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与影像:新媒体的大众化传播
——以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为例

2021-01-15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戏剧舞台艺术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45)

疫情期间,诸多戏剧院团纷纷关门,国内外戏剧大事主要围绕“线上”、“云”、“虚拟”等话题展开。隔离在家期间,线上观剧人数急剧增长,国内线上剧目数量和质量却并没有及时跟上需求,播放的戏剧剧目许多由于年代久远或缺乏专业的拍摄和剪辑,造成观剧体验严重受损。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ational Theatre Live,简称NT Live)作为戏剧领域的第一个数字直播项目,历经11年的耕耘,通过多机位拍摄和图像合成传输实现同步直播,高清的画质和“不在现场犹如现场”的良好观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观剧需求。由此,作为业内最具代表性的戏剧直播项目,虽然它自发起之日就广受争议,但当它能实现现今特殊时期下的观剧需求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在戏剧与影像结合的模式中提供的新思路。

一、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戏剧艺术

戏剧与电影,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戏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借助于电影的现代技术使其在传播方式上形成新的景观。戏剧影像是二者结合的产物,擅长扩展时空关系,丰富剧作内容,用影像重构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为戏剧演出的传播生发更丰富的含义。

(一)扩大传播路径

NT Live 项目作为“新现场”的代表,其最初意愿本是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以高清放映的形式特色吸纳场外的观看人群,使得该剧场精品剧作同步至各地乃至全世界身处剧场外的观众。这种形式由于传播方便、价格低廉、可循环,因而广受市场欢迎。

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现场演出进入停摆状态。线下演出转为线上直播、录播,同步免费开放固有的线上剧目,是戏剧演出行业的无奈之举,亦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然之举。原本在影院、剧院放映的NT Live 立即转向,进行减灾自救,借助各大视频播放平台,如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等,选择限免放映的举措,继续吸纳、培植新的观众群体,扩大其传播影响力与号召力。

(二)提升视觉效果

戏剧借助于电影的拍摄、剪辑手法,实现剧作内容的呈现是戏剧影像的重要方面,也是戏剧与影像联姻的有力佐证。传统戏剧舞台上的场面调度、舞台节奏、舞台行动、矛盾冲突、人物刻画等由于观众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尽相同的观剧体验。观众往往会因为现场的其他因素错过导演所强调的某些重要场面,毕竟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戏剧影像避免了此等尴尬的局面,戏剧影像通过现场不同机位、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以捕捉到舞台上的每一个演出细节,通过自然流畅的电影语言进行三度创作,成功营造出戏剧影像“不在现场犹如现场”的观剧氛围。

观众坐在屏幕前观看线上直播或是录播内容,不再因为演员表演距离的远近而影响其观剧快感,能清晰准确地领会到剧作的内容和演员的魅力,并且能够通过镜头剪辑及时获得精准的戏剧内涵,这不得不归功于数字媒体带来的优势。

(三)深化戏剧影响力

“一个国家剧院的目标就是要设立戏剧表演的最高目标,除此之外别无目标”,英国国家剧院代表英国最高级别的表演艺术殿堂,坚持以高标准、高要求打造和引领专业领域内的标杆形象。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重视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渠道推广莎剧的文化常识普及和现代性解读工作,并且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支持和培育当代剧目的创作和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托数字媒体技术的开掘和应用来实现。

另外,NT Live 通过戏剧影像的方式借助“卷福”、“抖森”等名演员效应,不仅激活了剧目的传播热度,更是实现了品牌推广。凭借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及演出前创作团队的构思、阐述,台前幕后的工作排练花絮提升作品的吸引力,提升观众心目中的期待值,深化戏剧的影响力。

二、戏剧与影像的交融——从舞台到银幕的再创造

戏剧与影像的融合带来了诸多戏剧被影像吞噬的担忧,但类似于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形式愈来愈成为不可逆转的常态。在众多戏剧“现场性”的演出中,戏剧影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亦是推动了戏剧这一古老艺术的现代性进化。

(一)从演出现场到媒介现场

传统的剧场演出强调观看的“现场性”,即演员和观众同时在场。观众除了能够即时获取舞台上演员的演出内容,还能够捕捉到现场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互动与交流,甚至是观众对演出内容的即时反馈,以及剧场营造的微妙氛围等,因而此“现场性”具有不可复制性。

如果说“现场性”是戏剧演出的重要特征,那么严格来讲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不符合此要求。然而,戏剧影像不以演员与观众的同时在场作为必要条件,而是通过媒介复制形成“不在现场犹如现场”的观剧感受。

媒介时代下成长起来的观众熟悉众多“现场”演出:网络直播、演唱会屏幕特写、结合媒介手段的现场表演等。媒介复制在一定程度上非但没有造成观众与演出者之间的疏离感,反而强化了演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在这种演出形式下的观众不仅能够根据媒介补充现场表演,而且还能够以弹幕、刷屏等互动方式和演出者乃至是其他观众形成跨越时空的交流与互动。

