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1-01-15郑里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德育

郑里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互联网的信息指数性增长,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显得无所适从、成效低下。我校分析了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围绕学校的德育要求,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中小学;信息技术;SEL

一、研究背景及学校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互联网的信息指数性增长,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和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取的信息与学生身心水平的发展不匹配。德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和重点,新时期的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更加严峻,使得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效率降低,德育效果降低,甚至出现学生经过德育后,不但没有正面效果,反而出现负面反馈的情况。寻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契合点,双向借鉴教与学的方法,为学生的智育和德育提供更有效的贴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服务。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素质薄弱;情绪调节能力差;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学习焦虑无法排解;亲子关系问题;青春期烦恼;升学压力;人际交往障碍等。我校分析了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围绕学校的德育要求,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重要性

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充分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和德育共同育人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人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形成,都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德育问题,本身就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接收德育。

2.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能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生活实际和学生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使德育更加切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在学生眼中往往显得高高在上,空洞难以接受,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却能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乐于接受,消除逆反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1.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主题包括青春期心理问题、学习策略风格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通过这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在遇到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自我调适、挖掘自身潜力,克服困难,提升自信,化难为易。再者,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日常班级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提高科任教师的德育能力。有数据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是很难得到提高的。而一般非班主任的科任教师也存在德育能力较弱,对问题学生无从下手、无计可施的问题。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一直是主导活动,而学生的心理困扰往往也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各科学习方法和习惯进行诊断,缓解学生的考前压力,对升学适应性做出相应学科的指导。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需要相互融合、相互配合,在各科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为教师科学地教育和管理学生提供了针对性有效性的方法,对学生的德育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我校定期举行学生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简称SEL)课程和家长学校SEL课程。该课程有学校德育处组织并研发,面向学校孩子和家長展开,计划愿景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以促进学生学习,有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业和生活的成功、健康发展作好铺垫。该课程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问题,或者目前家长和学生之间最急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在场景模拟和发言交流中,引导学生和家长的情绪调整,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表达自我,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亲自沟通、交流。

例如,在七年级一节学生社会情感课程《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想法》中,笔者先通过案例,让学生观察主角的经历和心理,帮助学生觉察出自己的情绪。再创设情境,比如,“我”与好朋友吵了架,本想和他(她)好好谈谈,结果她根本就不理“我”;比如,这次考试“我”又没能达到目标,等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说出不同情境下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或难过,或害怕,或内疚,并启发学生们认识到这种情绪的属性,同时引导学生们遇到这种情绪要积极去调整。课程最后,教师给出调整方法:首先暂停这种想法,不要让消极情绪蔓延;接着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想法;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4.建立全校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大数据心理健康档案,生成个人分析报告。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教师日常观察记录、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手段,从背景资料、在校学业表现、在校德育表现、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及健康状况、学习适应性分析、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量化分析、描述和评价。

我校在心理教师和心理顾问专家的协助下,为全校班级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每学期进行量表心理普查,系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同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试点班级已经通过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和学校智慧校园平台的连通平,建立学生大数据心理健康档案,在定期系统普查的同时,增加对学生的常态化心理健康测评,通过学生或家长日常简单多次易操作的小问题、小问卷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德育表现。

在我校的智慧校园综合评价系统上,德育与心理健康结合有一项专门的评价项目,下列三级评价指标。包含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学习适应力、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状态等。学科教师及班主任在发现学生的心理或德育问题后,在系统上及时记录点评。亦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校内或校外活动,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在家长端还可以随时进行心理健康数据上报,在平台中能生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长期实时有效的追踪和预警反馈。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平台数据,第一时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德育管理和及时干预。

5.依托信息技术,我校还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平台内设有专人管理,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在本校网络心理论坛上畅所欲言,分享心理德育故事,互助解决心理、教育、德育难题。学校德育处从小一到初三9个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上交的德育故事、德育案例中,整理、挑选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邀请各年级班主任、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德育交流和心理健康沙龙。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力争培养学生保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乐观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学会合理表达、控制调节自我情绪;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具备应对学业压力、生活困难和寻求帮助的积极心理素质和能力。学校德育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形成科学有效又富有活力的德育措施,育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中小学心理健康德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