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职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

2021-01-16袁梦奇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学校

袁梦奇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重任。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0年的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超过了1 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近3 000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职业教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然而由于高层次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上,国内部分高等职业大学在实践探索中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因为办学主体不能准确掌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路径,导致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一定程度的存在。

经过前期研究,发现针对本科层次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和近似研究主要出现于2020年以后。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还不充分,主要包括:个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例如艺术设计专业、大数据专业;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编写方法;本科职业教育理念、目标的研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针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研究比较少见。

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现有的中职、高职教育基础上,贯通了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不同阶段的无缝衔接。这一体系的构建,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一批急需的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优秀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贯穿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的逻辑主线,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是重中之重。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构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必须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模式。即通过何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人才必须首先确定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呢?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最早是刘明浚提出的,他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一书中阐明:“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1]而国家层面的有关解读则体现在教育部1998年正式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其中就已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为学生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途径,它从根本上确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有效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上是从理论层面与国家层面,界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了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基本要求与实现目标。

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要求我们既不能受制于日常的理论教学经验,盲目照本宣科,也不能肆意改革任意放大至整个学校[2]。作为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理想的人才培养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由学生到人才的发展与提升,是可操作性理论在教学中进行逐渐具体化实践的过程,其实质上是一种升华。同样,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是由诸多理论和实践要素相互融合而成,多种元素共同组成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包括人才培养的理论经验,也有这些年来职业教育实践培养人才的现实情况。这是由诸多不同环节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性组织,他们共同构成了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二)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国家战略需要和产业升级转型为导向,本科职业教育不仅打通了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层次,也为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提供了新的通道[3]。明确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必须认清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内涵,即“本科层次”与“职业教育”。

1.明确本科标准要求。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重点关键词在“本科”二字,即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水平要达到本科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实践技术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其根本基础的本科标准。现代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必须重视以本科标准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和水平的要求,明确当代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即本科职业教育学位,既要遵循本科学士学位的理论共性要求,也要符合其应用学位及技术性个性要求的标准。在理论共性上要求,依据各学校制定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授予标准,制定具体理论实践教学计划、规定常规课程学习和毕业实践设计的合格标准。强调以立德树人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和重点,明确职业素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和知识内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具性知识)的共同要求;在技术性个性要求上,要突出“应用性”内涵,结合不同的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明确培养不同行业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体系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

2.重视职业能力培养。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职业能力培养。提升职业能力的同时,应秉持终身发展的理念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职业教育领域培养体系。为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发展铺设顺畅通道。而这一步骤往往是通过学校文化系统实现的。学校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学生通过接受一定时期的学校文化教育,在校学习基本知识,达到毕业要求,才能在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实现个个人价值,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以应用性和职业性等特征为主导,秉持就业导向、注重素质、知行合一、终身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5]。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往往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追求培养具备更强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且重视自身技术能够与地方区域经济相联系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往往具备更高水平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掌握并达到基础职业教育的知识和技术要求,还要在此基础上能够体现更高程度的创造性,即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并且还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为复杂的现场实际技术问题,他们往往具有更高水平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实践突出,能够真正实现理论到技能的纯熟贯通。

二、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欲培养新时代职业技能人才,科学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养体系, 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原则

构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要积极开展学校与校外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深度融合。在课程领域,培养开发较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制定贴近工作实践需要和不同产业要求的多种类项目课程及任务课程,不断引入行业新规范、新标准和新技术,适时融进日常基础教学过程[6],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

不同于普通教育,校外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并发挥较为积极的指向引导作用,是区别于学校普通教育的显著表现。首先,本科职业院校必须改革创新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在教学过程中纳入现行的市场元素与企业要素,在管理过程中逐步融入最新的系列企业管理制度。其次,本科职业院校必须广泛联合企业共建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逐渐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将素质能力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心,构建以高质量实训基地作为支撑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与联结深度,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或生产性实习场所,在首先完成学校实践教学的同时,又能承担符合实训单位要求的一定生产任务。这种互惠的合作既有利于吸引新企业积极参与教学实训,又达到本科学校深化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训平台及就业机会的同时,提高企业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价值感,促使企业紧密参与课程建设,及时引入业界最新动态发展、技术更新、岗位需求的信息,不断更新课程实施等;学校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教师课程设计更新工作,全面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行业职业知识、实践操作等信息,使课程教学融职业性与教育性为一体[7]。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原则

