并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引起恶性循环。故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临床需重视其身心干预,使患者充分认识负面情绪、不良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是目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审视、明确性地开展护理方法,经过科学方法论证,提出护理理论依据,开展更具科学性、明确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实践性。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时,先确定循证问题,于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患者需求、护理人员经验,开展针对性循证实践护理,提高护理质量[8]。在循证护理中,强化患者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并能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护理及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音乐疗法是一种结合患者生理、心理和情绪的统一、和谐自然疗法,能使患者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蒋争艳等[9]研究指出古琴音乐五音疗法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减轻其临床症状。同时,疼痛是影响患者病情及情绪的主要因素,通过积极有效的疼痛干预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此外促使患者长期坚持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视自我健康状态,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SAS、SDA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健康、更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准确认识疾病,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个人为了达到预期结果时的特定行为,可控制及调节个人行为,强调个体在疾病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保健行为,可使患者形成自护行为,改善自我健康生活方式[10-11]。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证明通过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行为管控能力,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更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反流循证食管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巴雷特食管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