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1-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1期
关键词:暗带丁苯氯化钠

李 茹

(吉林省电力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出现脑卒中症状6小时以内,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计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中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存在侧支循环,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则该区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1]。并我院选取48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患对丁苯酞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患,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61-76岁,平均(69.8±3.19)岁。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63-79岁,平均(71.1±3.25)岁。所有病患对象基本信息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头部CT或头部MRI排除颅内出血;发病6小时以内,病患拒绝静脉溶栓治疗;近1个月内无手术史;无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急检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异常;NIHSS评分≤5分。

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病患;病窦综合征或心率低于50次/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病患;患有家族遗传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病患;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病患常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和(或)氯吡格雷75mg,静点中药改善循环药物丹红注射液40mg。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病患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 0 0 m l,在病发6 h内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H20100041;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100毫升:25毫克:0.9克/瓶)静脉滴注,每日100毫升/两次,每次需间隔6h。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7d内有无进展加重,14d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表(NIHSS)作为病患疗效的评估标准,NIHS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痊愈:NIHSS评分0分 显著改善:NIHSS评分下降3分;改善:NIHSS评分下降1-2分;无效:NIHSS评分无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显著改善+改善)/总例数。对比两组病患治理前及治疗7天、14天后的NIHS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病患资料纳入SPSS22.0系统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t检验与x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治疗7天后进展加重情况和14d治疗效果

观察者病患治疗7天后未出现进展性卒中加重的情况,治疗14天后痊愈有9例,显著改善有10例,改善有4例,无效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疗7天后有4例进展性卒中加重,治疗14天后痊愈有6例,显著改善有8例,改善有6例,治疗无效有4例,治疗总有效率83.33%,两组病患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改善,观察者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0,P<0.05)。

2.2 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

治疗前两组病患NIHSS评分、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比治疗前低,BI评分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导致病患瘫痪率高、死亡率高的脑部疾病,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均发病危险因素,患有这种疾病的病患脑部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导致病患自理能力降低,对病患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常识极大的影响,甚至对病患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此,对于这种疾病应该做的“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在常规治疗中通过药物治疗,保护缺血性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改善,但治疗效果不佳。

表1 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BI评分 NIHSS评分治疗前 7天后 14后后 治疗前 7天后 14后后观察组 24 44.23±5.21 65.49±6.87 92.56±7.04 4.56±0.21 3.32±1.12 1.01±0.55对照组 24 43.86±5.47 57.24±6.11 84.57±6.88 4.53±0.24 4.02±0.56 2.19±0.87 t 0.373 6.834 6.182 0.716 4.257 8.731 P 0.710 0.000 0.000 0.475 0.000 0.000

丁苯酞是我国近年研发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提高脑细胞活力,降低脑细胞死亡率,防止血小板聚集,促进缺血性脑灌注的改善;对半暗带细胞具有恢复作用,有效防止脑梗死面积扩大,对病患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病患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改善。根据本次研究发现:治疗7d后观察组病患无进展性卒中,对照组有4例出现进展加重,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病患的自理能力,治疗效果极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能改善缺血区脑灌注,对神经功能缺损有着显著改善,并能预防半暗带脑细胞死亡,减少临床上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猜你喜欢

暗带丁苯氯化钠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一块石头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