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2021-01-11王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7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麻醉安全管理

王涛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手术室开展全麻手术1046例,描述性分析监测发现的异常情况。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5月,筛选神经外科收治并能够完成研究患者50例,分别在机械通气15min、30min、60min三个时间点,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成功处理62例不良事件。手术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的指标均存在相关性,且为高度相關(r>0.7,P<0.05)。机械通气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麻醉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有助于发现呼吸道相关异常,其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麻醉;血气分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7--01

呼吸功能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功能之一,全麻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是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呼吸功能的监测项目非常多,呼末二氧化碳是常用的检测项目。二氧化碳通过组织有氧代谢、无氧代谢产生,通过血液循环经肺脏排出体外,呼气末二氧化碳能够无创、连续的检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反应迅速[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6年采用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指导麻醉管理处理不良事件情况,同时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全麻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呼末二氧化碳相关性。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手术室开展全麻手术1046例,其中男541例、女505例,年龄(46.1±10.3)岁。所有患者都开展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并以此指导麻醉管理活动。同时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5月,筛选神经外科收治并能够完成研究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56.1±5.5)岁。纳入标准:①ASAⅠ-Ⅱ级;②BMI水20~25kg/m2;③仰卧位;④颅内压正常;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原发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②手术过程平稳,手术本身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③术前血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基本正常。

1.2  方法

1.2.1 回顾性分析

患者在麻醉期间,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对于指标迅速上升的患者,立即积极寻找原因,对症处理。调取手术报告,描述性统计。

1.2.2 前瞻性分析

所有患者都采用快速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丙泊酚、苯磺酸顺阿曲库铵诱导麻醉,全麻平稳,未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3min后气管插管,插管动作轻柔,无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微量注射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间断给予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正压机械通气。术前监测动脉压,根据监测结果决定是否给予降压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根据心率是否应用阿托品、艾司洛尔。采用旁流式方法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采用动脉气针桡动脉抽取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术中仪器参数校准。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机械通气15min、30min、60min三个时间点,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SD)符号(x±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例或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回顾性分析

1046例患者,其中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成功处理62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插管损伤12例、低氧血症11例、通气过度8例、气道阻塞7例、植物神经紊乱6例、机械故障6例、恶性高热2例。

2.2 前瞻性分析

前瞻性分析显示,手术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的指标均存在相关性,且为高度相关(r>0.7,P<0.05)。机械通气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评价通气障碍最标准的方法,但具有创伤性,同时费用高,只能进行间断测定,使用受到限制[2]。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方便、可连续检测、无创、有数字和波形显示等优点。本次研究显示,手术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的指标均存在相关性,且为高度相关(r>0.7,P<0.05),提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一定程度可以取代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能够真实的反映患者的肺功能,反映了通气肺泡中的PCO2均值,同时相较于动脉血氧分压,反应可能更为迅速,无需经过循环,减少了时间消耗。需注意的是,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旁流CO2检测技术,其检测的时间相对较长,检测结果可能会低于实际值,在低流量状态下,需要注意补充因采样而丢失的气流量。需注意的是,在麻醉状态下,并非所有的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较稳定,部分患者可能受血容量下降、心脏骤停等导致差值扩大,参数升高一般显示需要调整患者的机械通气参数,或最起码提示需要进行血气分析,对于休克或循环衰竭的对象,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可能并不适用。

小结:临床麻醉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有助于发现呼吸道相关异常,其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存在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田悦,张丽红,李璐等. Supreme 喉罩和 Unique 喉罩用于学龄儿童全身麻醉气道管理的比较[J].上海医学,2013,36(8):676-679.

[2]田洪居,姜 燕,李建英,等.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值在重症脓毒症及休克患者复苏中的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14):1482-1485.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麻醉安全管理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