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述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逻辑理路

2021-01-13李丹梦

红色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党中央思想

李丹梦

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从战略定位、原则遵循和路径选择的三重逻辑入手,深刻阐明了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极端重要性。必须深刻认识宣传思想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和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强调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始终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在未来宣传思想工作中要注重外宣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宣传方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筑好基层防线,发挥党校、高校的作用。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有利于增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国内外认同,构建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本土形象和国际形象,为新时代有序推进党的建设提供思想舆论支撑。

一、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战略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以基本属性为判断,以历史发展为考量,赋予宣传思想工作“党治国理政重要抓手”的战略定位。基于对人民中心地位的坚持和对国际形势的考察,赋予宣传思想工作“党凝心聚力重要手段”的战略定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有助于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认同,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奠定群众基础;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思想舆论环境,为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传播保障。

(一)宣传思想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为基本职责,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治国理政总抓手的战略定位是基于对其基本属性的判断和对历史发展的考量。

从基本属性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兼顾,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能同时得到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同时得到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如期向前推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一点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5页。。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公民辨别是非的政治能力,不断坚定其理想信念;通过宣传能与群众产生共鸣的内容,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升华群众的精神境界。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和群众精神生活的改善,为党的治国理政提供精神文明建设保障。

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毛泽东高度重视党报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有力武器。邓小平认为,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向群众作充分的宣传和解释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在群众中建立和占领思想阵地”(4)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1984年6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继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1951年2月2日,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与调整各级党委宣传部的工作和机构的指示》,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改造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宣传系统。在中央,有新闻总署、出版总署、中央广播事业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传播管理执行机构;在地方,有按照中央模式建立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宣传管理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在基层,由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来直接控制信息传播和向上反馈信息。(5)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邓小平在1981年与中共中央宣传部门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强调了宣传部门要对思想战线问题提起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工作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舆论挑战提供重要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意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文件。以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工作部署为统领,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主观层面的思想指导和客观层面的媒体发展支持、网络技术保障。历史发展证明,宣传思想工作在党的治国理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

党在新时代自觉承担起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37页。的使命任务,有助于“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37页。。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凝心聚力重要手段的战略定位是基于对人民中心地位的坚持和对国际形势的考察。

从人民中心地位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人民性的原则。“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5—16页。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遵循。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路线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重要法宝,推动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主动权和领导权,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深刻体现。

首先,在宣传语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实现语言表达的大众化。毛泽东指出,“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40页。不断创新宣传话语表达,用通俗易懂代替晦涩抽象,用生动形象代替单调枯燥,如此才能使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谙其中对人民利益的关切,进而加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力度。

其次,在理论宣传中坚持面向实际。胡锦涛曾指出:“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回答得越清楚、越透彻、越有说服力,它的作用就越大,也越易于使人们认识到理论的正确和学习的必要。”(11)胡锦涛:《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4年12月14日),《胡锦涛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4页。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深刻体现,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从实际出发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背离这一原则的空洞抽象的理论宣传只能是无效传播,受众不能真正领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战略政策等的话语表达,感受不到党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切关照,就无法真正信任党的领导,必然不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巩固。

最后,多宣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要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努力使传播内容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1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6页。,使群众能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理解,提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认同。由此可见,民心在真实关切人民群众的宣传中得以不断凝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民心的凝聚中得以不断巩固。

从国际形势看,需要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论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得以不断提升,国际上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正面肯定舆论有所上升,但仍存在不少负面舆论,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掠夺论”“中国不负责论”“中国搭便车论”“中国失败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全输论”等。在这些负面舆论的鼓噪下,群众极易受到蒙蔽,甚至产生思想偏差,如出现盲目跟风西方、妄自菲薄等错误认识。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价值观的刻意渗透,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涌入,严重影响中国的思想舆论导向。中国共产党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避免踏入“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闻自由”“公民社会”等概念陷阱,并深刻揭露其“挂羊头卖狗肉,目的就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页。的政治图谋;要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在国际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思想舆论工作和斗争,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发声,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使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控制好国际舆论走向,纠正国内群众的错误认知,增强“四个自信”、提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华民族士气。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论的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为党凝心聚力提供重要国际舆论支撑。

二、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原则遵循

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要求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从领导管理、传播渠道、理论指导三个方面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遵循进行解读,是基于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考量,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切实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1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维护党中央权威举旗定向。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由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改革、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管意识形态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1页。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着眼于历史发展,要深刻总结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基于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内容,要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对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第三,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部署出发,“各级党委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和动态,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敢抓敢管,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1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3页。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首要原则,是基于“党是领导一切的”的重要遵循,为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根本支撑。

(二)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1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1页。,坚持党性原则是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根本保障。首先,“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1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1页。,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把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牢牢抓在党的手里。毛泽东特别强调过党报的党性问题,指出“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19)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96页。,这是党报能够成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载体的政治前提。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20)习近平:《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4页。是新闻传播的根本政治保证。其次,“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2页。。以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新闻网站、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均需在其传播工作中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内容上传播党的理论政策,在思想上体现党的意志主张。尤其强调媒体在面对诱惑干扰时顽强的战略定力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时阻拦错误思想的传播,切断错误言论的传播渠道。最后,坚持党性原则,要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强调二者的统一性。深刻认识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党的主张和人民主张的一致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切实体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之中,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

