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PACK框架的高师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1-01-13刘小平

科教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刘小平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重点是TPACK教学知识和高师院校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实践技术能力和基础实践理论培养。对于普通高师院校的专业教师培训而言,要不断完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增强其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感受力、理解能力、想象力的开发,开展高校专业技术培养课程工作。在此大背景下,通过科学有效的课程和手段,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培养,使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不仅是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学生日后参加工作具备基本能力,为高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了实践价值。

关键词 TPACK 高师院校 专业能力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8.010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TPACK Framework

LIU Xiaoping

(N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Neijiang, Sichuan 641112)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PACK teaching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ability and basic practical theor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For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teachersinnorm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weshouldconstantly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andability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enhance their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and imagin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work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context, throug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urses and mean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ty,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ty is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quality,butalsostudents’basicabilitytoparticipateinworkinthefuture,whichcreatespracticalvalueforthe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TPACK; normal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research

1 TPACK對高师院校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TPACK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说明TPACK对学生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有效前提,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1]高师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根本,以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做到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有效统一。

1.1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学技能的培养,而是多种职能的结合,包括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TPACK的理论框架,为深入高校专业能力和教师知识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也为高师院校的专业能力提供新的视角。紧跟新时代发展,把专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专业学生的能力基础,合理优化现有课程,构建完整的专业体系。它不仅要求高师掌握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为高师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专业形成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基本的理论,获得专业能力的成长,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发挥其专业能力的潜力。完善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由高校老师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关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堂专业理论促进专业实践的能力。只有在巩固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专业理论在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中的主导作用,[2]为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1.2 TPACK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首先,我们要明确TPACK目标和高师院校专业能力,应根据TPACK理论框架制定培养计划,明确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向和课程目标的设定,应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形成积极的专业认同、正确的教育态度,为高师院校的专业培养提供了专业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在制度建设、培养模式、增强专业能力等做出规划,形成明确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确保专业教学的实现。其次,不断优化专业课程,根据TPACK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求,保持高质量、高标准的专业培训是发展高师院校的教育示范优势的有效措施之一,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有利于规范和指导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加强专业教育是学生提前向社会角色转变的就业途径。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形成高师院校的专业课程特点。

1.3注重专业教育的实践工作体系

根据教师的职业方向,让教师制定自我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指导专业发展活动,对促进专业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程教育的实践课程是一门极强的学科,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将TPACK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堂实习是学科教学中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实践为目的,以专业能力为基本,完善TPACK、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讨论、案例、问答、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课堂专业训练给足时间。它是TPACK和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3]通过专业课程的教育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训能力、教育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综合水平,提高学生参加企业的专业能力。

课外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组织各专业的教师对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性培训,提高对专业技术的综合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专业实践在学生中树立良好榜样和自豪感,带动学生参加专业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在今后学习中,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取得很大进步,运用学生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学生需要尽力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教育中,社会实训工作是培养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从中吸取经验,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意识。社会实训工作是培养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

2高师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发展能力不强,自主意识薄弱

高师院校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核心是自主发展,应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通过不断专业学习、实践,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存在一种“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素质轻教学技巧”的弊端。专业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偏向于专业课程,轻视了教师指导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对学生正常专业课程的教育,过分强调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高知识、低能力已成为专业学生的普遍劣势,导致进入社会上的学生不能胜任实际工作,自主发展意识淡薄,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自主意识和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

2.2课程方面落实不到位

大多数院校对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课程设置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二是在课程中设置注意理论,忽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三是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理论课经常占用专业课时,[4]导致专业课程的不足,主要安排在毕业年级,导致课程分布过于集中,整体状态不平衡。四是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没有真正与社会实践所要求的专业能力相结合。此教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是一些理论的指导和框架的构建,缺乏整体课程和实践具体的操作方案。

2.3教学与专业模式不够完善

高校专业实力的培养是要以踏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能知识为支撑点,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严重脱节,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不够紧密,基本上完成学校理论学习才到社会上实习,而高校一味的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忽视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较差,一些教师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者,但在教学过程性缺乏教育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无法调动专业课堂的积极性,对专业学生的实训的指导没有针对性,将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3基于TPACK高师院校专业学生的发展策略

3.1高师院校专业学生的发展观

专业技术学习的发展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过程,在实践中高师院校的专业学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也在实践中教师对于新知识、专业技术的态度情感发生变化,这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过程。学生的专业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发展并超越自我,这也是教师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同时,这也是高师教师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当今时代,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5]使高师院校在课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通过专业技术发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以便迎接更大的挑战。因此,树立专业能力学习发展观,培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所需专业知识、技能、价值和观念,平衡专业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发展,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帮助专业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和创造性的观念,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3.2构建TPACK高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目前,高师院校要建立与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建立以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支持机构,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丰富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形式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拓展实践教学资源,确保专业能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是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把专业能力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建立高师院校专业技能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专业学生的实践,协调整个高校的专业资源,开展专业知识研究,深入整合研究与专业实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高师中集中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力量,建立专业发展中心,促进专业能力质量保证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注重提高高师学生专业的自主发展意识,探索符合专业能力发展机制。

3.3完善教育改革加强社会专业实习环节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的改革是推动教育时代的进步,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改革教学内容,重视TPACK学科教学方法和制度,贯穿专业技能为教育发展基础,通过进一步的深化专业建设,改善高师院校教育专业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育者教学的水平。为进入社会实习奠定了基础,加强步入社会实习的实践能力。首先,根据专业技能和企业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研究人才培养在课程中设置的合理性,根据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地方通过课堂教学加以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技能。其次,全面梳理实践教学内容,合理组合配置,减少中间环节,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新实践与师资培养模式相结合,这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6]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學体系,并通过实习并结合企业实践,培养学生到社会上的胜任能力。因此,通过教育的改革,完善教材体系中的培训项目,达到学生实习的目的。

3.4加强学校互动交流模式

为实现学校合作开展互动交流的模式,改变互利共赢互动模式,必须加强专业课程的交流,学校成立专业研究小组开展合作性活动,实施高师院校教研合作,与教师自学、结合专业自学和同伴互助,聘请高校特级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承担部分专业教育工作,并对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成立校园互动交流组,加强严格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校园互动网站,通过与各个高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网上互动交流,为实习生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帮助,达到实现网络共享信息的目的。高师院校的专业实习基地可以进行学校安排的任务,还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进行专业学科沟通,为高师院校提供专业培训基本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感受,实现互利共赢。

4总结

总之,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实践教育的特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和胜任社会工作,为专业技能的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这次研究发现,就业发展是职业技能发展的良好前景,专业技术学生要认真考虑和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掌握其专业技能知识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的综合素质,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努力提高自己,要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通过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指导,可解决实习资源的不足,可提高实习效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

基金项目:1. TPACK视域下的师范生信息化素养研究,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TER2020-048);2.基于TPACK框架的师范生ET能力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微格教学为例,内江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JG201920-441)

参考文献

[1]潘树林.地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9(03):45-47.

[2]张燕子.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品牌研究,2018(06):183+185.

[3]王艳.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0):19-20.

[4]刘慧君.关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03):15-16+38.

[5]蔡东霞.园校协作互动:学前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2009(05):60-61.

[6]李海秋.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现状的调查[J].教育觀察,2019,8(40):136-137.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