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2021-01-14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核心

周 林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哈尔滨 150040)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广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也逐渐激烈。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考试,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下,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愈发突出。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在新时代下,社会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核心素养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建立起来,并在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中逐步积累。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开展新的工作方式,以达到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首先要消除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并将其有效转化为学习动力。高中阶段各学科都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学科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种品格和能力,都需要建立在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上。高中学生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品格和能力的要求虽然比较单一,但也十分重要。学生要在日常课程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同时提升学习能力。除了课程学习外,还需要提升综合知识、人文底蕴等通识能力。高中课程教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课余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高中所有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基本都是以高考为主要标准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的重点也集中在各个学科课程中。高中阶段普遍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许多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或者心理咨询室,但收效甚微。家庭和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家庭方面,部分高中采取寄宿制,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关心和了解,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也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即使学习成绩出现波动,也往往关注不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自身方面,高中学生对于自身遇到的心理问题,不习惯也不愿意向教师或家长倾诉,往往都是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消极的负面情绪中,会影响学习效果。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不科学

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二是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程是针对所有高中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具有广泛性。许多学生不重视心理健康课程,未通过课程的学习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许多学校忽视心理辅导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认真执行,心理辅导课程形同虚设。心理咨询室是对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心理问题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有时并不明显,学生出于个人隐私并不会主动寻求心理辅导,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有时也很难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3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理解不深入

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心理活动十分丰富,心理问题也较多。部分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理解不深入,单纯地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认为高中学生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来自学习和考试的压力,学生所倾诉的问题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导致学生易与教师和父母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

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3.1 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除了面临考试的任务外,还处在情感和思维都十分活跃的阶段。在友情、爱情等情感问题上也会产生多样化的理解,家庭关系、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等都会在这个阶段内,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科学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中学生心理活动较为丰富敏感,不能寄希望于所有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而是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有效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增加心理辅导课程的课时数,尤其是高一新生和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要定期进行专业系统的心理辅导教育,以小班课程或者讲座的形式,使学生能够重视起来,学习和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辅导中,要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于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高中学生面临升学等众多压力,要科学合理调整学生的学习和休闲时间分配,使学生能够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在高中阶段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校园歌唱比赛、美术展览、文艺演出等,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展示自身在艺术、音乐等各方面的特长。虽然这些文艺活动会占用部分学习时间,但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总体效果来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质量。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展示自我,广泛交友,保持身心愉悦,避免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3.3 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培养形式。在开展学科教学中,要将科学文化知识讲授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重,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与核心素养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心理健康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因此,核心素养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只有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相结合,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良好和积极的心态。

4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体现科学性与时代性,即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点,针对当前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实现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健康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