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及其价值意蕴探析

2021-01-13朱秋菊

红色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红色

朱秋菊 孙 昊

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国革命的土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力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成绩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仍然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仍然需要红色基因这一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红色基因的科学内涵

正确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基本前提。红色基因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决定了红色基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时代内涵。红色基因蕴藏于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艰辛历程,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质。”(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红色基因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发展是红色基因随着历史演变的集中表现,每一个历史时期,所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都具有时代的特点,不同的历史时期,红色基因内涵各有不同。因此,作为一个历史概念,理解和界定红色基因的内涵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遵循历史的解释原则,将其放置在一定的历史沿革、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英勇斗争为主要内涵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也由此初步萌芽。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华夏大地诞生。立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目标,把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信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带领中华儿女进行了28年的艰苦奋战,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终于从屈辱中“站起来”了。正是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任务,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站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船精神,独辟蹊径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赶考进取”的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

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生动实践形成了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基因集中表现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英勇斗争的时代内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孕育了以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奋斗为主要内涵的红色基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党实现了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角色由革命党转换为全国性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国内贫穷落后的现实面貌,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处境,如何在战后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就成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担起了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根据国内国际情况,进行艰苦卓绝的恢复生产实践,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和“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新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站起来”后的恢复工作和建设发展不是一路平坦的,尽管荆棘满途,但都攻坚克难,这一时期孕育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抗美援朝精神、艰苦开拓的北大荒精神、甘为“孺子牛”的雷锋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焦裕禄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共同构成了一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序列,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

(三)改革开放时期孕育了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敢闯敢试为主要内涵的红色基因

1978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黑猫白猫”论的战略思想,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实践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一个民族只有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原则,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和创新发展,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面向国际发展的要求和需要,不断加强思想解放,保持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

可以说,红色基因在这一时期就是创新精神。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创新是赢得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主动权、话语权的关键,勇于创新是办好经济特区的第一动力,敢于创新才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5日。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正是基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任务,红色基因必然蕴藏着创新探索、自立自强、敢闯敢试、全力攻克难关等时代内涵。红色基因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并与改革开放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勇当时代“拓荒牛”的特区精神、自主创新的载人航天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洪精神、万众一心甘于奉献的抗击“非典”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奥运精神等一系列伟大时代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极大地丰富了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实现“富起来”的决心、信心和毅力。

(四)新时代孕育了以牢记初心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红色基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仍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要求,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不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一方面,改革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美国违背经济全球化大力主导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变革。中国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6)《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人民日报》2016年9月24日。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毅力,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国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红色基因蕴含着牢记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举国同心、命运与共、锐意改革创新等时代内涵,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7)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9日。的伟大抗疫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的脱贫攻坚精神等。

二、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特质

红色基因不断传承着特有的光荣传统,谱写新的时代故事,又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增添新的精神品质。从表现形态上,红色基因可分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其中,精神形态指革命先辈、红色事迹、革命遗址等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的精神特质。概括起来,红色基因的精神特质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红色基因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革命精神谱系

百年风雨、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如今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成为14亿多人民支持的伟大执政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这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诞生的革命精神,离不开根植于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灵魂与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攻坚克难的动力,这些动力来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所蕴含的强大基因引领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红色基因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随着历史演变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最根本的属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精神的孕育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以死生契阔的牺牲精神为特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信念的革命精神范畴。如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以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特征,以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如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

改革开放时期,是革命精神创造性转化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特点的革命精神范畴。如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砥砺前行。这一时期,形成了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总而言之,这些不同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脉相承的。

(二)红色基因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初心宗旨。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根基,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贯穿于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具体领域。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生活需要决定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却始终如一。

基于“人民至上”这一价值理念,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深刻认识物质文化生活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提出“使人民满意”和“人民标准”;江泽民从党的先进性发展要求出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党的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胡锦涛在科学发展观意义上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中,成为红色基因的内核灵魂。

(三)红色基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与光辉形象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依据,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与光辉形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格。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的军民生活艰苦、处境困难。为了支援红军,支持革命事业,广大苏区党员干部号召群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整个中央苏区形成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塑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政党形象。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命运与共。清正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内在的政治本色,是红色基因的内在标识。这种清正为民的政治本色在中央苏区时期得到了生动阐释。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动人民建立红色政权,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同时,中国共产党为确保新生红色政权为民谋利落到实处,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整个苏区形成清正为民的良好作风。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政治本色,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党形象。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人民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在赣南、闽西等地开展寻乌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等10多个调查中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为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土地革命政策的正确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入人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的学习型政党形象。

三、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时代价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红色基因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全过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行稳致远,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支点。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树立正确党史观。

(一)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颜色是“红色”的。(9)《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人民日报》2019年3月5日。这里的“红色”无疑是无数革命先辈、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重要符号,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践征程上最亮丽的底色。

回顾百年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让世界为之震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的1500公里红旗渠让人久久感叹中国力量。改革开放时期,深圳从边陲小渔村一跃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伟大成就无一不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在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诸多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血脉之中的红色基因。

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增强中华各族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致力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1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二)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红色基因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增强文化自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红色基因的形成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红色基因继承了中国儒家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树立了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

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高度凝练与升华,集中体现了红色基因的内涵。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根”与“魂”,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持续继承和创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对红色文化的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关键在于进行文化创新。红色基因是新时代文化形态下的自信。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文化相适应的过程,是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的过程。现今,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下,各种精神文明冲突碰撞,少数人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因此,必须加强对红色基因的创新利用,开展“四史”教育,使人民群众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筑牢国家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

(三)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树立正确党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1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这为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红色基因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从何处来”的精神密码和“去往何处”的使命航标,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砥砺前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理论探索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自身建设史。打铁还需自身硬,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动力源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防范政治风险,防止政治腐败,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引领推动各项改革。

传承红色基因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回顾、认同和坚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基础,准确把握党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12)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4日。如今,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仍然打着“重叙历史”“反思历史”的幌子,明目张胆地质疑历史的真实性,其包藏祸心昭然若揭。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党史观还要旗帜鲜明地同各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红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