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网络文学30年的几个焦点问题

2021-01-13张浩翔

百家评论 2021年6期

张浩翔

内容提要:中国网络文学自1991年发展以来的三十年,形成了“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生长曲线,现在虽然已成为当代文学重要部分,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网络文学不是一个静观的客体,而是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元化生态系统。当前网络文学发展必须要面对建立起规范的文艺批评标准和体系,要认识到良性的网络文艺批评应该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化统计与主观性阐释相统一的批评,是科学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批评。网络文学的评级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格性评价的核心是快感机制,而选择性评价则从人文与审美出发,这对于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种驱动效应。同时,网络文艺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合作方案的偏向,版权改编对于作品推广到海外,进而传播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艺  网络文学30年  文艺批评  网文出海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至今业已30年,其所形成的巨大文学体量和广泛影响力引起了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一批国内外前沿学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聚集在长沙中南大学,他们从网络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围绕这一文学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一、网络文学三十年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展望

汉语网络文学自1991年从北美诞生以来的30年间,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未来发展也引发许多人的思考和探究。

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教授以“三十年打造的网络文学矩阵”“文学奇观如何炼成”“网络文学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为线索,逐层深入,揭示了作为人类文化大IP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脉络与发展动能,表达了网络文学必将成为显学的学术自信。他认为,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与年度增量犹如“房间里的大象”,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绕不过去的文学“巨存在”。他勾勒出中国网络文学的生长曲线——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并提出审视网络文学的三个视角:纵向的历史视角、横向的文学视角、立体的时代视角,即将网络文学放置于三千年的书写文明和两千年的文学积淀中考量其价值和意义,并同时将其放置于当代文学视野里考辨转向和转型,要将其放置于新时期的野蛮生长和新时代的规制语境里考察其发展和走向。由于网络文学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学表情,他强调要警惕媒介歧视,处于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互博弈和融合时期的现实主义题材网络创作,创造的是生命烟火气的“流文本”,但还不是现实主义精神的“富文本”,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和文学的现实主義精神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落差,二者不能划等号。

中南大学禹建湘教授指出,从命名之争到定性之争,网络文学虽然已成为当代文学重要部分,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有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涉及网络文学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维度。第一个问题,网络文学是否具有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技术特征?早期的网络文学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与传统文学没有太大区别。2003年付费阅读出现之后,超长篇小说开始出现,并成为常态,此时日更万字成为网文作者的生存门槛,类型化写作还催生了诸多新的体裁与题材。2017年网络文学向现实主义转向,很多作品披着现实主义的外衣,但本质仍是玄幻的内核。因此,如果粗略地把网络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就无法找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真正的区别。第二个问题,网络文学是否具有独特的批评范式和批评标准?网络文学的批评对象发生了挪移,从文本到影像,从文学到文化,从技术到产业,这种批评改变了文学形态的单一性,以文学IP的形式形成多种形态的产品。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维度设定与传统文学批评是否能够保持一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统一值得探索。第三个问题,对网络文学的产业链的定位应当是其生存基础还是附加值的审视,网络文学真正的繁荣是从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开始的。文学网站把文学写作与阅读纳入产业经营的过程之中,产业化成为网络文学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形成了一次性开发、多种载体利用的局面。

