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膝关节运动损伤修复患者中的影响

2021-01-12武秀梅王晓杰通讯作者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家属

武秀梅 王晓杰(通讯作者)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大多数手术治疗以关节镜微创手术为主;由于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年龄和对疾病了解程度等因素导致患者往往疼痛感觉明显、心理负担重,这些会造成不良预后。协同护理干预是一种以责任护理为基础的,鼓励患者本人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协同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膝关节运动损伤修复患者的影响,探究协同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关节外科住院治疗的膝关节运动损伤需要关节镜手术修复的患者90例,随机平均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9.8±7.9)岁,其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23例,半月板损伤16例,髌骨骨折3,其他3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1.1±6.4)岁,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9例,半月板损伤21例,髌骨骨折2,其他3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⑴所有患者均为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⑵经询问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关节运动损伤并需要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合并严重身体其他部位损伤者;⑵有严重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者;⑶对于护理干预依从性差者。

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局部损伤护理、并发症护理、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首先组建协同护理团队,由专科护理人员、心理医生、康复医师、营养科医师组成;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⑴术前干预。责任护士向患者宣教协同护理干预的具体流程及方法,调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积极性,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护理常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关节镜手术的优点,如损伤小、恢复快等,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⑵术后干预。心理医生根据患者术后精神心理状态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心理疏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由手术医生向患者进行术后康复事项的宣教;营养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后制定合理膳食指导,给予额外营养支持;康复科医师则根据患者运动特点及损伤修复程度制定特定康复治疗方案;⑶出院后随访。患者出院后1周、4周及8周,详细询问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在出院后第8周末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指导患者进行家中康复锻炼,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关于病情的问题。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含有患者满意率和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收集于出院后第8周末,满意包括基本满意和满意;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VAS评分[1]和Lysholm评分法[2],Lysholm评分越高提示膝关节功能越好, VAS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觉越强烈。

5 结果

5.1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有35(77.8%)例患者对于本次护理满意度为基本满意(n=20,44.4%)和满意(n=15,33.3%),有10(22.2%)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本次护理;观察组患者中基本满意(n=14,31.1%)和满意(n=29,64.4%)的患者共43(95.6%)例,不满意的有2(4.4%)例;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4,P=0.013)。

5.2 2组膝关节功能评价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在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第8周再次评分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而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健康意识增强,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民众逐年增加,由于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同步增加,膝关节是连接全身最大的2个杠杆骨(股骨和胫骨)的主要组织,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需要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膝关节相对缺乏结构稳定性,需要肌肉和韧带提供相应的保护,导致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韧带、半月板及髌骨的损伤。本研究中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即为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受损而非意外伤害所致损伤,多数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

协同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形式,与常规护理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并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改善护理效果[3]。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是国际公认的临床评价指标,2组组合能够更好地评估膝关节功能,本研究通过量化2个指标精确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一直是评价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工作认可程度的指标[4]。通过各专业人员组成协同护理团队,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对策,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融入程度,还能通过多专业协作,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加快康复。

本研究发现,术后8周左右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协同护理干预通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VAS评分)及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快速提升。有研究提示,协同护理在不同类型患者中均有类似效果[5]。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膝关节运动损伤修复患者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生理和心理),改善膝关节功能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协同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关节镜膝关节家属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