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明“苦草”基源探究

2021-01-22郁爱萍陆春胜张学博苏静陈云忠倪学斌施大钟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薄层青蒿崇明

徐 刚,郁爱萍,陆春胜,张学博,苏静,陈云忠,徐 波,倪学斌*,卫 岳,施大钟

(1.上海市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2150;2.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 202150;3.上海市崇明区经济促进会,上海 202150;4.上海崇明苦草实业有限公司,上海 202152)

崇明“苦草”是崇明岛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一种药草,民间将苦草煮鸡蛋常作为妇女产后康复的食疗佳品。崇明“苦草”因其味苦而得名“苦草”,且其功效类似益母草,曾被误认为益母草[1]。实际上,崇明“苦草”与益母草在植物形态上完全不同。本课题通过对崇明“苦草”的民间习用进行考证,了解其使用历史、使用习惯和品种状况,并通过对其原植物形态、性状进行鉴定,利用薄层鉴别与液质联用分析方法来探究崇明“苦草”的基源,以期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1 崇明“苦草”民间习用考证

1.1 崇明“苦草”历史、品种考证

崇明“苦草”最早见于《上海常用中草药》[2]收载的秋蒿,土名:苦草、野苦草、香苦草,其原植物为菊科黄花蒿ArtemisiaannuaLinn,药用全草,苦寒,清热消暑,用于暑热发痧、胸闷、腹痛,也可作为清暑饮料;对疟疾、疥疮、风疹块等亦有一定治疗功效。崇明习俗[3-4]为产妇临产前,家人准备好蛋、鸡、红糖、苦草,以苦草煮蛋供其产后食用,滋养身体,俗称“苦草茶蛋”。《康熙崇明县志》记载有两种相近药草:海艾、青蒿[5]。《雍正崇明县志》记载:“海艾,产妇多用之;青蒿,邑产最佳。”[6]此后县志无海艾之名,但青蒿仍有记载。崇明“苦草”植株较高大,与艾是同属植物,特征相仿,清代县志上出现的海艾可能就是今之崇明“苦草”。崇明“苦草”在民间相传沿用数百年,但历代县志仅在近代才出现苦草之名[3],崇明“苦草”因苦得名,又用于产妇产后康复,故崇明“苦草”往往与益母草混为一谈[1,4]。

1.2 崇明“苦草”种植、采收与使用习惯

崇明“苦草”一般春三月播种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9-10月开花,11月结果时采收,从根部切断,整枝带花果叶晒干后捆成小扎,晾置于屋檐下或柴房横梁上,以陈者良。食用时,洗净加水煎煮,沸后加入煮熟去壳的鸡蛋(或再加入红枣)转为文火炖,吃蛋喝汤。产妇吃苦草煮鸡蛋一周后,即可排尽恶露,恢复元气。因此,苦草在崇明有“子孙草”之称。在崇明,男女老少也有食用苦草的习惯,崇明岛是有名的长寿之岛,岛上大多数80岁以上老人平常都有喝苦草茶的习惯。据老者述说,过去只要有发热、皮肤骚痒、肚子疼、腹泻、饮食无味、头晕目眩、手足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都用吃苦草茶的方法食疗,一般一周就会消除症状,恢复元气。因此,民间又将苦草称之为“仙草”。正因苦草具备独特的重振产妇元气之功能,又有对众多疾病的食疗功效,它才成为崇明家家户户数百年来不离不弃的药草,也才能在民间生生不息,延续种植。

2 崇明“苦草”原植物形态

崇明“苦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茎单生,高100~200 cm,基部直径可达1 cm,有纵棱,幼时绿色,后变褐色或红褐色,多分枝。茎、枝、叶两面及总苞片背面无毛或初时背面微有极稀疏短柔毛,后脱落无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7 cm,宽2~6 cm,绿色,三回羽状深裂,每侧有裂片5~8枚,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边缘具多枚栉齿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的深裂齿,叶柄长1~2 cm,基部有半抱茎的假托叶。中部叶二回羽状深裂,小裂片栉齿状三角形。上部叶与苞片叶一回羽状深裂,近无柄。头状花序球形,多数,直径1.5~2.5 mm,有短梗,下垂或倾斜,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生有开展、尖塔形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长卵形或狭长椭圆形,中肋绿色,边膜质,中层、内层总苞片宽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黄色,雌花10~18朵,花冠狭管状。两性花10~30朵,结实或中央少数花不结实,花冠管状。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9-11月。

3 崇明“苦草“性状

崇明“苦草”一般为捆扎的小团状。茎枝为圆柱形,直径1~6 mm;表面黄绿色至棕黄色,具纵棱线,有的可见互生的枝和叶;切面黄白色,中央有髓;质略硬。叶片多皱缩、破碎呈暗绿色至棕黄色,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或二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头状花序,花序梗众多。气香特异,味微苦。

