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探索与研究

2021-01-21李艳华杜刚

红豆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李艳华 杜刚

【摘要】在新教材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将原本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案例、现象、经验等呈现出来,有效降低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创设“生活化”情境,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自觉地迁移到生活之中,减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提升自我的科学素养并能够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创设;“生活化”情境;探索与研究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在享受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善和提升,同时我们又承受着滥用化学带给我们的灾难,污水的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蓝天白云的消失,极端天气的增多,永久性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白色污染已经危及到深海中的生物。我们生存的地球,不断受到威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人人做一个环境卫士,亲手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一、新教材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意义

刚入校的高中生,化学知识储备不足,面对复杂情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化学学科思维模式和学科素养还有待提高。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学生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急需提升其化学学习兴趣。在高中新教材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将原本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案例、现象、经验等呈现出来,有效降低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创设“生活化”情境,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自觉地迁移到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减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二、新教材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法

1.以问题为引领,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活泼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适当的刺激,使其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胶体的教学中,以问题为引领,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清晨或傍晚当我们进入到树林中,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2、我们去旅游时发现江河入海口都会形成沙洲,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我们家中的电视后背墙总是比其他地方脏的快一些,灰尘聚的多些。

4、医院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启了胶体知识的探索,自己就能解决上述问题,满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以兴趣为动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社会新闻、生活热点、生活案例等导入新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图片和视频,借助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带给学生更多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创设这样一个场景:你最近有些头晕,医生检查后说是有些贫血,于是你到药店去买补血剂,发现这些补血剂的主要成分都是亚铁盐,而且药店导购还给你推荐了维生素C,说补血剂与维C最配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顺利开启了铁的化合物的学习之旅。

3.以生活为源泉,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

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就是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胶体的教学中,设计探究实验:

用激光笔照射学生从家庭中所能找到的液体,看看是否有光亮的通路。

炒菜油,香油,醬油,醋,茶水,稀豆浆,稀牛奶,加多宝,茶π等饮料。

现象:炒菜油,香油,茶水,稀豆浆,稀牛奶,加多宝,茶π有光亮的通路。

通过这个化学实验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胶体,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用激光笔照射下有不同现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么神秘的胶体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树立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例如:在学习《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乙酸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提前一晚在家将鸡蛋泡在醋里,利用醋酸的酸性与碳酸钙反应,将鸡蛋壳溶解,就可以徒手剥生鸡蛋了。将整个过程录制成视频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掌握了乙酸的“酸性”这一性质,再将“碳酸钙”这一类物质加以延伸,可得出乙酸可除水垢这一生活小常识,并引导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酸菜鱼”的做法,利用酒和醋的酯化反应得到“飘香四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在《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电能,这一节教学中,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地为学生讲述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电流的产生等相关知识,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厌学心理。为此,我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比如从学生那里借来一瓣橘子,或者是半个苹果,用事先备好的Zn片和Cu片插进去,连接好电路,当学生看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后,内心非常激动,尤其是提供橘子苹果的学生,幸福感爆棚,这就是我的橘子苹果产生了电流。

例如:在学习《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内容时,让学生带一些面包、牛奶等真实的食物做检验。通过模拟淀粉在人体中水解、维生素C还原性探究的实验,学习这些营养素的消化过程和某些生化反应,并培养实验设计、操作、观察等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等方法的运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并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达到能客观评价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4.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

例如:在学习《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内容时,视频播放1965年9月17日,科学工作者将人工合成的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测验它的生物活力,小白鼠因体内胰岛素增多而发生了惊厥反应,证明这种人工合成的产物就是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同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在学习《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电池的内容时,视频介绍在大海上,工作人员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秒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我国在1991年,首创以铝-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该电池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电解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这种海水电池的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该新型电池用于航海标志灯已研制成功,你知道这个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吗?带着疑问与强烈的好奇心,顺利开启了化学电池的学习。

这些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爱国主义情感,从小树立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毕生的信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总之,创设“生活化”情境,不仅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方法。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兴趣特点,努力挖掘生活中與化学有关的素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化学知识,以便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化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甘俊平.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研究[J].甘肃教育,2019(15):80.

[2]陈雷.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运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2019(01):156.

[3]江相成《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初探》《学苑教育》2017(02)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