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与探讨

2021-01-17安慧贵阳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环球市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核算

安慧 贵阳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营销、办公的前提条件,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工作质量是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很多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管理层更重视经济效益而非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不清、账目不实,造成了固定资产资源浪费,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想要健康经营、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要重视起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及早改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积极作用。

一、固定资产相关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生产支持、劳务支持、出租或管理使用的非货币资产,且资产价值需要达到一定标准[1]。固定资产通常包括建筑物、生产机械、运输工具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产基础。从会计岗位的工作角度来看,固定资产可分为生产用、非生产用、租出用、未使用、不需用、融资租赁、接受捐赠等多个部分,容易与低值易耗品相混淆。固定资产核算是企业掌握固定资产现状的重要手段,需要企业会计遵循相应的制度进行确认、折旧、终止核算。根据会计标准可知,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涉及组织规划、采购审批、预算管理、实物资产核算、成本把控、内部审计6 个方面,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对固定资产把握的客观因素。落实和执行这6 个方面的内容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固定资产的浪费等现象,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带来的运营风险。固定资产管理中各环节操作与企业管理人员、职工有解不开的关系,提高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能力,有助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而核算能够有效提高固定资产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降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困难,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程度。

二、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核算是企业科学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一环,有了合理、准确的核算才能够开展有效的后续管理。但现实生产经营过程中,多数企业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就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影响了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环节中,核算人员需要准确界定资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将满足固定资产条件全部资产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才能够得出真实、有效的固定资产数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核算人员往往忽视一些看起来不像固定资产的资产,比如供水企业资产中,水质检测仪器、流量仪表、替换管网等设备,因为价格比较低廉,时常需要维修、更换,往往被划在固定资产范围之外不受工作人员重视,但实际上新会计制度规定中这些设备设施其实属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应当被作为固定资产进行评估、核算与管理。核算人员有时会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相混淆,导致固定资产核算数据出现问题。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固定资产限值以下,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够多次使用的实物劳动资料[2]。低值易耗品使用时需要维修,报废时也存在残值。但在部分企业中,检测设备、多年用设施究竟应该被放在低值易耗品中进行核算,还是应该放在固定资产中进行核算还有争议。新会计制度认为这些资产应当被划入固定资产,但在实践中企业需要将低值易耗品中的部分资产重新评估划分,因此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数据可能是存在问题的。核算方法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核算结果,不科学的核算方法必然无法得出正确的核算结果。在企业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如果核算人员不遵守资产划分制度,将所有采购的资产都划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必然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如果核算人员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零部件更换、维修投入,则会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不足,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在获取固定资产核算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如果管理方法不正确、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拥有真实、准确、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数据,企业也难以科学完成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规范

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这些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固定资产从最初的计划、采购、验收、分配使用,到日常保养、日常报修、入库盘点、折旧、报废,都需要遵循相关的管理制度。然而,大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不规范问题,比如在固定资产购置入库、使用出库时手续管理松散等。这是导致固定资产交接与使用混乱、重复购置或购买不及时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这种制度上的不规范也为企业工作人员私占固定资产提供了便利。建立一套规范、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关键。

2.固定资产管理未落实

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即使有规范且健全的管理制度,但因管理制度未能落到实处,则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未落实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缺乏责任,缺乏管理落实意识,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手续缺项、手续后补、票据管理不严格、设备数量不清等混乱情况,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部分企业的中高层管理更多将目光盯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上,并将资源和管理重心向这些方面倾斜,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度会直接体现在企业日常管理上,中高层管理的轻视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同样开始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基层出现不及时采购固定资产、忽视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故意报废私占固定资产等情况。管理层的忽视还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跟不上,导致工作人员在人岗不匹配情况下开展工作,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错误、失误,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三、企业改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现状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制度

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的基础,完善、健全的制度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掉很多风险和损害,保障企业的应有利益。首先,企业需要完善现有的核算制度,按照新会计制度调整现有核算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并要求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执行更新的制度。其次,企业需要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出入库、维修、报废等环节中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填补管理漏洞。最后,通过完善现有的监督制度,督促核算和管理制度的落实,监督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配合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来降低因人为原因而导致固定资产出现问题的可能性[3]。

(二)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企业管理与人才的专业水平脱不开关系,完善的制度终究要落实到人的身上才能够发挥作用。而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当重视对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和绩效考核,以提高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促使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4]。除此外,企业还需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人岗匹配、主动履职、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感,让工作人员主动遵守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制度,避免工作中敷衍了事及私占固定资产的情况出现。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固定资产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跟上企业的发展脚步,及时掌握新管理制度,适应新管理方式,正确应用信息化管理设备和系统,避免因为人为操作而影响系统的有效运行。除了固定资产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外,其他部门也需要积极配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按制度要求和程序规定完成固定资产的出入库、使用、报账等操作,共同完成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不因抢时间、走捷径而打乱程序。

(三)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实物、账目、票据不相符的情况直接体现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问题。固定资产往往数量较大、品类较多、出入库频繁,管理上还存在保养、维修、更换、折旧、报废等诸多工作环节。工作人员想要追踪每一个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去向,纯人工操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的可行方向,通过条形码、数据采集设备打造企业物联网,让每一个固定资产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在管理平台中可查[5]。应用信息技术,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效率快速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还有助于企业管理透明化,方便通过计算机管理来明确固定资产的购入、入库、出库、使用、保养、报废全过程。比如:某企业年初购入平板电脑500 台用于便携办公,平板电脑签收后及时将型号、购入时间、产品号、管理条形码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此后这批平板出库用于某部门使用可详细记录出库审批和交接人、实际使用人,平板故障修理或更换也可以详细记录时间和经手人,有效避免企业的固定资产因报废而被私人占有情况,切实保护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轻易浪费和流失。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数据采集、综合管理系统,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购和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和相应设备来实现对固定资产数据的准确采集和持续跟踪,借助高速处理、存储空间庞大的系统来实现固定资产的数据批量处理,大幅度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中高层管理宏观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购入需求提供便利。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制度、管理、人员三个方面,完善制度、落实管理、培训人才、纳入信息技术辅助管理是可行的改善对策。加强固定资产实物、账目、票据相符,是企业成本管理实现清晰化、透明化的关键,需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切实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进行改善,助推企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核算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高效化探讨与研究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分析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改进和加强铁路企业低值易耗品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