习近平用“缺钙”“软骨病”的形象比喻强调理想信仰对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和活力的根本思想基础,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理论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2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413页。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仍旧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页。在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中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理论基础。习近平强调:“思想宣传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根本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马克思主义在方向上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重要思想指引,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传播内容。习近平曾强调要以人民大众弄通搞懂为目标,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要求中国共产党认真审视时代的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

三、宣传思想工作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路径选择

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宣传范围上,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宣传手段上,要丰富方式方法,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积极推动融媒体发展;在宣传阵地上,要坚持党校姓党、发挥党校的思想引领作用,加强党委领导、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同时发挥好党校和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外宣工作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5)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2页。,是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的主旨要义。“要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把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宣传好,把我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好,批驳各种针对我国的无端质疑和不实攻击,为国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有力支持。”(2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4页。一方面要化被动应对为主动传播。十八大以来,领导人在出访时,不论是通过会谈、交流还是演讲,始终在积极讲述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除此之外,要不断提高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能一味顺应国外受众的喜好,要在对外传播中彰显中国特色。还要发挥国内外学者的作用,国内学者在参与国际论坛时以高度学理性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同时邀请国外学者参加我国举办的学术会议,使其对中国有更直观的实地了解,增强其对中国的客观性认识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完善对外话语表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页。。在把握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2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7页。趋势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对外话语体系,以“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29)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7页。为基本要求,“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30)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2页。。针对美国“中国搭美国便车”的奇谈怪论,习近平提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31)习近平:《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8月22日。,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传递了中国互帮互助、友好合作的发展理念,在国际上取得良好反响,有力回击了国际负面舆论。再一方面是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32)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1—162页。,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优势,“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33)习近平:《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3页。。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全球减贫事业仍然任重道远。为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减贫治理的经验,在主要外宣媒体网站上开辟减贫治理栏目、开通专门海外社交账号,均是提高传播效果的路径对策,能够有力助推全球减贫进程。在党的国际传播能力的持续建设中,国际话语权得到不断增强,愈来愈能实现预期的对外传播目标。国际方面也能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国际舆论支撑,助力中国共产党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增强其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国际认同。

(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丰富宣传方式

民众通过互联网获取和交流信息,深刻影响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34)习近平:《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5页。,特别是对国家、社会、工作和人生的看法。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平台。党的官方媒体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账号向民众传递党的纲领政策、战略举措,且往往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紧扣内容重点,提高民众浏览的兴趣,让民众在第一时间获取政治信息。互联网是当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与传统灌输方式相比,互联网的传播强调信息的交互性,突出民众的自主性,使民众在客观接收信息的同时,培养其接受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观意愿。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3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39页。,必须深刻认知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3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页。,坚持正面传播和舆论监督的统一。提高党管网、治网的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3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01页。,在推进网络强国的建设中,使互联网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共产党要基于对媒体发展趋势的把握,接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3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6页。如此,才能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传播为民众所了解,并内化于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

(三)发挥党校、高校的作用,筑好基层防线

党校、高校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阵地,在党的领导下,以宣传教育为手段,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旗帜鲜明地“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39)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49页。,从党员干部抓起,从高校学生入手,抓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层队伍建设,为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人力保障。牢固筑好党校、高校等党的宣传工作的基层防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落实:

第一,建设好党校、高校等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4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5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曲折经历告诫我们,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政党随时都会土崩瓦解。因此,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通过党校定期培训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巩固共产党人的“本”,不断健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通过让马克思主义进高校思政课堂,辅以具有创新性和亲和力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党执政领导的群众基础。

第二,发挥党校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高度强调“党校姓党”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具有历史承继性,必须把党校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好。做好党校工作要以高扬理想信念为根本,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关键。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在党校汇聚”(4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50页。,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党校要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能力、切实发挥其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思想引领作用。用党性这一鲜明旗帜把稳引导的正确方向,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健全引导的干部队伍,用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夯实引导的理论基础,用党委的严格管理完善引导的纪律保障。

第三,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4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75—376页。,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战线。思政课是这条战线上的重要根据地。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首先要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课的政治领导,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其次是把握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向。习近平同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该要求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和遵循,强调坚定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其家国情怀、创新其学术思维、拓宽其国际视野、提升其人格魅力,为学生提供榜样力量。再次是明确课程改革方向。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以此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牢牢吸引青年这一最活跃群体,实现思政课堂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宣传,传递好党的信念和主张,继而坚定青年群体的思想信仰,为维护好党中央权威提供最具活力的群众基础。最后是统筹组织领导和实践育人。党委要部署好除课堂教学外的思想政治工作,可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党的纲领政策的认同。同时加大高校各部门在政策、人力、物力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主渠道、主阵地、专业课、职能部门多维一线、合力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43)杨振斌:《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人民日报》2019年8月29日。。

从战略定位、原则遵循、路径选择三重逻辑出发,探究习近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述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深刻联系,着重强调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和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奠定群众基础。必须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党性原则,尤其体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同时要高扬马克思主义这一党的理论旗帜,巩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根基。必须扩大宣传范围、丰富宣传手段、筑牢宣传阵地,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国际舆论认同,在推动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为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传播技术保障,在发挥党校、高校等宣传作用的过程中,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做好理论传播准备。简言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渠道,以巩固领导根基、奠定群众基础、做好理论准备为切入点,为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最全面、最有说服力的传播保障。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中央思想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