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中药疗法对皮肤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01-12刘勇孙跃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0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湿疹皮损

刘勇,孙跃东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0 引言

皮肤湿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时期,急性期会有渗出倾向,且存在肥厚、浸润、皮肤损害等症状,具有对称性、多形性、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则会发展成慢性湿疹,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传统西医治疗方法为使用激素或者抗过敏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发展,缓解皮肤瘙痒症状,但是治标不治本,病症复发率较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困扰,所以必须选择一种控制疾病的科学方法[1]。中医将湿疹定义为“浸淫疮”、“湿疮”等范畴,对改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中医中药应用于皮肤湿疹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期间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最高者44岁,年龄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为(32.6±2.9)岁;其中头颈部20例,手部8例,泛发全身8例,足部3例,腘窝小腿部2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最高者46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为(32.4±2.7)岁;其中头颈部22例,手部10例,泛发全身6例,足部2例,腘窝小腿部20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对比分析的价值。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皮肤均存在严重瘙痒症状;(2)所有患者皮肤病症均反复发作;(3)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多位于股部、脚部、手部。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2)排除近期使用过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者;(3)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者年幼儿童等;(4)排除具有真菌皮肤感染疾病史患者。

1.2 方法

给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口服息斯敏和地塞米松治疗,给药量分别为每片3mg、0.75mg,给药次数为每日一次,同时在患处应用皮炎平软膏。给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包括口服和外用两种方法。自制中药口服制剂:蛇床子、蝉蜕、地肤子、紫草各10g;五倍子、丹皮、黄柏各12g;白鲜皮、苦参、金银花各15g;若患者伴有血热症状,则可加用黄精、熟地黄;若患者伴有风盛症状则可加用僵蚕、桑叶等;若患者存在阴虚症状,则可加用地骨皮、银柴胡等;若患者存在严重皮肤瘙痒症状,则可加用远志、肤子;药物服用剂量200ml,给药方式为用水煎服;服用剂量为每日1剂;外用配方:冰片10g、地肤子、百部、土茯苓、白鲜皮各20g;黄柏、苦参各30g;服用剂量为每日1副;服用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0d,期间对患者皮肤湿疹、临床症状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上报给医师,予以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30d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若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未发生改变则为无效;若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有所缓解,部分皮损消退、瘙痒等症状有所缓解则为有效;若患者皮损大部分消退,瘙痒等症状明显好转则为显效;若患者瘙痒等症状完全消失,皮损消退则为痊愈。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中医中药疗法临床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的软件为SPSS19.0,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总体治疗效果,数据检验方式分别为t和χ2,若P<0.05则代表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治疗效果[n(%)]

3 讨论

皮肤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原因多、病理机制复杂等特点,以红斑、水泡、渗出、血瘆、肥厚、瘙痒为典型临床症状,由血虚、脾湿、急性湿疹转化而来,致病因素包括脾胃失衡、外感风湿热之邪、饮食伤脾、温热相搏,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根据皮损表现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三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转化而来,也部分患者直接患有慢性湿疹。慢性湿疹皮肤呈浸润性增厚,色素较为沉着,皮肤表面伴有鳞屑且非常不光滑,病症易复发。亚急性湿疹:若急性湿疹炎症得到缓解,伴有结痂、小丘疹、鳞屑皮损,但症状未得到缓解,也有少部分患者会伴有糜烂与丘疱疹等症状。急性湿疹是指皮损部位有小水疱、丘疹、丘疱疹,皮肤基底潮红,若患者搔抓,则会出现小腐烂面,若再被感染,则会出现明显炎症,也可形成脓痂、脓疱等[2-5]。

在临床治疗中,常规西医治疗多依靠过敏、激素类药物治疗,比较常见的为息斯敏和地塞米松,虽然该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可在短时间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患者后期复发的概率较高;同时若患者长期依靠西药治疗,不仅会产生明显副作用,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由于湿疹通常是饮食不节或者常食荤腥导致脾胃失调有许多湿热毒邪,又疏于调理,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使患者皮肤出现黏、腻、浊等症状。中医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排毒止痒为主,药方中的金银花具有排湿、祛风、湿热的功效,地生则能够补血;蝉蜕则可起到祛风、止痒的作用,黄芪则可补血益气;苦参则能够补血益气;上述药物通过外敷内服;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6-8]。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皮肤湿疹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方式,能够改善皮肤瘙痒等症状,消除皮损,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将中医中药应用于皮肤湿疹治疗中,能够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提高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治疗皮肤湿疹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