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金华市高职校企合作“365策略”创新研究

2021-01-13张少侠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院校实训

摘  要: 现阶段,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它对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难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企业文化脱节,招生与实习就业愿景不吻合,“双导师”师资短缺等现实难题。调研分析后,提出构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65策略”,来解决这些难题。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365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6-0025-05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基于“学生即员工”思路,联合学校教育和企业优质资源开展技能培训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逐渐引入“师傅带徒工”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学徒工作相结合,通过校企协同制定课程内容、考核标准、招生就业渠道等,这对企业经济发展和高职毕业生稳定就业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将立足于金华市小微企业(园)和本地区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探讨高职校企合作优势、存在问题及其“365策略”。

一、在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优势

(一)对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交错进行,为稳定就业保驾护航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是鼓励并引导企业加入职业院校培养人才阵营中,在政府相关政策指导下由学校和企业对高职学生联合培养,学生平时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或实践周前往合作企业,以“实习员工”身份在企业师傅教导下学习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实习结束后继续回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去企业工作锻炼,以此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交错进行。学生不仅可以在企业中免费培训学习,还能享受一定的薪资待遇,优秀者直接提前入职工作。

(二)对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使得教学成本降低,教学质量提高

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外出实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基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1]一体化培养模式,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促进学生有序开展校内专业课程学习和企业顶岗技能培训。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实训周或寒暑假期前往企业实习培训,这种知行合一的方式,不仅减轻了高职院校教学成本,还借助企业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三)对企业来说,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可解决自身招工难、招工贵问题

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济效益骤降,伴随出现招工难、招工贵等现实问题,此时大部分企业更加依赖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方式来扩大产业链,减轻企业招工压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效益。对企业而言,高职在校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果企业能选择有意向的专业对口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毕业后即可为企业效力,从而解决企业招工难、招工贵问题。

二、金华市高职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014年,国家提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学生即员工”思路,联合职业院校教育和企业优质资源开展技能培训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目的在于解决职业院校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之间现实脱节的问题。但经过长期走访调研金华市各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后发现,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各高职院校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

(一)对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认知度较低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认知度较低,即学校开展实训实习工作,但缺乏鼓励和监管机制,企业只提供实习场地,未认识到自我身份和实际需求。在顶岗实训中,部分企业未认识到自己“师傅”身份和招工难、招工贵等现实问题,仅仅将学生视为短期廉价劳动力,填补企业劳动力的空缺,不愿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学期内顶岗实训,未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延长了企业实训时间,却忽视了学生实训质量。同时,因缺少鼓励和监管机制,致使部分专业教师对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不够重视。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文化、个人需求相分离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体现校企合作办学实力和能力的重要物化形式之一,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企业必须以个人发展需求、岗位培养目标、企业文化等为依据,主动参与并协同制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当下校企合作过程中,部分企业未能积极履行这一职责,最后因缺乏企业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出现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和融入企业文化等问题。部分企业虽然参与了学校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但因没有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和信息,或提供的仅仅是内部短期培训资料,导致学生实际所学也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步伐,加之学生实训内容单一、实习空间狭窄,造成企业需求和人才质量不高的矛盾。

(三)职业院校招生与实习就业愿景不吻合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校企合作,企业要想及时有效解决招工难、招工贵这一问题,必须积极参与职业院校招生工作,将企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实际需求融入学校招生要求中,并建议学校将符合要求的学生定期派往企业,开展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但现实情况是,部分企业未参与职业院校招生工作,学生对企业需求、企业文化等了解甚微,企业过于追求短期高回报,顶岗培训过程中忽略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培训,致使企业难以招聘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質都合格的人才。职业院校方面,因迫于校企合作压力,对在校学生缺乏整体规划,只看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职业素质重视不足,学生对自己专业就业前景和企业实习岗位认知不够,最后出现企业招聘不到合格员工、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这一窘境。

