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治疗与抗凝治疗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2021-01-20陈胜利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1期
关键词:卧床抗凝血栓

陈胜利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6)

老年长期卧床(Chronic obstructive pneumonia)的常规治疗以康复治疗为主,在取得异地成效的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给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提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抗凝治疗作为联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被证实为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1]。本研究为探讨康复治疗与抗凝治疗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特选定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勘验分析评定,具体实践内容总结对比如下:

1 常规素材及其资料方法

1.1 常规素材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定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迥异,,等分对照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7例,女3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3.87±1.85)岁,对照组男性6例,女4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3.77±1.95)岁。两组患者的样本在基本资料、年龄层布局、治疗方法选择上,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卧床时间>6月;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病理学研究结果诊断需长期卧床患者;排除严重呼吸衰竭或心脏衰竭患者及其中途失访者。

1.3 基本治疗方法

分别施以单独康复治疗和抗凝治疗联合康复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指标情况。

康复治疗:为预防压疮,采用气垫床预防,且保持患者合理的躺位置;每4 -6h翻身1次,随时观察皮肤是否存有压疮征。注意足跟、肘关节和骶尾部等骨突处保护。适度功能性锻炼,包括肢体按摩、热敷、定期翻身、动作指导,被动运动及其维持关节运动等。

抗凝治疗:常规在48小时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每日一次皮下注射7-14天治疗,但在应用溶栓剂治疗的24小时内,不用阿司匹林。后调整为华法林钠口服总疗程2-4周,华法林钠1.5mg每日一次起始量,根据监测INR调整剂量,INR维持在1.5-2.0[4]。

1.4 疗效评定

将临床疗效结果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三小组。优秀:患者意识清楚,无其他并发症等。良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一般:患者症状加重,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为优秀加良好例数。

1.5 统计处理

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采用%表示,用x2检。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优良率上数值对比分别为100%(10/10)和70.00%(7/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2.2 两组预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加重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并发深静脉血栓例数、中度、轻度、并发深静脉血栓率上数值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所示:

3 讨 论

老年长期卧床受自身局部防御功能减弱、营养缺乏等影响;加之长期卧床导致营养周围血液不通畅,直接程度上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康复治疗作为提升患者的有效方法,通过规范锻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潜在的并发深静脉血栓,可导致患者肺栓塞乃至死亡。抗凝治疗联合治疗路径的开展,可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起到显著的成效[5]。综合本研究在临床疗效及其并发深静脉血栓加重情况及其加重程度上的临床对比效果显著,对比价值尤为明显。

表2 两组预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加重情况比较(s/%)

综上所述,老年长期卧床治疗中康复治疗与抗凝治疗联合治疗方法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凸显在治疗优良率及其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实施。

猜你喜欢

卧床抗凝血栓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