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分析与病理特点研究

2021-01-20朱晓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1期
关键词:源性鼻窦淋巴

朱晓晴,周 姗,刘 娜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

鼻腔鼻窦组织作为人体上气道十分重要的生理结构,可能出现多种肿瘤,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治疗结合的方法治疗,需要更加清晰认识到肿瘤特征以及病理特点,才能实现彻底治愈[1]。为全面分析患者病理学组织特点以及临床特点,本文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随机选取137例患者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 3 7例患者,男/女:6 2/7 5,年龄(49.86±5.72)岁。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含有76例上皮组织源性肿瘤,19例软组织源性肿瘤,42例其他组织源性肿瘤。

1.2 方法

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调查统计患者肿瘤位置、病理构成以及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患者病理特点以及临床特点。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用 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上皮组织源性鼻腔鼻窦肿瘤类别分析

被覆上皮来源5 5例(7 2.4%)。涎腺来源2 1例(27.6%)。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上皮组织源性鼻腔鼻窦肿瘤类别分析

2.2 软组织源性鼻腔鼻窦肿瘤类别分析

血管瘤4例(21.1%),纤维瘤8例(42.1%),恶性黑素瘤2例(10.5%),淋巴上皮癌1例(5.3%),硬化性纤维肉瘤1例(5.3%),其他3例(15.8%)。详见表2。

2.3 其他组织源性鼻腔鼻窦肿瘤类别分析

骨及软骨来源16例(38.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0例(47.6%)。异位颅内肿瘤2例(4.8%),其他肿瘤4例(9.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 论

3.1 临床特点

诊断过程中发现,患者多受到经济因素影响,造成纠正不及时,或者初诊医院缺少经验和技术支持,造成活检结果不准确,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没有及时确诊,影响到最佳就诊时间,导致患者确诊即为恶性肿瘤,肿瘤侵犯范围相对较大。肿瘤原发位置从鼻腔、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依次减小[2]。

表2 软组织源性鼻腔鼻窦肿瘤类别分析

表3 其他组织源性鼻腔鼻窦肿瘤类别分析

3.2 病理组织种类

由于鼻腔鼻窦肿瘤种类相对较多,按照肿瘤起源,将肿瘤分为上皮组织、软组织、淋巴造血组织、软骨组织以及异位颅内组织等几种。

人体鼻腔鼻窦上皮组织可以分成小涎腺上皮以及被覆上皮,肿瘤可以被划分为涎腺上皮和被覆上皮的肿瘤,本研究显示,被覆上皮来源良性37例(67.3%),恶性18例(32.7%),共55例(83.3%)。涎腺来源良性11例(52.4%),恶性10例(47.6%),共21例(31.8%)。差异显著(P<0.05)。原发位置位于被覆上皮数量较多,其中鼻腔外侧壁最为常见,中鼻道为高发区域,在临床诊断上需要加强注意,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才能最终确诊。

软组织源性肿瘤种类较多,随着人们年龄增加,软组织肿瘤发病率也出现上升趋势。本研究显示,血管瘤4例(21.1%),纤维瘤8例(42.1%),恶性黑素瘤2例(10.5%),淋巴上皮癌1例(5.3%),硬化性纤维肉瘤1例(5.3%),其他3例(15.8%)。可见纤维瘤最为常见,其次是血管瘤,由于种类较多,确诊难度相对较高。

其他来源肿瘤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骨及软骨来源良性1 2例(7 5.0%),恶性4例(2 5.0%),共16例(38.1%)。在骨及软骨源性肿瘤中额鼻管是常见病变区域,其次为额鼻管附近以及额窦口等位置,在鼻腔位置上原发的肿瘤相对较少,在临床诊断上,还需要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确诊。②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良性1例(5.0%),恶性19例(95.0%),共20例(47.6%)。淋巴组织源性肿瘤在中青年中高发,病变位置多位于面中部位,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需要根据鼻窦切除物的病理检查结果,才能确诊。

3.3 治疗方法

鼻腔鼻窦肿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就诊时常发现进入中晚期,结合化疗、放疗等措施集中治疗。部分患者由于肿瘤过大,要在术前通过放疗方法缩小肿瘤范围,肿瘤周围血管和淋巴相对闭塞,给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对于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在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特征,提供有针对性地治疗干预方法,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治疗效率,让患者恢复健康,避免肿瘤重复发作。

猜你喜欢

源性鼻窦淋巴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