德国波恩大学的顾彬教授认为文学永远不会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如果没有文学的话,也不可能还有人。人的存在和书、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他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人需要故事,如果人听不到故事,他会很孤独。文学概念在1968年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读者与评论家的眼中,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才算文学,文学好像就是长篇小说。中国的通俗文学大部分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网络满足了人们听长篇故事的需求。在德国,文学作品必须经由出版社发表,所以德国没有网络文学。网络文学肯定是社会的,我们研究网络文学的时候,研究的好像不是文学,而是一种社会现象。顾彬教授指出,中国当代文学有很好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但是没有好的长篇小说,因此不再需要长篇小说。然而从当代哲学来看,人需要长篇小说。因为现代文学(Modern literature)如果不讲故事,而是讲看起来故事性的小说,就会缺少很多东西。在美国是不区分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的,认为他们都是一致的。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都会对“通俗文学”进行研究。德国的通俗文学是指印刷的文学作品,中国的通俗文学是指网络出版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讲的是永恒的题目,比如,爱、爱情、幸福、疾病等,但这一类题目的作品对听众(或者说看众)来说还不够。因此可以发现,网络文学都是在介绍一种连续剧性的故事。从哲学来看,人如果不断地进入现代性以后,应该自己找他的路,没有人告诉他怎么过日子。同时人到了现代性的记忆后,会非常累,就会希望能够娱乐。网络就是满足人需要听的,信的比较长的网络故事。顾彬立足德国的实际指出,在德国网络文学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学。应该来谈一谈,我们在网络上听到的、看到的内容就是文学吗?从德国来看,“文学”如果没有固定的编辑部的话,它不会被称为真正的文学。因此,网络文学不可能在德国生存,不可能在德国成功。但是网络文学为什么会在中国成功?我们现在必须要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现代文学是进步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大部分都是进步的,但是从德国来看,网络文学是落后的,是不符合文学水平的要求,这是与中国网络文学所不同的地方。

首都师范大学的许苗苗教授以时间作为线索梳理了网络文学发展的脉络,指出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是从1991年开始,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进行,比如说1991年的《华夏文摘》,1994年的新语丝电子文库、橄榄树等文学站。到了2000年到2006年,电子杂志有了新的演变,阅读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比如阅读网络文学有了翻页的质感。网络文学的认识从1996年開始,有了从故事出发的新发展。民间创作故事具有的一贯欲望,是网络把这种民间动能开发出来了,使得网络文学的概念缩小了,网络文学在这里变成了网文,并且没有了除权力媒体之外的媒介。许苗苗教授提出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从1998年开始,注重从体制出发,比如2008年举办了“网络文学10年盘点——暨首届网文2008年度点评”,网络文学从在野的文学现象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文学概念。在1999年,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开始从媒介文化出发,之前的年份组成了学界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从这里有了关键性的变化。

阅文集团副总编辑田志国认为网络文学是从产业界认知的,面向大众的原创通俗文学,其最主要传播渠道是网络,具有篇幅长、连载性、娱乐休闲等属性。从1995年到2001年是1.0文学网络化时代;从2002年到2012年是2.0数字阅读时代,2002年起点中文网成立,建立了基本的“用户付费给平台,平台分成给作家”的基本商业模式,坚持只做原创、尊重版权、坚持包容的理念,这种模式的成功,展现了网络文学来自读者、网络文学理解读者、读者成就网络文学;从2013年至今是3.0IP文化时代,用户基数不断增加,文学形态不断衍生,商业模式迭代,创作同步形成社交生态,社交生态孵化出IP。2020年腾讯影视、新丽传媒、阅文影视成为腾讯和阅文深度布局影视业务、强化数字内容业务耦合的“三驾马车”,注重阅读模式创新、社区互动创新。展望网络文学未来实现“大阅文”战略,应会是以网络文学为基石,IP开发为驱动力,发力IP生态链、实现IP价值升维,并提出了“让好故事生生不息”的愿景。

江南大学张春梅教授从网络文学中的“传统”出发,主张把网络文学的文本创作者、生产者及其生产技术联通起来,将其置于文化的大范畴中探讨当下文化传承的真正内容,继而反思文化传统进入网络文学文本所发挥的作用。当今时代讲述传统需要打通历史维度、文化维度和当下文化实践维度这三个维度。

山东大学博士后贺予飞探讨了学界争议较多的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问题。她驳斥了代表起源说、事件影响起源说和平台功效起源说,认为网络文学不是单一的作品层、现象层、组织层能够完整概括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网络生态起源说。她认为网络文学不是一个静观的客体,而是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元化生态系统。

二、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与批评标准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建构以及批评话语标准的探索对网络文学及其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会专家学者从文艺批评的视角出发深入交流探究。

