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课程新变化 探索教研新路径

2021-01-19马超群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新教材教研

马超群

在“双新”全面实施推进过程中,为了引导区域高中数学教师更好的理解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区域教研以研究和实践上海非统编数学新教材的内容为契机,通过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案例,进一步深入引导高中各学校数学教研组强化单元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教学,突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整体性,体现过程和方法的一致性,切实提升区域教师单元教学的设计能力与实践力、促进区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形成。

一、研析新课程,明确新变化

在新教材的区域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主题教研帮助教师加强对标研究,在关注新旧课标、新旧教材的差异;关注数学知识本身,了解整套教材所试图建立的数学体系的同时,深入了解新课程的五大变化。

(一)凝练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处理上突出了主线

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六个: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从函数的角度看,函数思想、微积分思想成为“四基”的组成部分;从运算角度看,向量由于其丰富的运算性质自然成为“四基”的组成部分;从图形角度看,几何直观、对图形的把握也成为“四基”的组成部分;高中数学课程更加重视统计,基本的數据处理、统计知识等,成为高中数学课程的新“四基”。

(二)更新了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从强调技能到强调通性通法

新课程依据新课标要求,有机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文化,努力呈现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新课程中删减了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突出对解决其他问题有指导意义的通性通法,淡化那些小技巧、小把戏。

(三)从强调知识点到整体把握课程,挖掘贯穿数学课程始终的主线

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比较关注知识点,甚至将试卷中对知识点的覆盖作为评价试卷的标准。新课程突出了一些更重要、更基本,反映数学本质的内容或思想,且将它们作为贯穿于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并强调以这些主线为抓手,将高中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张知识网,从不同角度认识高中数学课程,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把握数学课程。

好处:有助于削枝强干,掌握通性通法;有助于开阔视野,抓住本质;有助于发现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四)从单纯的强调演绎,到强调归纳演绎并重

数学既是演绎的科学,又是归纳的科学,“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认识数学的两个基本方面,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都是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忽略数学归纳的方面,过多关注数学演绎的方面,造成认识的片面性。新教材中是先通过了解幂、指、对几个特殊的函数,再上升到理解函数的一般概念,强调归纳演绎并重,并提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课程目标。

建议: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主线(基本脉络)、课程内容的顺序,抓住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认识。

(五)研制了数学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数学学科教学和评价指导性

明确学生完成数学学科学习任务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每一个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是通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进行表述的。

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学与评价案例,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细化了评价目标,明确了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一是高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也是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考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基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某些内容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提出的要求,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参考。

二、探索教研新路径,研学促教

高中数学学科围绕“双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依据区域教师的需求和教学实际,确立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基于标准”的教研主旋律,聚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注重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凸显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开展“实证研究”、“主题教研”和“深度教研”等活动,继续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与方法。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切实落实《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促进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课堂教学和学习评价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用实证支持研究,从“线下现场”为主的研究方式,转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研,坚持以研促教,促进区域教师的转型发展与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

(一)全面落实,服务指导

在“双新”实施推进中,通过边实践边积累经验,全面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全面落实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通过借力专家资源、分享教师实践经验和智慧,进一步明确了“双新”实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将专家的指导与新教材的课堂实践相融合,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新教材实施的规范性。

(二)加强交流,以研促教

及时发现、总结区域内新教材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推进区域内校际间教研工作经验的学习和交流,促进区域教师在“双新”实施过程中的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区域数学教师的新课程执行力.开展的区域主题教研围绕“双新”背景下的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策略研究,推广区域内优秀教师的实践案例,同时,引导区域教师积极参与普陀、黄埔、长宁、金山四区的“聚焦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市级主题教研活动,学习并消化市级教研活动的教研精神,落实“双新”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深入研究,完善评价

以数学单元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为抓手,探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根据区域学情,借力市项目力量,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研制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案例,并通过案例的实践反馈分析,积累研发经验和研发策略,为进一步开发新教材的学习资源蓄力,借基层经验探索教学新评价,改进教学方式。在学期期中考试后组织各校高一数学备课组开展了“借力教材典型问题,聚焦单元核心知识”的优质试题区级研讨交流。

(四)整合资源,优化结构

以资源结构优化为载体,用好市级空中课堂资源,盘活区域存量资源,鼓励学校开发校本资源,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研究,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新教材教师培训的基本诉求.组织开展了以整合市级空中课堂资源、比较二期课改教材与新教材差异为主题的专题教学研讨,帮助教师有效整合使用资源。

(五)积极实践,探索途径

加强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开展了“问题驱动,开展师生探究活动”、“素养导向,设计数学建模活动”等主题的单元教学主题活动,与同行及专家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积累了一部分新课程实践的优秀案例。

三、反思研究路径,深化实践探索

通过进校调研、走访,在课堂听课聆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在检查学生作业的解答过程中、在抽查学校阶段检测以及期末试卷的问题解答中都发现,都有学生使用课标中不做要求的、新教材完全没有上到的内容回答或解答问题,通过进一步了解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几方面:来自校外辅导机构提前上课;老师不放心被削弱的内容或不做要求的方法,认为多一种方法总会对学生有好处等。提前上或多教會学生一些方法也并非坏事,关键是所上内容或方法要遵循新教材的逻辑体系,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中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是数学建模课程究竟如何开展。针对学生和教师反应的问题,区域教研需强化:

(一)帮助指导学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是综合性应用型的数学分支,在高中阶段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自信与兴趣。为了给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建模板块教学资源,边学习边实践边开发,选派骨干教师先行参加数学建模教学实践培训,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开发,探索构建数学建模的实施与评价框架。

(二)对前期开发的区域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资源2.0版,结合在“双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做及时的调整与完善

针对新教材习题为单元结构,分配到每课时题量不均,难度差异较大的情况,组织区域学科团队、骨干教师联合开发设计单元训练题组,提供限时控量的过关性习题资料供学生日常练习使用。以资源建设及结构优化为载体,实践新教材、探索新高考。同时整合好市级空中课堂资源,盘活区域存量资源,引导学校加强作业管理和响应国家“双减”文件要求,努力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助力学校开发适合的校本资源,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诉求。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新教材教研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