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PS模型的“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分析

2021-01-20沈祖荣

物理之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示数电梯物体

沈祖荣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101)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其重要内容。CPS模型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介绍CPS模型及其应用。

1 CPS教学模型简介

美国学者帕恩斯(Parnes)提出了CPS模型(CPS是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的英文缩写,意为创造性问题解决),它以问题解决过程为基础,强调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的结合。该模型首先以发散思维为先导,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法,然后再聚敛思维,形成最佳、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最后进入执行或下一阶段的准备,从而提升问题解决者的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的特芬格教授将CPS教学分为四成分、八阶段(表1)。

表1

2 “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分析

课程标准对超重和失重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为了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应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笔者以“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为例,基于CPS模型,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 寻找时机

教师播放视频:在竖直升降的电梯里,学生站在体重计上,当电梯升降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

师:为什么体重计示数会时大时小?

生:可能与该生站不稳有关,可能与电梯的不稳有关……

2.2 寻找资料

师:学生身体状况没有问题、电梯的安全质量也没问题,多次实验,体重计示数均会时大时小,可考虑是一个物理现象,请同学查阅资料,探索成因。

生:把电梯里的学生抽象成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放在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即为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注意质量单位与力单位的换算)。当物体向上加速、向下减速、匀速或静止时,视重会不同,从而导致体重计示数会时大时小。

师:分析正确,体重计示数时大时小的现象,在物理上称之为超重或失重现象。

2.3 生成问题

师:体重计示数会时大时小,是随机出现的,还是有规律性?

生:有规律性,电梯加速上升时示数变大,匀速运动时示数不变,加速下降时示数变小。

2.4 生成想法

师: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生: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不同。

图1

2.5 寻求方法

师: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呢?

生:可对物体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图1)。

师:当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视重如何?

生: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a=0,所以FN=G=mg。

师:当物体加速上升时,视重如何?

生:当物体加速上升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FN-mg=ma,则FN=mg+ma,视重FN大于物体所受重力mg。

师:在物理学中,把视重FN大于物体所受重力mg的现象叫作超重现象。

运用同样的思路可讲授失重、完全失重现象。

2.6 寻求接受

教师运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表2),请学生归纳出结论。

表2

学生得出结论: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出现超重现象;物体的加速度向下,出现失重现象;做自由落体运动(或在宇宙飞船等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师:一同学站在竖直升降电梯里的体重计上,当电梯升降时,体重计示数发生了变化,如何解决该问题?

生:通过受力分析,针对每一个运动状态,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解方程,即可作出明晰解释。

师:以上我们通过观察现象、寻求方法、利用规律、解释现象,学到了新知识。

2.7 评估课题

学生在观察视频后,通过理论分析,初步认识了超重与失重现象,

为了能够证明结论的可靠性,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设计实验来进行检验。

2.8 设计过程

教师准备好体重计,请一位同学在体重计上从直立到蹲下,并请三名学生代表观测体重计的示数,向全班同学汇报观测结果。

生:体重计示数不变、变小、变大、最后不变。

师:结合该生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这一现象。

生:该生下蹲的过程有向下加速和向下减速两个过程。当该生向下加速时,加速度向下,出现失重现象;当该生向下减速时,加速度向上,出现超重现象。结合具体过程即可解释这一现象。

3 结语

本教学设计基于CPS模型,首先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成分一(寻找时机、寻找资料、生成问题);学生心中产生问题,自然会生成各种各样的想法,然后自然引出成分二(生成想法);有的想法对解决问题可行,有的想法不可行,通过学生讨论,引发“头脑风暴”,变发散思维为聚敛思维,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寻求全体同学接受,自然引出成分三(寻求方法、寻求接受),最后为问题解决的成分四(评估课题、设计过程)。

通过教学实践,不仅顺利完成了“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任务,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聚敛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示数电梯物体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被困电梯以后
例谈温度计的示数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电阻变化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类试题小结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乘电梯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