杭州师范大学的单小曦教授提出合作式网络文学批评的理念,认为良性的文艺批评应该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化统计与主观性阐释相统一的批评,是科学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批评。日益兴盛的网络文艺属于数字文明中的新范式,坚守人文本位的“数字人文文艺研究”已成为学界的大致共识。数字人文网络文艺批评的基础建设路径有两条,第一是建设含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网络文艺所有生产文本,还应包括外围性的背景资料、研究资料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等内容,且具有与各种数据挖掘性、探索性工具形成对接甚至交互功能的智能化的网络文艺“大数据库”;第二,开发智能化的探索性的分析工具或“AI批评助手”,使之能够联通包括文艺资料在内的大型文献数据库,同时可以进行较高水准的数据处理、数组运算、完整连贯的统计分析工作。展望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的新拓展,首先要保留学院派学者、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的合作,此为数字人文的新合作式批评的第一层合作;其次需要从文艺活动领域不同主体间的合作扩展到文艺活动主体和计算科学、数字技术领域从业者之间的合作,此为第二层合作。两层合作相融合,可形成一套全新交叉学科的批评话语生产模式。

贵州财经大学的周兴杰教授指出如今读者的批评术语在向学界渗透,甚至成为研究中熟而不自知的话语,“更”即是一典型案例。随即他对“更”一词作出基本梳理,指出其本身已形成一个术语群,可概括为三个向度:创作向度——例如“日更”“加更”“断更”“水更”;文本结构——例如“烂尾”“太监”;阅读层面——例如“读更”“追更”“催更”“养肥”。网络文学因为“更”的出现而发展出新的样态。如今点开网络小说APP或网站,会发现网络文学已成为文本、故事、作者附言、本章说等等话语形态杂糅的混合体,读者的批评话语缠绕其中。网络文学形态和文体发声了新的变化,一是以“更”为基本结构单位的网络小说叙事话语形态的多样性。若从整体文学、文学史的角度宏观来看,当代文学,尤其先锋派文学是反对故事和线性叙事的,而网络文学则老老实实回到讲故事的层面来。某种程度上说它可能是一种倒退,但无可否认,这种倒退适应、满足了很多需要听故事的人的需要。二是依托于“更”和网络的超文本功能,作者话语和读者话语实现了定制和交流。这种交流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的眉批,理由有三:第一,传统眉批无法影响既定的小说文本,但网络读者的批评话语可以影响文本的生成;第二,传统眉批的言说方向是单一的,而且是对后来的读者来言说的,但基于网络的交互性和超文本性生成的网络读者的批评话语,能够实现读者之间以及读者和作者、编辑之间的实时交流;第三,传统眉批的研究内容固定于一个版本中,但是网络读者的批评话语可以不断绵延,从而随时改变文本形态。

华中师范大学的黎杨全教授指出“数字资本主义”由丹希勒在20世纪末提出,基于达拉斯斯麦兹“受众商品论”的传统以及Web2.0兴起后的“用户生成内容”,而网络文学免费论意在凸显普通用户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表现在大数据作用下普通用户的广告价值和普通用户的数字劳动。网络文学“免费论”呈现的数字资本主义症候,还在于文学网站意欲借此强化平台的垄断性,曾经在传统互联网重要的是网址,而在数字资本主义中,重要的是平台,因为可以借此掌握大数据、捆绑生产者与消费者。网络文学研究的转向主要在于:从“文化参与”到“玩劳动”、从重视作家到重视读者、从重视作品到重视文学社区、从文学网站到文学平台。

中南大学的聂庆璞副教授认为文学研究作家作品是属于内部研究,而网络文学研究还停留在外部研究,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属于开拓期的工作,而百花齐放更有利于网络文学研究纵深发展。针对赘婿体小说的特征提出批判,首先赘婿体小说是弱质体小说,主人公心智健全,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但是这需要周围的人都是弱智,不断地被打脸,来增加读者的“爽感”。其次,赘婿体小说大部分都没写完,仿作也没写完,虽然有着三四千章,从古代到现代最后结局都是往修真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再次,贅婿体小说不具备独立文体的意义,不应该叫赘婿体小说,而应叫作赘婿流小说。

