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原理

2021-01-14李景伟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5期
关键词:治疗

李景伟

摘要:骨诊疗法主要是根据人体骨骼的变化以手诊病治病的医术,是一种具有以手法进行诊断和手法医治的独特社会医疗手技。在治疗的过程中,医者需要触摸人体骨骼位置与形态的变换来确认就诊者的身体是否健康,及其发病的部位,病情的轻重,患病时间的长短。

关键词:骨诊疗法;治疗;颈椎病原理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5--01

当人体椎间盘发生急性退变后,相邻部位椎体对于钩椎钩突关节的相对应力发生变化,继而高发于椎钩突关节处纵向应力应变集中,钩椎钩突关节发生横向应力增生肥大,使平时分布在人体椎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系统受到强烈激惹,诱发椎动脉血管产生神经反射,使血管产生扩张性痉挛,这种长期持续的动脉血管扩张效应,使人体血流量明显下降,进而使人产生贫血症状。骨诊疗法的原理就是能够使椎体位置发生形态变化的部位恢复正常,从而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病例分析

1.1发病机制

椎动脉在颈部是通过横突孔在椎体旁走行,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如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椎间隙变小等累及椎动脉,压迫椎动脉导致脑缺血,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颈椎病的神经根型以上肢麻木为主要症状,椎动脉型是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经常因为不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造成,如长期开车,打麻将,打游戏。这种颈椎疾病通常认为是由于颈椎的退变而诱发导致的,当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大而使颈椎发生退变,这时位于颈椎的椎间盘就有机会逐渐发生突出,髓鞘内核就有机会延伸到椎管内,从而直接压迫椎管内其他相应的神经组织系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1.2病例分析

患者,男,39岁,首诊时间:2013年10月16日。主诉:颈部重复出现酸痛4年余,近期复发加重。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酸痛,无双臂上肢麻木,没有出现头晕头痛,多次在当地专科医院门诊接受颈部针灸、推拿、中西药等物理治疗,疼痛稍有所缓解,但颈部一直不适。三天前颈部酸痛明显加重,活动范围受限,与当地天气变化无关,劳累后颈部可疼痛加重。中医查体: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局部肌肉紧张,颈部活动受限范围前屈5°,后屈屈伸35°,左侧颈部弯曲30°,右侧颈部弯曲45°,左侧颈部旋转40°,右侧颈部旋转55°,大椎右侧及在肩胛岗处触及肌肉条索及块状物及颈部压痛,椎间孔颈部挤压(-),臂丛牵拉压力试验(-),颈部肌力及张力均正常。辅助病理检査:颈椎正侧位X光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椎体边缘轻度骨质增生,颈后项韧带骨质钙化。上述中医病理诊断:项强,经络阻滞(右手少阳经);西医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

2.1.治疗方法

患者坐于小板凳,挺胸坐直,术者用食指中指触摸颈椎棘突两侧,结合颈椎x线摄片,可发现第五椎体错位,术者先用右手的拇指顶住病灶,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锁骨,把患者头部向右旋转,转至60°左右,在往左边转回一定角度后,用力一板,同时听到弹响声,椎体复位(用力大小最好以经验为准,并以出现弹响声为佳)。复位后患者感觉头晕好转,头清目明。骨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三分治疗,七分保养"。患者治疗后的维持对于恢复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患者进行医治后,需随时做到"躺平站直",需保持自己头顶一杯水的意念,就是要挺着脖子别晃动,要保持两三个星期这样的状态,病情的恢复就比较快。

2.2.治疗结果

按上述方法治疗一周后症状好转,二周后头晕明显减轻,又继续治疗二周,上述症状已经消失,二周后复检未复发,其他功能恢复正常,能够参加一般工作和劳动。每次治疗后,在当时或4小时内,会出现疼痛或其他不适的不良感觉,这种不良反应在一天后就会逐渐减轻甚至消除。骨诊疗法是通过手指触摸结合颈椎×线摄片,发现错位或不正的椎体,通过拇指定点患侧颈部椎体后使用扳法,纠正错位或不正的推体,从而使椎动脉的扭曲和压迫得到解除而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未发作。

三.总结

摸骨知病和定点板法是骨诊疗法的关键,也是其治疗的原理所在。骨诊疗法在具体操作上,就像一个输液室,无论什么病,使用的是同样的设施,重复着同样的操作过程,但它输的液是不同的,所以治疗的病也是不同,骨诊像输液室,是因为它无论治什么病,也始终重复着同样的骨诊操作过程,输液是因为药液的不同,而骨诊疗法是因为所利用的骨块位置不同而已。骨诊这种疗法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治疗颈椎扳法,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触摸椎体得知病变椎体,二是定点定位纠正病变椎体。切忌粗暴乱扳,要求刚柔相济。骨诊疗法要通过跟师学习,并经临床长期摸索体会才能掌握,应用不好,有较大的风险,不适合自学。骨诊疗法的多元化使其达到了医学境界的另一个维度,它不再处于"知人少,信人少"这一体系当中。

参考文献:

[1]李采寧,杨米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进展[J].中医正骨,2008,20(2):66-68.

[2]刘印文,匡勇,俞仲翔,王鹤歧,张如明,郑昱新,张琥,周琳,周国林,石印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117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8,20(6):43-44.

[3]李义凯,赵卫东,钟世镇.两种颈部旋转手法“咔嗒”声的比较研究[J].中医正骨,1998,10(6):9-10.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