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价值分析

2021-01-12高世龙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锁骨全科肩关节

高世龙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辽宁 兴城 125100)

锁骨是连接躯干与上肢唯一骨性支架,位于皮下浅表层,极易受外力引发骨折。骨折后表现为皮下淤血、肿胀、压痛、畸形,上臂不敢活动,经支撑后疼痛缓解。对于无移位者,可采用“8”字绷带、石膏固定,对于发生移位者通常采用闭合复位治疗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为探究更优治疗效果,本次将闭合复位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2)阿卡狄亚式,即通过追溯艺术的黄金年代——古代与盛期文艺复兴时期,往现代城市中添加历史化的能唤起人乌托邦式想象的尺度。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时限为2016年3月-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3例,均符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指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性别:男:女=23:13,年龄20-73岁,平均(31.26±3.05)岁;骨折原因:车祸15例、摔伤10例、打架6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者性别:男:女=21:16,年龄21-74岁,平均(31.42±3.15)岁;骨折原因:车祸17例、摔伤8例、打架7例、其他5例;2组数据相近(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家属同意;符合医学伦理。

全科医生培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目前的全科医生培训多采用导师带教模式。“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已在医生问诊、体检等临床技能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问题式学习(PBL),病例分享讨论,纵横贯通教学(HALC)等教学模式提高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10-12]。但这些全科医生培训方法大多是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标或任务。目前尚缺乏适应全科医生的总体培养目标,并可贯穿应用于整个规范化培训周期的教学培训方法。

2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开展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端坐,双手呈叉腰姿势,挺胸,双肩向后延伸;医者位于患者正后方,双手握紧患者双肩外侧向后上方用力,同时以膝关节为支撑点顶住患者胸椎下段持续用力,直至锁骨成功复位后,以“8”字交叉法进行石膏及绷带固定;石膏绑带固定过程中,与患者双侧腋窝下留有2指宽距离避免腋下神经、血管受压,持续固定1个月。观察组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其颈肩位置垫置薄软垫后,对手术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在骨折点位切口中心向锁骨纵轴做5-10cm斜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尽量保持骨折端骨膜完整基础上,剥离少许骨膜使骨折端充分暴露,注意保护碎骨块血运情况,清理骨折端血肿;清理过程中避免损伤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若发现血管、神经受损情况及时修补;根据骨折程度选择合适复位方式,若骨折端手术复位良好,可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将双侧皮质以电钻钻透后以皮质钉固定;若骨折端碎骨多,可采用钢丝环扎法将碎骨固定,并将细小碎骨植入缺损部位,检查复位稳定性,止血、切口冲洗,无明确出血点后逐层缝合;术后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将患侧手臂以吊带悬吊于胸前,持续悬吊维护1个月。

5.1 2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9.4%,与观察组97.3%相比,差异鲜明(P<0.05),见表1。

方盛制药公司是湖南省著名上市公司,由于公司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较大。该公司与学院洽谈,决定联合开设方盛班。双方根据需求,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见表1。学习分为校内校外两个部分,校内是学生在学习正常理论课基础上,课余时间由企业安排公司骨干讲授与实际相结合的药品生产、管理和研发等课程,传输企业文化;校外则是企业为方盛班学员安排从假期短期实习到最终的毕业实习过程,双向选择优秀学员留在公司工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适当奖励。学期结束时,多数学生与方盛制药公司签订了实习协议,收效甚佳。

为了加快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当地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地方政府部门也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全面调动道路工程部门、通讯部门以及各类主体,全面参与到电商产业建设当中,从而进一步实现村村通和村级网络宽带覆盖。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鼓励基层地区的邮政站、供销合作社率先改造成农村电商服务点,通过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农产品电商发展铺平道路。

5 结果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2]:治愈:经影像学检查可见骨折端对位优良,形成骨痂,肩关节功能状态好,骨折端叩击痛、压痛消失;有效:影像学检查骨折复位良好,形成骨痂,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仍有明显压痛感;无效:影像学检查对位不理想,存在骨折端愈合畸形或未愈合情况,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肩关节功能评分以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进行[3],包括肩关节疼痛水平、旋转角度、生活水平等,分数高表示肩关节功能好。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n,%)

5.2 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4.59±11.26)分,与观察组(88.32±9.36)分相比,差异鲜明(t=5.672,P=0.000<0.05)。

5.3 2组并发症对比:对照组36例患者中,发生胸膜损伤2例、血肿3例、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6/36);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1/37),2组数据相比,差异鲜明(x2=4.104,P=0.043<0.05)。

讨 论

锁骨是临床常见骨折部位,主要原因为锁骨位于皮下浅表层,受肌肉、皮脂层保护能力低,并且因锁骨呈现向外突出“S”形,受到暴力攻击后,极易发生骨折。而随着交通行业、工业迅猛发展,因交通意外、跌落、外力引发锁骨骨折。而作为躯干与肢体唯一骨性支架,一旦锁骨发生骨折,在疼痛基础上,可引发肩关节功能障碍;同时因锁骨位于胸膜、颈动脉、臂丛神经之上,一旦发生骨折移位,骨折端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血管、神经,引发相应临床症状[4]。

在对锁骨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上,若未发生骨折端移位,可采用传统绷带、石膏等“8”字固定方式促进骨折端骨痂形成;对于已经发生移位者,需先进行骨折端复位,后再行固定治疗。临床上,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均为常见锁骨骨折复位方式。其中手法复位为传统保守治疗,多数害怕手术治疗患者均自愿接受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与医师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治疗过程中易发生骨折端刺破胸膜、损伤血管等情况,造成患者2次伤害。相对于手法复位而言,切开复位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对神经、血管伤害性较小等特点,可将骨折端准确复位,提升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锁骨功能,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影响肩关节功能。刘文望[4]在文章中表示,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纠正错位骨折端,使骨折端固定效果具有牢靠性,可帮助患者早期开展功能训练,提升恢复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均较闭合复位患者均鲜明优势。

综上,予锁骨骨折患者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对于闭合复位治疗而言,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具有显著优势。

猜你喜欢

锁骨全科肩关节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