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2021-01-19闫振东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法治价值观道德

闫振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来源于生活的高雅艺术

1.他山攻玉,守正出新

如今教育领域日新月异,不断更新,需要教师解放禁锢思想,大胆突破,敢为人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本堂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整堂课下来教师滔滔不绝,但并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事物的能力,这使得一些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更该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使思想道德、法制建設成为一池源源不绝的活水,涓涓细流灌输学生内心。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创新思维、勇于革新,严禁拘泥于课堂,以别具新颖的形式激发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要做到课上不仅传播知识,且要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小心灵中扎根生芽,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目的,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2.紧贴生活,利用身边故事启发教学

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又紧贴生活脉搏。课程标准提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做到贴近孩子生活实际,才能产生联系促进学生成长[1]。如一年级上册第十课《吃饭有讲究》一课中,穿插了如何洗手的六个步骤,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吃饭之前要养成勤洗手、会洗手的好习惯,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说出吃饭时还应该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就餐行为,有利于养成学生不挑食爱吃饭的好习惯。

教师用生活实际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教材,使教材更有张力,更富有生命力,比僵硬死板性的教学方法更具有活性,使道德与法治更有感染力与影响力,便于从身边、从生活领悟新时代新思想的内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磐石

1.初心如磐,知行合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重视从学生出发,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中肩负的责任[2],让责任担当成为思想教育中的坚实力量,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生活离不开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广大劳动者,在通过多媒体信息图片和视频切入的方式,可将日常生活中凌晨清扫冰雪的环卫工人、在暴风雨中指挥交通的交警、在手术病房中抢救生命的医生、在火灾中奋力扑救的消防官兵等等场景,一目了然,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懂得在我们身边有一群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人,感受广大劳动群众的艰辛,体会劳动最光荣的含义,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习惯,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在正确良好的导向下,学生心中能生出责任之花,燃起光明之火,更利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2.砥砺深耕,家国情深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德育观的培养绝非依靠灌输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在“无声胜有声”的浸渍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化和对道德与法治课内容品格的接受[3]。

如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家庭的记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能说出家庭的发展变化,从变化趋向能窥析社会发展的脚步,增强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在上课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家庭发展的气息,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家教,引导学生从一个家庭的发展历程,进而能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沧桑变化。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勤俭持家的道理,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从小树立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教、家风的形成与建设,这样能有效构建良好和谐的氛围性教育。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时,应基于小学教育的实际培养目标,将教育工作与之结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及实践,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嘉言懿行是必不可缺的,教师的好德行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如在《诗经》中有“颙颙昂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可见美好的德行自古以来是多么重要。而《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风帆,规范和引导人的思想与行为,且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人是教育工作的最终指向,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应该摆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位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学生树立良好健康的思想道德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铢积寸累、任重道远的过程,这种缓慢渐进的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长久性,也说明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漫长久远的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于学生的多样化。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外力因素等导致其性格、品质、行为、言语上多有不同,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引导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走向,挖掘内心深处困惑疑虑之处,经常与学生交心交谈,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传播社会上感人至深的正能量,让思想道德、核心价值细微到实处而不是空洞抽象,凌驾于生活的高高在上。

思想政治教育的长久性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能够坚持必然是胜利,那么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是日雕月琢,深刻至心。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引导者,是传播思想、播撒热忱、塑造灵魂的一盏明灯,同时肩负着时代重任,教师要在课堂上作出正确教育,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坚决不该做,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教育引导好学生遵纪守法、勤俭诚实,要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合为一。立德树人需要持之以恒,并非三分热血,这种思想教育是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朗,从懵懂到成熟,从肤浅到坚定,要一点一滴、循序渐进,要像白杨一样从幼嫩小苗到枝叶繁茂,深深扎根学生心灵。

四、总结

总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科的“掌门人”,《道德与法治》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钻研教材和研究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前进动力,突出教师是领路人的核心位置,冲击固有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打破常规性的传统思维,因此更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及个人能力,这样利于实现价值观教育及素质教育,让这门课真正“动”起来,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价值观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我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