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

2021-01-22孙红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髓内四肢钢板

孙红超

(方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南阳 473200)

骨不连是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骨折部位无法自然愈合,出现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上常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加压钢板固定可于直视下安装操作,但创伤、出血量大,且需要的弯曲应力大,预后效果差。带锁髓内钉固定属于弹性固定,稳定性好,有利于骨痂形成,创伤性小,受弯曲应力小,对周围组织破坏程度低[2]。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23~71岁,平均(42.23±9.42)岁;病程6~17个月,平均(10.25±2.01)个月;骨折部位为8例肱骨,12例股骨,8例胫腓骨;骨折类型为7例萎缩型,6例肥大性,6例模性假关节,6例营养不良型,3例无菌型。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4~70岁,平均(43.75±9.21)岁;病程6~16个月,平均(10.01±0.95)个月;骨折部位为9例肱骨,11例股骨,8例胫腓骨;骨折类型为7例萎缩型,7例肥大性,6例模性假关节,5例营养不良型,3例无菌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诊断标准,经X线、CT检查为骨折端硬化、骨不连;②合并碎骨片吸收、骨缺损。(2)排除标准:①器官功能性病变;②外伤致二次骨折;③致病原因为病理性骨折。

1.3 手术方法两组均取仰卧位,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常规引流72 h,并给予抗生素(5~7 d)、促进愈合药物、活血药物等,患者于手术3 d后开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照组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于骨折近端或远端做切口,切开皮肤后分离筋膜;纵向切开骨膜,适度剥离,完全显露骨不连端;以平顺方向置入合适长度加压钢板,用皮质骨螺钉固定,逐层闭合切口。观察组接受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于患侧10~15 cm做切口,切开皮肤后分离筋膜;纵向切开骨膜,适度剥离,完全显露骨不连端;以横断面式、梯形断面式凿除硬化骨质,扩髓,于大转子顶点进针,置入髂骨块,复位,用髓内钉固定,逐层闭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1)疗效。骨折端无叩击痛、压痛,活动正常,X线检查骨折线模糊,缩短至1 cm以下,形成骨痂为显效;骨折端无叩击痛、压痛,活动基本正常,X线检查骨折线缩短至2 cm以下,形成云雾状骨痂为有效;骨折端有疼痛感,骨折线缩短至3 cm以下,无骨痂形成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手术情况。包括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引流量、愈合时间。(3)疼痛程度。于术前、术后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强。(4)四肢活动情况。于术前、术后2、4周评估患者四肢活动情况,包括活动度、关节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四肢活动情况越好。(5)并发症。包括关节僵硬、术后感染、断钉、愈合不良、下肢深静脉血栓、再骨折等。

2 结果

2.1 疗效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1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较对照组(78.57%)高(P<0.05)。

2.2 手术情况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3 疼痛程度、四肢活动情况术后2、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四肢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四肢活动评分比较分)

2.4 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术后感染,1例愈合不良,2例关节僵硬,1例再骨折,1例断钉,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出现1例术后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较对照组(32.14%)低(χ2=5.543,P=0.019)。

3 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是由于骨端供血障碍,骨骼自我修复能力丧失,不能自然形成骨痂,会加重疼痛,影响肢体功能。因此,临床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直视操作,方便安装,但损伤大,手术时间长,且钢板固定于骨折端外侧,增加弯曲应力,且加压钢板作用力会随时间减弱,后期产生应力遮挡效应,易出现延迟愈合甚至再骨折[4]。陈冰等[5]研究表明,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损伤性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输血量较少,引流量较多,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较短,提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效果显著,能改善手术情况。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端稳定性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形成骨痂速度快,效果显著;带锁髓内钉属于轴性固定材料,抗旋转能力强,能减小钢板应力遮挡作用,对周围组织破坏程度低,可全面促进骨痂生长,并减少术后感染、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2、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四肢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带锁髓内钉固定置入时对骨膜损伤较小,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更轻[6];对血运影响较小,有利于骨折端血液流动及营养供应,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营养,有助于骨折快速愈合[7]。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骨不连手术中应注意,若为萎缩型,应彻底清除周围病变组织,并开放闭锁髓腔;若为血运丰富的肥大型,应加压固定骨折端[8]。

综上所述,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效果显著,能改善手术情况和四肢活动情况,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髓内四肢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