中南大学的欧阳婷副教授指出提出网络文学的评级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当对评价对象做出资格性的评价与选择性的评价的分层次分析,资格性评价的核心是快感机制,而选择性评价则从人文与审美出发,这对于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种驱动效应。这两种评价有一定的分层,但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分层评价的意义在于让这种富有爽感,同时又占据了大量市场的这种网文作品获得一种历史的合法性,同时也让充满美感的一种精品力作得以高标凸显,同时能够引领网络文学这个行业能够继续高质量的发展。

中南大学的刘新少以文学网站社会责任水平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起点中文网等十家中文网站社会责任水平进行测评,全面审视文学网站的社会责任水平,提出文学网站应尽的社会责任。他指出文学网站的社会责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应该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制度建设,重视提升文化传承和教化教育感和功能,提升传播水平和政治意识,要推进社会公益活动,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水平。

三、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实现优秀作品的对外传播,探索当前网络文学在对外传播中的现实状况与路径受到与会嘉宾的广泛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定家教授认为从“文学发展论”的视角看,中国网络文学30年的嬗变轨迹大体为五个阶段:源发于传统(1991-1997),以戏仿经典为特征;借力于技术(1998-2002),以游戏炫技为特色;创业于市场(2003—2013)以收费阅读为标志;爆款于粉丝(2014—2016),以网剧热播为爆点;走红于海外(2016年至今),以“洋人追更”为焦点。由此可见,“技术”“资本”和“粉丝”正是网络文学的三大支柱。从技术市场维度看,网络时代,资本在技术市场的角逐更为激烈,甚至可以说,大地与海洋已不足以让其施展拳脚,天空成了竞争平台。从媒介方式维度看,有人用“四个征服”总结人类史:“车马征服大地,炮舰征服海洋,飞机征服天空,网络征服心灵。”这句戏仿雨果的俏皮话在理与否姑且不论,但“网络征服心灵”的说法,或许能为我们理解网络文学提供一些启示。从信息融合维度看,网络文学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多层次、多方位和综合性的深度融合。

法国马赛大学李亦梅教授基于对发表中国网络文学的法国网站的调查,对网站创建者、管理者、翻译者的采访,以及读者和翻译者在Discord的网络文学翻译区的交流等一手资料,勾勒了中国网络文学在法国的翻译发展面貌。“网络文学”一词进入法国时概念的混沌状态,法国早期使用novel、 web-novel指称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早期读者通常由日本动漫和轻小说的爱好者衍生而来,现读者群多为中学生和大学生,多为西方玄幻小说和ACGM的爱好者。中国作者令人震惊的想象力与中国古代文化(例如道、神话)的魅力,是法国读者为之“上瘾”的重要原因。从中国网络文学在法国的翻译状况来看,法国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可以追溯至2016年。就译者而言,早期翻译者由网络文学爱好者转换而来,由此确认身份认知——fans traducteurs。翻译通常以小组形式,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工,流程主要包括翻译、编辑和审阅三大部分。就文本而言,所有的翻译作品皆来自英文网站,“武侠世界”是最大的阅读基地,因而早期的翻译作品多为武侠仙侠和玄幻类型。此外,随着女性翻译者的加入,爱情类和都市类开始逐渐进入法国读者的视野。