(四)实训基地作用不明显,学校科研能力薄弱

各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除了通过协作共建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合格的高质量人才外,还要借助职业院校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解决企业自身技术方面的问题。但研究发现,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并未在合作院校建设实训基地,仅仅依靠学校自建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但因校内实训基地设备陈旧、技术更新迟缓,难以满足企业对岗前培训的要求;即使部分院校设备先进,但由于企业培训实践经验欠缺,致使学校专业教师不能充分使用先进设备。与此同时,大部分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科研经费有限、科研设备欠缺,以及部分教师将科研精力更多用于教学方面,而忽视企业的真实需求,所以职业院校仅有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也难以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五)“双导师”师资短缺,缺乏行业敏感度

研究发现,目前金华市高职院校“双导师”师资短缺,企业派往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比例较低,学校教师的企业培训和实践经验不足,对行业企业前沿技术应用缺乏了解和掌握,致使校企合作岗前实训成效欠佳。一方面,企业因控制成本和人员短缺等问题,派往学校的专业指导老师较少,或者只安排专任教师,没有在校管理教师,或者有安排在校管理教师,却没有专业授课教师,导致学生对企业前沿技术应用缺乏全面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因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社会需求、前沿技术应用等缺少了解,致使他们在教学中偏向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专业实际可操作性,加之教师职称评审更注重科研成果,而非实际工作经验,使得专业教师对学生实训效果和学生专业与行业企业匹配度不够重视。

三、构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65策略”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职业院校招生就业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推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有重要意义,使学校输出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但实施过程中发现该人才培养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故针对问题,构建了全员、全要素、全過程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65策略”。

(一)理顺“三种关系”

1. 理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协同育人关系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要在高职院校顺利开展,首要前提是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协同育人关系。研究发现,政府针对校企合作出台的政策制度支持与保障力度不足,学校主体能动作用发挥不足,主动联络政府和企业协同育人意识欠佳。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必须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引导企业参与招生与实习就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等,最后确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三方协同育人关系。

2. 理顺招生与实习就业相匹配的关系

招生与实习就业是否匹配,不仅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就业,还关系到企业能否招聘到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所以,校企需联合招生,制定符合企业基本招工要求的招生标准,为将来向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理顺这一关系,也就是有效保障招生与实习就业远景相一致。金华市拥有大规模小微企业(园),要想持续不断地吸引优质的符合小微企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必须做到学校开设的专业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企业要及时跟进并更新内部岗位标准和需求,建议学校每年适时调整招生相关专业人数比例和最新要求,保障所开设专业的优质生源。

3. 理顺课程设置与岗位标准对接的关系

课程设置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育理念”[2]为核心,企业要招聘符合岗位标准和企业文化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就必须依托自身岗位标准,联合学校共同制定符合各自利益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对接关系,企业才可以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校教育才能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以便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保障毕业生符合企业招工要求。

(二)遵循“六项准则”

1. 目标定位准则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把目标定位准则视为重要前提,校企双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参与并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3]。只有目标定位清晰明确,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

2. 合作共赢准则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并吸引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其中,必须做到保障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利益,实现合作双赢,即学校招生就业率提高、影响力扩大,学生实习过程顺利、就业满意度高,企业招工难题解决、经济效益提高。基于此,为实现合作共赢,企业参与招生,筛选有特色、高质量的合作项目,学生学情、兴趣爱好、家庭教育背景调研等都要融入校企合作计划。

3. “双导师”队伍共建准则

建设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能为校企合作服务的“双导师”队伍,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学效果和合作成功的关键。首先,校企双方要协同制定导师选拔条件。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符合企业对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标准的人员优先考虑;相反,各方面条件不错,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只需在入职第一年派往企业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再担任教学工作。其次,校企双方合作制定导师岗位职责。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要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讲授、职业素质教育,后者负责学生岗位技能培训等。最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导师培养考核评价标准。

4. 课程研发准则

基于市场经济、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发展方向、招工计划和标准也有所改变,如果职业院校还采用通用教材、传统教法,将很难适应行业企业岗位用工标准的变化,也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高质量人才。校企双方要联合研发适合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新型教材,而不是采用职业院校通用教材,或本科院校教材进行授课。职业院校通用教材缺少企业实践操作环节内容和典型工作案例,本科院校教材理论性太强。新型教材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大量加入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案例分析,“双导师”要协作设计符合实际的学习情境、工作过程任务及其教学实施步骤、评价内容等。

