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21-01-20周欣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用量胰岛素

周欣欣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糖尿病是一种由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为胰岛素分泌障碍或缺乏胰岛素。糖尿病是以人体血糖指数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当患者未接受及时诊治,则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组织结构与脏器,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降低患者身体素质。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病,需终身接受治疗,如果中途暂停治疗,则会因患者病情恶化,引起诸多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确保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分析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现汇报分析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法与给药方式不同,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患者为对照组(5 8例),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患者为观察组(5 8例)。对照组(n=58)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2.3±3.2)岁,BMI指数18~24kg,BMI平均指数(2 1.8±1.5)k g/m2,病程2~1 0年,平均病程(5.3±1.2)年;观察组(n=58)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2.5±3.6)岁,BMI指数19~26kg,BMI平均指数(22.5±1.4)kg/m2,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1.4)年。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具有对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为控制患者基础血糖,在睡前加用长效胰岛素,按患者BMI身体指数与血糖水平决定用量,初始剂量通常设定为每天0.5IU/kg,每次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4IU。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连续注射门冬胰岛素,初始剂量一般为0.31IU/kg,按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泵剂量与泵注速度,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

1.3 指标观察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记录患者每日每日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根据以上指标评估患者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患者相关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血糖指标采用均值(±s)表示,辅以t值检验,血糖控制效果指标采用百分比表示,辅以卡方检验,如何P<0.05,患者疗效差异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观察组经治疗,患者空腹血糖(5.12±1.14)mmol/L、餐后2h血糖(6.98±0.13)mmol/L,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更明显,P<0.05。

表1 患者经治疗血糖控制水平(±s)

表1 患者经治疗血糖控制水平(±s)

分组 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8 (11.82±1.35) (6.35±1.54) (17.63±1.34) (8.53±1.74)观察组 58 (12.12±1.42) (5.12±1.14) (17.52±1.13) (6.98±0.13)P>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观察组病情好转、显效患者56(96.6%),相比于对照组的43(74.1%),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

表2 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比表(n,%)

2.3 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剂量与血糖达标时间

观察组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为(0.48±0.10)U/kg、血糖达标时间(4.63±1.54)d,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P<0.05。

表3 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对比表(±s)

表3 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对比表(±s)

分组 n 每日胰岛素用量(U/kg)血糖达标时间(d)对照组 58 (0.59±0.15) (7.86±2.15)观察组 58 (0.48±0.10) (4.63±1.54)P<0.05

3 讨 论

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与饮食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糖尿病的的发病率也呈现日渐升高趋势。为给予糖尿病患者有效的对症治疗,基于患者实际病情,有效评估患者病情是十分重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后,随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不断提升,体内胰岛素处于减退状态,导致患者发生糖、蛋白质代谢紊乱情况,如果此时未及时接受诊治,可能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引发视网膜病变,既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又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治疗糖尿病,临床多采用胰岛素,其不仅能够加快患者葡萄糖的摄入,还能合成糖源,可抑制糖异生,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糖指标的治疗目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仍存在血糖指标升高情况,因其延长了血糖指标达标时间,且易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导致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连续性泵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较为持久的治疗作用,还能通过有效调节输注速度与剂量,大大降低了患者低血糖发生风险,并将患者血糖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胰岛素泵是一种通过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其不仅有助于稳定患者全天血糖水平,还能实现患者控制糖尿病最终目标[1-2]。由于胰岛素泵晚间胰岛素输出量较低,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可有效规避以往胰岛素大剂量短效果的治疗缺陷。

分析结果可知,观察组经胰岛素泵连续注射治疗,患者空腹血糖(5.12±1.14)mmol/L、餐后2h血糖(6.98±0.13)mmol/L、血糖达标时间(4.63±1.54)d、每日胰岛素用量为(0.48±0.10)U/kg,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显效患者56(96.6%),相比于对照组的43(74.1%),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较为显著,其疗效明显强于胰岛素皮下注射。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用量胰岛素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