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2021-01-17余义兵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走出去译文跨文化

余义兵

(池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地方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升旅游文化外宣文本表达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文化翻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当前旅游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文本翻译质量不过关;二是旅游文化传播效果不够理想;三是高层次文化传播人才匮乏。中国是文化大国,也是旅游大国,未来要成为旅游强国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和文化翻译事业空前高涨,增进了世界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国际旅游促销传播、文化交流都离不开翻译,实际上,旅游宣传、翻译人才短缺仍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也是影响旅游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提升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翻译质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语言服务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性设施,承载中国文化“走出去”及在全球传播、落地的重任。国际旅游促销或旅游信息服务都离不开翻译。旅游翻译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也就是说,旅游翻译要有效地让对方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同时产生到此地一游的想法,这也是旅游翻译的标准。在全球多元文化竞争中,地方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对外宣传翻译,通过有效的推介,让地方文化被全世界认同。如何让世界游客观光游览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旅游翻译起重要的作用。

文化交流是以语言为主要工具进行的一种双向运动过程,语言只是一种符号和标签,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和意向。在翻译中,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际上是每一种语言代表的文化内容的转换,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运作过程中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将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从一个系统移植到另外一个系统。在传输和移植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加”“减”“乘”“除”这样的情况[1]。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气候和地理特征奠定了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和社会规范;而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海洋国家中最早发展商品经济,因此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环境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必须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地理环境的不同带来语言文化和审美情趣上的差异,从而给旅游翻译带来很大挑战和困难。旅游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它是一种大众读物,对象多为普通游客,其目的就是让游客读懂,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信息。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面为王,北面为卑”,所以会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始终放在前面,而在英语中则相反,“从南到北”对应的是“from north to south”。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在中国文化中,“东风”寓意“温暖、春天、万物复苏”,暗示喜悦心情,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的北部吹过来,寒冷,令人不愉快。相反从海洋吹来的“西风”温暖湿润,故有“西风报春”之说。

“翻译不单是两种语言体系的接触,还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甚至是不同文明的接触。翻译过程不仅仅由语言因素所决定,而且还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决定”[2]。两种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干预着翻译的过程,翻译的过程主要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最终的表达和有效的交流,把信息准确传递给受众,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翻译也丰富文化,它能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可以帮助克服语言障碍,从而达到跨文化的交流。实际上,翻译活动的产生源于文化的交流,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其中文化的再现是翻译的根本任务。

例1.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译文1:到了周五,他们马上会出去一醉方休。

译文2:到了周五发薪水的日子,他们马上会出去一醉方休。[3]

如果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译文1读起来有点突兀,译文2补充了关联信息,原来周五是英国发薪水的固定日子,工资一到手就会出去大喝一场,译文2使得“周五”具体化,具体了它背后的文化信息。

例2.元宵节那天,大红灯笼高高挂。

During the Yuanxiao Festival,also called Lantern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 15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red lantern(Lantern Festival exhibition began in the Han Dynasty,about 2,000 years ago,some people believe its origin to be related to Buddhism)can be seen everywhere.[4]

这个翻译文本对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和“灯笼”做了详尽的解释,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完整地呈现给国际友人,译文从本土文化出发,通过补充解释,克服文化差异,达到了跨文化的有效传播,如果简单直译,肯定不能够充分展示其中蕴涵的“民族传统文化”,外国游客也不知所云,这样既不能激发外国游客的兴趣,更不能使他们了解熟悉中国文化。

因此,文化翻译要保持原有文化的特色,保证源文化的色彩和完整性。

例3.贾芸对卜世仁说:“巧媳妇做不出没有米的粥,叫我怎么办呢?”(《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David Hawkes译文:And I don’t see what I am supposed to do without any capital.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杨宪益夫妇译文: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what do you supposed me to do?[5]

David Hawkes译文把“没有米的粥”译成“没有面粉的面包”(bread without flour),虽然方便了国外读者理解,但脱离了作品的文化语境,“没有面粉的面包”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协调,尤其是在古典小说中,更显得不妥,抹杀、损害了传统民族文化色彩,不能达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杨宪益夫妇译文再现了源文化的特色,有效表达了异域文化的风采。实际上,翻译的过程和实质就是文化交流。保持“异国情调”,让读者体验到不同的民族特色,感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彰显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

旅游文本包罗万象,涉及面广,主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吸引游客,是传播特色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作为旅游核心,是旅游业发展的源头和牵引力。翻译就是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需要根据目的语的要求重构。旅游本身实际上就是以旅游活动为基础的文化交流。

