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就业提升视角

2021-01-14颜婉婷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会计专业毕业生

颜婉婷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及学生就业发生了新变化。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上,更要重视互联网的影响效应。本研究讨论的是就业提升视角下的“互联网+”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以促进高校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及就业指导上做出更加有成效的工作。

1 “互联网+”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

1.1 增加就业的渠道和机会

目前,“互联网+”的经济环境已经逐步形成,这种经济环境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产生了较大影响,使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都在不断增加,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就业选择。校园招聘是高校学生目前主要的就业渠道,学校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人才交流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和资源来实现择业和就业。而在“互联网+”环境下,除了学校和人力资源的市场招聘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自主择业。目前,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众多求职公共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了有效的就业途径,同时也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带来了便利。但是这种就业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还不够完善,容易对求职者造成权益损害,出现某些法律纠纷。

1.2 提升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互联网为高校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高校还引入了多种网络教学和线上教学模式,为会计专业教学带来了便利。互联网上有众多公共的优质教学资源,会计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观看这些专业课程来解决校园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专业教学之外,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正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择业提供条件

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形势,衍生出多种新型的就业和创业领域,使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就业的一项新选择,而且现代化信息服务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创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学生对互联网领域十分熟悉,是互联网的深度参与用户群体,对于互联网中的信息交流、商业活动比较熟悉,对于会计专业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也较为关注;其二,国家已经出台多种鼓励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帮扶,在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工作,为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提供充足保障。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更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选择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2.1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

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建立一套专业系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体系,先定位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方向。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大都从事于普通企业的基层财务岗位,企业类型大多是中小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面很广,院校一般会针对侧重的行业进行教学。因此,在就业和创业指导上,高校要充分针对这些重点领域和方向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整理各地区以及某些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创业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收集和教学指导中应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另外,要对积极参与创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领域的指导,加强其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策略,保证学生就业创业的质量。

2.2 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财务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升,要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加强求职的竞争力。要对当下“互联网+”的经济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使学生了解“互联网+”与会计专业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理念。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不管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综合素质都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会计专业的创业就业指导中,必须要不断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都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2.3 建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形势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仅凭借相关的理论教学很难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建立多种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比如,以产教融合为主旨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会计专业学生可以依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业合作,在校期间就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来,与学校日常的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积累社会经验,了解财务相关专业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就业创业进行准确把控。目前来看,这种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成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盲目择业的状态。

3 结语

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转变,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改变,建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配合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策略,以期实现学生的高水准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会计专业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