5. 岗位胜任力准则

研究发现,近年来企业在高职院校招工后容易出现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不足、不愿吃苦、好高骛远、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综合素质不达标等岗位胜任能力欠佳的现象。因此,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协作制定培养、考核、评价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案和模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测评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习的各方面表现和成果,最后由校企双方综合考核评价毕业生是否符合企业岗位胜任标准。

6. 基地共建准则

校企联合共建基础设施完善、运行状态良好、有助于学生定期开展实训实习,提升专业实操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凸显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诚意及其经济实力。为了解决因设备陈旧而难以满足企业岗前培训要求,校内教师未合理使用专业技术设备,实训基地变为参观学习基地等问题,企业必须积极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基础设施及时更新,专业设备有效利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保证学生实习质量。

(三)构建“五共机制”

1. 人才共育机制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必须做到人才共育,这不仅要考虑企业和学校双方实力、能力、各自发展目标、宗旨等,做好相互了解、调研、论证等双向选择工作,还要协商制定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协议和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双方权利与责任,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凸显企业与学校双方的主体功能。

2. 课程共建机制

课程共建机制要求校企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改变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校企合作课程共建需遵循“‘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研修理念,确立了校本课程研修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共识。”[4]校本教材需做到知行合一,即不仅要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有企业文化和地方史志相关内容。校企合作以优质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为企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综合性全方位人才。

3. 过程共管机制

为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因只靠学校教学与管理,或认为是企业的事情而相互推诿,影响校企双方共同利益,校企合作协议中必须明确过程共管机制,做到双主体全过程共同育人。过程共管,人员配备到位是关键。企业必须合理安排企业导师、职业导师定期到校进行专业课程指导和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如有必要,亦可安排教官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学校要配合企业做好专业课程授课工作,并定期派遣专任教师前往企业调研或接受培训。教师回校后将学到的前沿技术和工艺融入教学内容。

4. 风险共担机制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项目具有合作时间长、牵扯面较广、工作内容繁杂、参考经验缺乏等特点,从而风险也无处不在,校企双方必须制定风險共担机制,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来规避风险。基于此,校企双方需要做到科学制定企业遴选标准,共建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建立校企工作机制。校企合作过程中做到及时交换信息、更新技术、解决问题,将合作项目风险降到最低。

5. 成果共享机制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是当下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最有效的方式,在向企业补充新生力量、解决企业现实问题,推动学校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就业率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最终成果共享,对学生而言,可及时明确自我职业定位和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知行合一,保证好就业、就好业;对学校而言,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拓宽办学新途径;对企业而言,可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综合性人才,解决企业招工难、招工贵难题,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力;对社会而言,可保障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最大人口红利。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改革、企业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下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校企合作“365策略”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带动地方企业经济发展、缓解区域内人才就业压力等,有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基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关系处理、角色认定及转化,该“365策略”模式普及推广度等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仍很多。因此,需要结合校企合作中的现实问题,构建“365策略”指导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并在地方区域内的高职院校进行一个周期的实践验证,针对实证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完善“365策略”系统运行机制,最后逐步向其他地区职业院校推广这一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晓云.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1(26):20.

[2] 王晓昕. 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贴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21.

[3] 石中英. 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主线[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8):7.

[4] 黄冲. 借校企合作优势,推动职校课程开发[J].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4):3.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hree-Six-Five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Jinhu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ZHANG Shaoxia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322000, China)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due to the impact of COVID-19,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As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jointly cultivate talents, solve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s' talent shortage and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rong advantag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re highlighted again. However,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enterprise demand and enterprise culture, the mismatch between enrollment and internship and employment vision, and the shortage of “double mentor” teachers. Based on this, after extensive interviews and survey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hree-six-five strategy” of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with full staff, all factors and the whole proces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ree-Six-Five Strategy”

(责任编辑:程勇)

收稿日期: 2021-08-09

基金项目: 2021年度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ZD2021069)

作者简介: 张少侠(1992— ),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市场经济。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院校实训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