二、增强旅游文化传播有效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传播是旅游灵魂的表达。我们需要以更加灵活丰富和更加贴近外国受众思维习惯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地方旅游文化国际传播话语的表达力是各类传播主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认知、接受、生产、反馈地方话语的能力,它不仅是用语言把思想与意图表达出来的能力,更是一种体现诸方面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既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体验不同的文化,又向旅游目的地传播本土文化,传递新信息。因此,旅游资源既是旅游文化的载体,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媒介。旅游文化传播的目的就是交流和分享异域文化,促进理解和沟通。

翻译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是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交际双方按照“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的顺序,完成信息的交换,从而达到表达思想的交流目的。其中“编码”和“解码”最为关键。翻译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码”“解码”过程,“编码”就是把目的、意愿或者意义等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解码”就是还原符号和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价值取向、文化审美、社会环境等文化背景,还包括代码系统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文化过滤”等情况,“文化过滤”指通过自身的文化代码系统来解释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如果接受方的语言符号解释不了,通常会选择不解释或产生误会,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传递过程免不了对信息的全部涵义产生一定影响,如涵义不能完全传递、“会错意”等。旅游文化的传播实质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文化信息编码、解码的过程。无论是自然景观的编码还是人文景观的编码,人们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智慧凝聚其中,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对景观的解读有正读和误读,正读更多表现为景观的审美文化,又因为个体的差异,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旅游者会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不同文化背景会带来沟通方式的差异,进而会造成传播中的障碍和误会。如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蕴含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或者交际者心中,通过环境语言或身体语言等来传递信息,语言代码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则相反,交际信息主要有语言代码完成,当两种不同语境中的人交流时,误解的可能性就会增加,高语境文化中成长的人比低语境文化成长的人在交流中有更多的期待。高语境文化内隐、含蓄,而低语境文化外显、明了。这种文化语境的差异会给旅游文化传播带来困难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尤为激烈,特别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往往决定信息传播的价值和取向。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各有特点,旅游文化的传播要有针对性地克服上述困难和障碍,这是有效交流的前提条件。

旅游文化的有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文化解读的好坏,因此旅游文化传播者要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递,同时及时获得反馈,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传播内容上得到最大的认同和共同的感受,从而达到有效传播。旅游文化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跨文化能力就是能够换位思考,充分体会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并能以开放的姿态来看待其他文化[6]。因此,旅游文化的传播,既要充分展示独特的异域文化,又要使得旅游者对旅游文化的独特内涵有认同,若在传播过程中产生阻抗,则会削弱文化传播共同感受。

三、加强跨文化旅游翻译人才培养

打造业务精湛、视野宽广的文化交流、传播人才队伍,是文化“走出去”的关键。要推动文化“走出去”提质增效,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人才,这就要求加大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形成支持文化“走出去”的人力资源供给保障。目前的人才结构还远远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要求,要更好地推动文化“走出去”,需要懂得跨国经营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擅长涉外项目策划、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因此,一方面要稳定现有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在职培训,尤其是开展跨文化培训;另一方面要通过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支持高校引进国际标准的办学理念和科学技术培养高端跨文化人才[7]。

虽然我国翻译事业突飞猛进,翻译市场潜力巨大,但翻译人才匮乏。据统计,全国从事翻译的人员有60多万,已有语言服务企业为15039家。但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6万人,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并取得证书的人数不超过2万人[8]。传统体制性翻译人员减少,但翻译的社会化越来越明显,表面上的繁荣隐藏着巨大危机。翻译从业人员水平缺乏有效保证,译文质量参差不齐,翻译市场亟待规范,译员素质亟待提升。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匮乏阻碍了我国从翻译大国迈向翻译强国的步伐,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巨大逆差。

2006年,教育部同意国内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培养翻译专业人才,到2019年,全国翻译本科专业培养院校达281所[9]。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队伍,目前翻译硕士专业学校达249所[10]。自2008年内地培养的第一批翻译学博士顺利毕业以来,更多学校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翻译学博士招生学校超过40所,目前每年有110名左右的博士招生数量,已经形成了本、硕、博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翻译专业人才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翻译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已经开始改革当前传统的、单一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人才的培养,肩负起新时代的翻译使命。

四、结语

旅游文化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在国际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旅游文化传播,可以塑造和改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形象,增加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凝聚力。旅游文化传播还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旅游文化传播,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摆脱对外来文化的成见和刻板印象,减少“文化冲突”,推动文化自身不断发展和创新。

旅游文化传播在我国对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其他国家的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从而提高国际影响。一个地区也是如此,应广泛进行文化传播,展示地域的文化风采,最终才能获得普遍认同。旅游文化的传播必须从语言、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努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走出去译文跨文化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弟子规
弟子规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