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阅读板块教学的思考

2021-01-11何佳其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板块阅读教学

何佳其

[摘 要]“板块式”阅读教学由以往的线性结构变为板块结构,注重学生“学”的活动和能力的训练,可以使课堂抑扬顿挫,动静分明,彰显出课堂教学的清晰性与生动性,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预习板块、整体感知板块、阅读理解板块、语言运用板块、拓展阅读板块以及课堂练习板块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实现阅读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板块;教学构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01-02

所谓阅读板块教学也叫“分步组合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学时教师从多个角度设计多个块状分布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学内容。板块教学是块状的,各个板块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改变了以往“线条状”的教学模式,走向了灵动开放的“板块式”。它可以使教学结构更清晰,教学内容更优化,教学过程更灵动,从而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把握。那么,在“板块式”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预习板块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也是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预习分为课下预习和教前预习两种,那么,在预习板块中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阅读呢?     首先是合理设计预习单。预习单的合理设计可以使语文教学的指向性、目的性、针对性更强,进而有效克服学生预习随意或者低效现象的产生。对于预习单的设计,教师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即“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我学不懂和疑惑的”“通过学习,我有很多收获”。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和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通过预习获得自豪感。其次是要合理安排预习内容。预习内容一般为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等,从而为课堂阅读做好准备。再次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落实,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指导并根据学情及时修改或调整教学方案。

由此可见,预习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并注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落实,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二、整体感知板块

整体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高阶思维的体现。整体感知离不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统编教材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教学板块,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引领学生阅读。

首先,教师要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方面展开教学。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一定的表达顺序,这些顺序或者是事物的发展顺序,或者是时间顺序,或者是空间变换顺序等,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是引领他们概括课文内容的前提与基础。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为例,教师只要能引领学生按照“期盼表演—排练节目—演出砸锅—寻找根源”的顺序理清思路,那么,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一半。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作者的表达意图很多都是隐藏在文本的关键词句之中的,抓住了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体感知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密匙。以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为例,课文中有五次提到了姑父的小舟,在每次提到小舟时作者都用了“节省”这个词语,因此,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就可以从“家境贫寒”等方面进行概括。

由此可见,在整体感知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立足文本,教会学生多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并落实语文要素。

三、阅读理解板块

语文要素的提出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师无须为“教什么”而发愁。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要素落实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合理转换,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在阅读教学中,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单元关于阅读的语文要素有“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基于语文要素,在《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阅读目标确定为“了解批注并尝试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課中,教师可以把阅读目标确定为“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在《陀螺》一课中教师可以确定阅读教学目标为“在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批注”。这样一来,同样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不同课文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这样就能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在明确了阅读目标之后,教师还要引领学生把握阅读的基调。把握文章的基调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条件。以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为例,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等特点,并且在语言表达上使用了大量的短语、叠词,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表达了作者看到火烧云的喜悦之情。把握了这样的基调,学生阅读起课文来就会显得更加轻松。

由此可见,阅读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板块,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阅读目标,把握文章基调并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唯有如此,阅读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四、语言运用板块

统编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从低年段的积累词句,到中高年段的积累段落篇章,教材中大都以课后练习的形式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语言积累与运用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与经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基。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要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孤立地积累、背诵,而要引领学生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积累。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积累得也不少,可是在具体运用时却常常挖空心思也写不出几个像样的词句来,这与学生的积累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分不开。因此,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在语境中积累词句。除此之外,在比较中积累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如在学生阅读到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该如何表达?你自己写的语言与文章中的语言会有哪些不同?文中的语言比自己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再如,《松鼠》和《太阳》两篇课文同样属于说明文,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阅读后你有什么学习收获?教师根据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积累方法展开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優秀的语言材料就好比是建造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只有材料丰富,才能建造出美观大方的高楼大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一个人语言积累的程度与它的语言运用与建构之间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拓展提升板块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引领学生拓展学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认知,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如在学完《草船借箭》一课后,教师引领学生拓展阅读《三国演义》,使学生对三国中的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读完《景阳冈》后,教师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水浒传》,使学生读到了更多梁山好汉的故事。除此之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中的内容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理清阅读链接的类型,把握好阅读链接内容运用的时机,并以比较阅读的手法帮助学生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情感等有机连接起来,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拓展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当它安排在课前的时候,可以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补充丰富的学习材料;当它安排在课中的时候,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当它安排在课后的时候,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巩固练习板块

对于学习来说,不仅数学需要课堂练习,阅读教学也离不开课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可以有效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从而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一般来说,阅读教学中的训练主要包括基础训练、语言运用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语言运用训练主要是指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语文本身的问题或者是现实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问题。如组词、造句、模仿写话、阅读理解等都是跟语言运用有关的训练。变式训练主要是指语态的变式和体式的变式等。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第一自然段变为独白体:“青蛙问小鸟他从哪儿来,小鸟回答说,他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一些古诗文改为白话文或者记叙文,把一些记叙文、散文改成说明文等,如在学完《松鼠》一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白鹭》这篇散文改为“文艺性说明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一些寓言、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把文本改编成连环画等。再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文中“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因此,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一群人的场面是怎样写的?“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英勇跳崖”在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可以使习作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实施“板块式”教学可以充分凸显阅读教学的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避免教学无序或混乱的现象,能够实现阅读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习内容科学地进行阅读板块设计,以达到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板块阅读教学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健康服务业:更多关注这个板块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