4 崇明“苦草”薄层鉴别[7-8]与液质联用定性定量[9-11]检测

4.1 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耗材 硅胶G预制薄层板、普通预制薄层板(上海东方药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高效硅胶预制薄层板(HSGF 10 cm×10 cm,上海东方药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4.1.2 仪器 CAMAG全自动点样仪;CAMAG薄层摄像仪;1290 UHPLC 6470 QQQ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美国Agilent Technology公司);MS205DU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ME104E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Ultrasonic Cleaner超声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4.1.3 对照品与对照药材 青蒿素对照品、青蒿对照药材均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4.1.4 供试样品 三批崇明“苦草”(2017年、2018年、2019年)供试样品由上海崇明苦草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4.1.5 试剂 石油醚(60~90 ℃)、乙醚为分析纯,乙腈、甲酸(≥98%)(HPLC,德国CNW公司);乙酸铵(G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Thermo Fisher GEN PURE PRO制备的超纯水。

4.2 供试溶液与标准溶液配制

4.2.1 薄层色谱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已粉碎的崇明“苦草”样品3 g,加石油醚(60~90 ℃)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正己烷30 mL使溶解,用20%乙腈溶液振摇提取3次,每次10 mL,合并乙腈液,蒸干,残渣加乙醇0.5 mL使溶解,供薄层色谱测定。

4.2.2 薄层色谱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青蒿素对照品10.0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最终浓度为1 mg/mL的标准溶液。

4.2.3 液质检测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已粉碎的崇明“苦草”样品0.5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适量,超声处理(40 kHz)15 min,用乙腈定容至刻度,取溶液过0.22 μm滤膜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4.2.4 液质检测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青蒿素对照品10.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最终浓度为1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准确吸取1.0 mL标准储备液,用乙腈定容至100 mL,作为对照溶液。

4.3 薄层色谱与液质检测结果

4.3.1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的展开剂与显色剂的选择采用石油醚(60~90 ℃)-乙醚(4∶5)作为展开剂,青蒿素的Rf值在0.7~0.8时,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度,展开后,薄层板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见图1。

注:1.青蒿素对照品(点样量:5 μg);2.青蒿对照药材;3.崇明“苦草”(2017年);4.青蒿素对照品(点样量:10 μg);5.崇明“苦草”(2018年);6.崇明“苦草”(2019年)

在上述条件下,3批次不同年份崇明“苦草”的薄层色谱具青蒿对照药材和青蒿素对照品相同位置及相同颜色的斑点(2017年份的崇明“苦草”青蒿素斑点不明显,随着崇明“苦草”贮存时间延长,所含青蒿素存在降解的可能)。

4.3.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5 mmol/L 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55∶45(体积比);流速:0.2 mL/min;进样量:1 μL;色谱柱:WatersBEH C18(1.7 μm,2.1 mm×50 mm);柱温:35 ℃。

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ESI+);监测方式:多反应监测;离子源电压:3.5 kV;雾化气压力:45 psi;干燥气流量:5 L/min;干燥气温度:300 ℃;鞘气流量:11 L/min;鞘气温度:250 ℃;离子对、Fragmentor电压及碰撞能见表1。

表1 目标化合物主要质谱参数

4.3.3 数据分析 应用对照品同比测定崇明“苦草”中青蒿素的含量,见表2。

表2 青蒿素含量 (μg/mL)

在上述条件下,3批崇明“苦草”均证明含有青蒿素成分,含量分别为0.066、0.638、0.807 mg/g,与薄层色谱结果一致,随着崇明“苦草”贮存时间延长,所含的青蒿素成分存在降解的可能。

5 结果与讨论

崇明“苦草”原植物叶片为三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球形,直径1.5~2.5 mm,花果期9-11月,与黄花蒿ArtemisiaannuaLinn特征相同,而与青蒿ArtemisiacarvifoliaBuch.-Ham.ex Roxb.Hort.Beng.特征有差异[12-14]。经薄层鉴别和液质联用定性定量检测表明,崇明“苦草”含有黄花蒿ArtemisiaannuaLinn特定成分青蒿素[15],进一步确定崇明“苦草”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inn。

崇明“苦草”的栽培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崇明“苦草”得到了岛上特有的土质气候条件的孕育滋养,但崇明“苦草”原植物形态是否会出现一定变异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崇明“苦草”在民间有特定的采收、贮存和食用习惯[2-4,16],常作为产妇产后康复或体弱多病恢复元气之用。因此,应加强对崇明“苦草”食疗功效的开发力度,使崇明世代相传的“苦草”食疗传统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崇明“苦草”中青蒿素含量有随贮存时间延长而降解的趋势,但崇明民间有苦草陈者良的说法,有关崇明“苦草”中青蒿素及挥发油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崇明“苦草”有利于产后恶露清除,缓解女性痛经,似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功效,突破了中药青蒿(黄花蒿ArtemisiaannuaLinn干燥地上部分)的传统功效和主治,还有待药理、药化和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薄层青蒿崇明
藏药“隆久”中云南樟的薄层鉴别研究
五月雨
青蒿可退虚热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My diet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乡野里的青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