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用视觉艺术描述科学世界

2021-01-18刘凌

幸福家庭 2021年16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节气美术

刘凌

潜在课程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跨界的思维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课程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和习得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效果。用视觉艺术描述科学世界是一种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契合的新探索,是教师在深度理解潜在课程教育意义基础上的教学多元化方式创新。

(一)小学美术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育人意义

单学科的分化向深度发展,会给教育的综合化要求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在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一种“晕化”现象。“晕化”是指学科知识系统和其他学科知识系统产生界限不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现象。跨界思维、边缘学科、综合活动等教育概念都是因单学科分化出现“晕化”现象而产生的。

美术学科的逻辑结构以直觉为起点,具有感知和直觉思维的优势,但是缺乏理性思维的参与。科学是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方法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推理、实证、抽象和建模的能力,学科的逻辑结构以理性为起点,具有抽象推理和理性思维的优势,缺少直觉思维的参与。根据“双脑”学习理念,美术和科学的学习属于左右脑两个的不同区域,如果要全面挖掘人的潜能,用视觉艺术描述科学世界是运用课程“晕化”现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最佳路径。

(二)小学美术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文化意义

美术是一种文化工具,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而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探索认知世界所获得的结果,两者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儿童的学习有两个通道:一是符号通道;二是图像通道。教师要打通儿童学习的双通道,才能实现最佳的课程效果。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早就证实了美术和科学是不可分离的。例如,建筑、机械、物理中许多定理的描述都离不开美术语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语言符号、计算机的运算方式都需要用美术可视化手段呈现。

小学美术教育要从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变为以文化理解为重点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用视觉艺术描述科学世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型,也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创新。因此,教师要构筑可操作的范式,推进学校课程的跨界综合化改革,以提升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抽象概念可视形象化

《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有十个原则和十四个概念,其中第五條概念为“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二十四节气”一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美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美术教学内容有许多与“节气”相关的动物、植物、时令水果、民俗节庆、农时等主题。教师把科学教育中的概念和美术教育中的主题学习融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方式全域化

全域化是指“看中学”“听中学”“做中学”“探中学”等多元学习方式的综合。小学美术和科学教育的学习方式全域化是用多元学习方式选配不同学习内容,将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过程方法放在学习目标首位。在教学“二十四节气”这节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节气的由来,让学生知道农业和生活的关系,能运用单纯的线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节气的理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领悟科学和美术的关系,让学生欣赏二十四节气的摄影作品,尝试用线条、色彩表达对每一个节气的认知,从而加深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印象和喜爱之情。教师围绕节气进行单元化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共事、学会生存。

在文化引领下,课堂教学应由单元教学替代课时教学、体验教育替代知识灌输、自主表达替代技能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由和规范、自主和引导的统一,达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建构课堂教学范式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主题的选配

找准美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契合点非常重要,主题选配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来自两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二是来自社会文化背景和所处环境地域的制约;三是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笔者选配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满足了以上三个因素的要求。二十四节气对耕种、气候、饮食文化的影响是每个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的生活经验;二十四节气的天体变化规律符合科学教育的概念原则。“二十四节气”主题的选择倡导了天人合一、崇敬自然、珍惜生命的价值观,契合时代要求。

(二)资源的组织和工具的开发

资源的组织和学习工具的开发利用包括文本、实物、影像、数据等,围绕主题提供菜单式的学习脚手架。工具的开发指学习工具和创作工具两类,如美术创作过程中水墨画工具的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中的网络安全指导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家庭学习资源、社会学习资源等不同类型。

(三)目标的制订

任何形式的课程都由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部分组成,而目标是方向性的,具有核心作用。笔者围绕“二十四节气”主题单元设计设置了以下目标:①收集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文化信息,理解节气自然现象跟地球运动和天体太阳、地球、月亮位置变化的关联,并用美术语言表达这种关联的原理;②用水墨画加诗歌的形式表达二十四节气对农业和人们生活的不同影响,凸显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③以时令蔬果、民俗节庆为项目,制作一系列的视觉艺术作品,表达崇敬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美术和科学教育融合的主题单元设计不是美术学科目标加科学学科目标,而是将情感态度目标放在首位,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有许多分类,本单元选用的是项目学习法,以目标为导向,以实践为路径,以创作为基础,以作品为结果的探究式学习。教师是项目学习设计的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也不是技能的训练者。这种教学模式主张教中有学,学中有引,教和学的互动,依靠的是教师的智慧和调控课堂机制的能力,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考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再带领学生朗诵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词,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引导学生描绘同一种植物在不同节气中的生长姿态,记录生活中节气转变的现象。

(五)活动组织程序和学习效果评价

主题单元活动主要按三大程序展开:一是明确学习目标;二是提供脚手架;三是作品的交流和评价。教师在主题单元活动结束时要用教学反思、工作日记、课堂日志的形式记录教学活动的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的具体内容有课堂表现、作业评定、绘画或制作单项测试、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特长技能评价等。在“节气美食”主题单元活动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探索传统美食与节气的关系,再引领学生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在创作中构建美感。针对这一单元学习目标的评价内容包括:通过课前调查问卷了解传统美食与节气的关系;准确地识读节气的美食内容和寓意;能够分析节气美食的特征并运用美术语言对其进行简要描述;结合实际生活说出关于苏州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节气美食。对于学生创作的评价可以采取自评加互评的方法,评价标准为:能学习艺术家创作的方法,认真构思并进行视觉表达和创意呈现;能熟练运用水墨画工具,根据作品的完成程度和技能水平评分;能在完成的作品中体现美感和个性;能认真展示作品,并合理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用跨界思维追求视觉艺术描述科学世界是一种理想境界。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美术教师要找准跨学科的契合点,用文化的视野构筑对美术学科教育意义的理解,不断地探索、认识、创新,从而实现学科教育现代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节气美术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