法国巴黎大学徐爽教授认为,如今相比于2018年前的法国网络空间,提供法文版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平台在当下有更多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三个:小说更新网(NouvelUpdates.fr), 扫漫网(Scan-Manga.com) 和中阅网(ChiReads.com)。小说更新网是法文版的NouvelUpdates, 提供了来自13家法文网站(或翻译社区)的186部在线法文网文阅读。平台还为粉丝设置了专门的讨论空间(Discord)。法文网文中,除了译成法文的中国网络小说,也有日文和韩文的小说译本,还有法国本土的法文原创小说。中阅网ChiReads则增添了更多来自起点的小说,与以上两个平台相比,在题材上可以说更有自己的特色。另外,ChiReads也向法国本土网文写手提供原创空间,其贴文的题材风格完全独立于法译的中国网文。译文平台新出现的文类和题材,也多着墨于人类共有的情感与经历。正如Wuxiaworld 的创始人RWX在一次采访中说的,“关于感情上的一些事情,其实都是一样的”:抓住这些共同点,读者就会觉得这不是一个陌生的故事,是一个完全可以欣赏的故事。也曾有法国大学法文专业的学生写信给笔者,分享她所喜爱的中国网络文学译本。她说,她喜欢灵魂时空穿越、身体穿越的故事,看人物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运用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也喜欢看系统流,因为人物总能找到漏洞绝处逢生。从平台上的粉丝评论,我们可以看到,会魔法、能仗剑天涯,也是欧美读者所憧憬的。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在法国,类型文学火爆占领图书市场。据专家的数据,从2007年起,平均30%的畅销书属于类型文学,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或言情小说。这些小说大受欢迎,一方面因为许多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另一方面也归功于网络阅读,尤其是惊悚悬疑和科幻,电子版阅读比例分别占85.7%和64.3%。尽管市场反应好,类型文学却因其写作的模式化,内容的娱乐性和大众化而名声不雅。出版人为打破人们对类型小说的成见,在推广时,特意打乱类别,突出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比如将惊悚悬疑与谍战特工合为一体,又如推出黑色言情、同性言情的标签等。在营销上也会采取一些策略,比如把书的封面设计得高雅简洁,接近“雅文学”书籍的风格。这或许对中国网文落地法国有启发意义。另外,法国出版社各有分工。如,有纯文学出版社与类型文学出版社之分,互不交集。中国出版社对外传播时,挑选对口的法国出版社很重要。最后,法国出版社对长篇小说的翻译非常谨慎,因为费用高,销量差。同时,法国译者大多不赞成删减原文或改写原著。有一种折中的方法,或许就是:编译长篇小说的“节选”。从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如果翻译质量提高了,有好作品正式出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参与中国网络文学的文本和文艺理论的研究。

晋江文学城副总裁胡慧娟从产业一线的角度对实际工作进行分享,介绍了作为一个拥有十多年经验的文学网站,从最基础的电子版权到实体出版,到游戏改编,再到海外版权,有声读物,主题线下店的业务发展,体现了晋江文学城的经营概念。晋江文学城的经营理念的中心在于怎么打造IP,认为IP可以培育,但是不能打造,尤其是需要防范管理者对作者创作的干预,保持作者的生物多样性,不歧视,保存创作者的生存空间。IP转化中,影视转化是最多的,从2010年左右开始,至今已签约近500部作品,截至目前已有百余部发自晋江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已与观众见面。网络文学繁荣发展和影视改编市场的火热是相辅相成的,与其说是一个推动另一个,不如说是互相推动,互相发展的共赢局面。一部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合作方案的偏向,版权改编对于作品推广到海外,进而传播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其中也有着需要警惕的问题:一是民粹思潮对于传播的影响;二是注意是否对产品海外化进行过度的宣传。

中南大学的付慧青基于目前网络文艺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经验,从优势、问题与路径选择三个方面来探讨网络文艺该如何借助其内在的优势,实现民族自信与文化突围,担任起构建海外国家文化形象的使命。网络文艺创作只有从文化输出走向文化认同,激活历史传统、赓续中华美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与文化符号矩阵才可破解网络文艺海外传播的发展之问,唯其如此,中国文艺才可在跨文化时代背景下实现民族自信与文化突围。

中南大学留学生马琳娜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分析俄罗斯8个中国网络小说的翻译传载平台,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网站进行运营分析,总结俄罗斯网站上“中国网络小说题材结构”,并对俄罗斯的中国网络小说发展提出了有关翻译与版权的问题反思。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