学生是教育实践的主体,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接受过普通学校教育并且拥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在校学生,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不例外,普通高中毕业的在校学生是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因此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职业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探索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断学习而追求进步[8]。职业教育同样离不开学习,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并通过课程评价以及问卷调查等途径,准确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学校层面认识到己方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此为基础,还要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认真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后,通过调查往届学生对课程内容实施的评价,获得反馈,使该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才能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得以不断改革。以此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商机制,充分了解各方利益追求,学校的培养人才也就更切合实际,人才培养模式也趋更为理想[9]。

职业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必须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创新中的核心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实施主体,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决策者与设计者,其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或实践技术,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主动和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将会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积极主动的指引、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为日后校外实训操作或走上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习的最终目标,即将“就业”作为选择确定学生培养方式的衡量标准。这一原则的内涵实际上包含有三个层次: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就业迁移能力培养。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就业,首先,要以“职业本位”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保障,实现毕业即就业,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不断提升就业能力,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强大发展生力军;其次,要以“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原则,重视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并将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的评估指标,通过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择业,达到人才培养最终目标;最后,要以“素质本位”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0]。

还要根据未来就业方向选择职业与岗位,提升教学体系与就业服务的对接力度,保证学生学有所用,从而实现学生择业就业无缝衔接。学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一定要和校外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保障未来就业方向选择。

三、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

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教育建设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相关的办学经验比较稀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落后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成熟发展,且已严重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那么,为了解决这种严重的滞后状态,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急需,就必须积极总结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教育规律。

(一)专业群建设对接行业产业

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通过专业群建设对接行业产业实现。人才培养的方向由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决定。培养目标的确定反映了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所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必须首先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11]。而其中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又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关键所在,这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定位密切相关,专业群建设对接行业产业关系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方向一致性和实操有效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其集群效应,将导向作用发挥到最大。通过合理规划学校课程、教师团队与实训操作平台三大类信息资源,相互补充,实现三者之间信息流通与整合,从而推动实现地方区域产业、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理想目标;通过促进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加强联系,共同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扩大整个行业产业的辐射面积。

强化应用导向,注重实践操作。围绕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切合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一批跨专业、分产业的技能应用型服务团队,形成产业企业合作模式,推动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发展。积极构建科研反哺教学机制,通过打造专业的科研团队,指导教学,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高水平化。将理论科研项目成果逐步转化为学校课堂实际教学案例,寓教于学,实现教学理论成果的效用最大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等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择业、创业,从而反作用于企业,促进相关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三教”改革打造教学团队

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专业教学团队的支持。其中,“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是构成专业教学团队所必不可少的三大因素。“三教”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通过推动实施“三教”改革,利用专业的教师、教材、教法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服务于学校教育。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教学团队的理论指导,运用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新时代专业教学团队,推动形成实施“三教”改革的基本共识,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

黄炎培曾提出:职业教育“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要注重提高教师团队中具有企业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丰富的企业社会实践可以积累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可以通过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车间进行社会实践,弥补其理论知识丰富而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的短板,通过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还可以反哺科研教学的专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学校外部、行业企业内部的一些具备专业知识节能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弥补学校教学团队专业性不强的缺点,共同努力打造更加专业符合实际的教学团队[12]。

(三)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双元育人

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校和企业是不可分离的两大重要推手。企业生产学校教学的产教融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在专业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逐步实现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的基本内涵。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进一步融合[13]。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的人才合作培养模式,需要以上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合作、共赢、互利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标准。此外,还需重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培养,通过整合校外企业产业资源与校内培养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沟通圈,运用校外产业企业的专业知识补充学校职业教育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不足,同时实现更高水平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目的,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最终目的。

总之,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需要兼顾诸多的客观因素,需要与产业界深度融合,需要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确立专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