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

2021-01-11高步刚解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调查

高步刚 解萍

摘  要为了解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从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系高年级医学生中随机抽取10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45%。结果显示,医学生应急能力总均分为(3.10±0.76)分,其中应急意识维度得分最高,急救能力得分最低;“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学习过急救方面知识”是影响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因素。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应加强高年级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教育。

关键词医学生;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调查;应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4-0040-04

医学生具备一定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基层卫生工作中面对疫情、灾害等突发情况时能有效妥善地处置。本研究主要是调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生,了解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1對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系高年级在校医学生中随机抽取10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问卷有两部分内容。①调查对象背景: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学习过急救知识、参加过医疗志愿或义诊活动。②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参考王冬叶等问卷,结合本次研究对象的特点编制而成。本量表由四个维度组成,即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知识、急救能力、综合能力,应急意识,包括21个条目。采用Liken 5级评分制,从“做得很差”至“做得很好”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水平越高。根据条目均分,将医学生应急能力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应急能力较高(均分>4)、应急能力一般(均分3~4分)、应急能力较低(均分<3分)。本调查问卷的总量表Cronbach’s 系数为0.958,量表信度良好。

1.3质量控制

抽取本校专职教师作为调查员,并对调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明确调查标准,统一调查方法。被调查的学生均告知调查目的,自愿接受调查,匿名填写问卷。问卷回收后进行严格复核,删除填写不完整或有问题的问卷,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用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45%。调查的98名医学生中,男性33名(33.67%),女性65名(66.33%);康复专业56名(57.14%),检验专业42名(42.86%);二年级40名(40.82%),三年级58名(59.18%);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的59名(60.20%);学习过急救方面知识的77名(78.57%);参加过医疗志愿或义诊活动的22名(22.45%)。

2.2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体情况

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为(66.76±9.61)分,总均分为(3.10±0.76)分。四个维度中,应急意识维度得分最高,得分最低的是急救能力。见表1。

2.3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各条目得分情况

应急知识五个条目中,“能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及法规、条例”得分最高,“能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知识、流程”和“能掌握本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得分最低;急救能力四个条目中,“能掌握个人安全防护技术”得分最高,“会使用心电监护、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得分最低;综合能力九个条目中,“能够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分最高,“能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得分最低。在所有条目中,应急意识三个条目得分均较高。见表2。

2.4医学生背景对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的影响

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及“参加过医疗志愿或义诊活动”的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以及“学习过急救方面知识”的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见表3。

3 讨论

3.1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情况分析

我校高年级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均分为(3.10±0.76)分,应急能力在一般程度的低限。这个分数低于王冬叶等对社区护士的调查结果,说明我校高年级医学生应对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还有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四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是急救能力,低于王埠琳等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康复、检验专业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很少涉及急救方面知识与技能有关。应急意识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说明高年级医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态度还比较积极。

应急知识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能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及法规、条例”,这可能与康复、检验专业学生在专业能力拓展课中选修了预防医学课程有很大关系;“能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知识、流程”和“能掌握本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得分最低,说明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提示在医学生的教学中还要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学习的深度。急救能力维度中,得分最低条目是“会使用心电监护、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低于娄婷等对护理人员的研究结果。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是护理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康复、检验等专业的教学很少有这些内容,从而导致非护理专业的医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常见急救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方法。综合能力维度中,“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条目得分最高,这与刘玲玉等的研究相似;“能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得分最低,提示在医学生教学中要加强常见传染病处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所有条目中,应急意识维度的三个条目得分均较高,说明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意识较高,态度较积极,愿意去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知识,愿意参加应急的实训或演练。

3.2影响医学生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因素

“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学习过急救方面知识”是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的学生应急能力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过实训的学生,提示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实训或演练。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训或演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的敏锐性,熟悉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流程,使他们在以后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处理。调查还表明,学习过急救知识的学生应急能力得分高于未学习过的学生,提示学校要加强医学生急救知识相关内容的教学或培训。学习急救知识,可以提高医学生对患者或灾民的救护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迅速准确开展急救,更好地处理突发情况。

4干预与对策

4.1培养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意识

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是医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之一。首先,学校要加强应急管理。学校应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预案让学生了解学校应急管理的措施,使学生能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另外,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如以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着眼点,通过班会、宣传栏、讲座等形式持续、大力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危害性以及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效,增强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意识、防护意识及应急意识。

4.2充实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扎实的应急知识是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基础。首先,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应开设突发事件应急课程,制定应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系统、规范地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二,在其他医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加应急教育的内容。如在预防医学课程中,适当地拓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学内容,以学生都熟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来讲授常见传染病上报时限、流程、疫情处置措施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条例等知识。第三,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团建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采取视频观看、图片展览、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灾害、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以及应对方式。第四,线上和线下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应急教育,如制作应急教育方面的微课投放到相关平台供学生自学,线下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4.3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训

学校应不定期地通过现场演示、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锻炼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设计一个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练应急分诊、急救处理、患者安置、转运技术、疫情上报、消毒及防护隔离等实际操作流程。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把学习到的应急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情景中,形成很强的代入感,使学生真正体验突发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锻炼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更好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真正提升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4.4培养医学生突发事件中医患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较难预测,而且来势凶猛。社区的基层医务人员往往战斗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救援任务重、压力大,这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自身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还必须具备医患沟通能力、心理和情绪疏导能力等技能。突发事件中患者、家属往往会比较恐慌、焦虑,因此,在突发事件应急教育中应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人文素养,使他们了解突发事件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最大限度地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

4.5提升应急教育的师资水平

专业、高水平的应急教育师资队伍是学校实施应急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将教师送出去进行进修培训、邀请知名度高的临床或疾控中心应急专家指导

培训等途径,提升应急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使应急教育能系统、高效、持续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冬叶,张万里,项少梅,等.温州市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4):82-84.

[2]LIU M,YIN L,MA E,etal.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in Macao:instrument validation[J].

JAdv Nurs,2009,65(4):893-900.

[3]王埠琳,回晓晶,张伟,等,实习护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0):127-128.

[4]娄婷,王霞,王建宁,等.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22-823.

[5]邓荆云,巴瑞琪,李旭光,等.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调查分析与培训策略[J].护理学杂志,2010,25(10):57-59.

[6]劉玲玉,张宝珍,杨珍,等.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9,34(5):75-77.

[7]肖美芳,谭华娟.情景演练法对提高急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 2020,29(1):68-70.

[8]路俊兰.社区护士灾害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2):101-103.

猜你喜欢

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调查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改进刍议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陕南农村社区应对人为森林火灾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石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