(二)从演出空间到银幕空间

戏剧演出的场地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定,观众观看演出一定要到专属的剧场或场地观看,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才可实现,这往往限定了观赏对象,一场演出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因而戏剧成为小众艺术。

戏剧演出空间强调整体感:观众可以在导演、演员的二度创作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体演出的某一焦点,因而舞台演出以“场面调度”、“舞台行动”、“舞台布景”、“灯光”等手法表现空间,揭示故事发生的场地。

NT Live 打破观看空间、场地的限制,实现演出内容的“再现”与“融合”。“再现”为影像对戏剧演出内容的还原,“融合”为影像手段的“蒙太奇”的使用,借助于“构图”、“机位”、“视点”等电影语言,二者共同构成了银幕的“空间”。导演借助于影像手段丰富了更多演出细节,深化主题,通过三度创作,塑造了“流动”的舞台演出空间,给观众带来更顺畅、生动的审美享受。

三、戏剧影像对我国戏剧艺术传播的启示

20世纪以来我国戏剧艺术在和影视艺术的不断交锋中,在相互独立又相互学习的过程里走上借鉴融合的道路。NT Live 在传播过程中采用戏剧影像的路径,其目的是为了使戏剧艺术走向更开阔的道路。尤其是今天戏剧艺术面临的传播困境,其本身的封闭性在戏剧影像的变革中被迫改变。

(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虽然我们怀有影像吞噬戏剧的担忧,但戏剧剧场的“不可复制性”以及“即时性”、“现场性”被现代技术极大还原。“线上”直播或是“云戏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现实世界和戏剧世界的联系,强化了观众与戏剧的亲密度,弱化了戏剧演出作为仪式的神秘性质,扭转了戏剧艺术属于“小众”艺术的局面。

我们看到了“云建组”、“云排练”,“云制作+线上直播”——《等待戈多》(广州大剧院),“云端剧本朗读会”——《断手斯城》(鼓楼西剧场),北京人艺68 周年演出直播等。技术助力于戏剧艺术,戏剧演出现场的高度还原使得技术重塑人类感知方式。

效仿英国国家剧院现场进行高清放映,以及利用5G 高清在线播放的诸多戏剧剧场作品比比皆是,但并不是任何一部戏剧作品都可以被现代技术加以还原和播放,例如像《约翰》等偏重于过程性展示且依赖于演出现场观众与舞台共同营造氛围的后戏剧剧场的作品。从根本上说,技术为戏剧艺术的传播提供便利,但并不代表现有技术可以传播所有戏剧作品。

(二)戏剧与大众

据NT Live 创立10 周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70 个国家和地区的900 万观众观看了近90 部剧目。疫情期间限免放映的10 个剧目获得1200 万点击量,线上放映的效果以肉眼可见的态势迅猛增长。《弗兰肯斯坦》、《科利奥兰纳斯》、《简爱》等优秀剧作吸引和培育了大批具备一定审美品位的优质戏剧观众,可以说NT Live 开启了一个独特的戏剧文化生态圈。繁荣的戏剧现象背后揭示了戏剧艺术具备转向大众艺术的可能。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扩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了优质戏剧资源的同步和共享,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极致的视听体验,为戏剧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此过程中,他们并非以实现盈利为目的,针对观众的文化背景选择“点映”、“展映”方式,从戏剧艺术的文化普及和大众教育的理念出发,实现小众文化的“垂直型传播”到大众文化的宽泛普及。

最后,从剧目的选择上看,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一方面继续传承和发展、解构经典剧作(莎翁剧作),另一面又着力于扶持和发展原创实验戏剧,以影像技术作为支撑,以演出品质作为根本,搭建艺术交流和教育平台,保证戏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引人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对戏剧影像的关注度逐渐攀升,针对戏剧与影像结合的诸多问题已经引发业内的关注,并尝试找到国内戏剧影像发展的传播路径。疫情影响下,NT Live 带给我们的思考除了影像吞噬戏剧的担忧,其更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演出现场”还是“媒介现场”,抑或是从“演出空间”到“银幕空间”,戏剧艺术的广泛普及和持续发展依赖于影像和现代技术运用。而如何实现戏剧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不仅需要我们戏剧人从艺术规律、市场机制中反思,还要放眼世界,借鉴有益的生产、传播、营销模式,找到符合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经验,实现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输出,才能收获光明的发展前景。

注释:

①NATIONAL THEATRE BILL HANSARD.HC Deb 21 January 1949,Vol.460 cc437-503.

猜你喜欢

戏剧舞台艺术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纸的艺术
戏剧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