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模式对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评价

2021-01-11张海玥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踝关节微创护理人员

张海玥

( 天津市泰达医院骨科 , 天津 300457 )

踝关节相对来说较为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骨折。踝关节损伤后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严重限制患者的行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行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微创手术对踝关节骨折进行治疗[2]。但是由于踝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以及微创手术给患者所带来的创伤,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顺利康复[3-4]。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期康复。为了探讨分析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本文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5例和5例,年龄为13-67岁,平均年龄为(37.59±5.21)岁,包括闭合性骨折患者16例和开放型骨折患者4例;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4例和6例,年龄为12-69岁,平均年龄为(37.75±5.56)岁,包括闭合性骨折患者17例和开放型骨折患者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踝关节骨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以对比。纳入标准:(1)患者均表现为踝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临床检查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并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2)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既往踝关节损伤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精神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2 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为:(1)基础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冰敷、脱水消肿以及提高患肢等对症急救治疗措施,通常冷敷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并给予患者25%甘露醇静脉注射治疗,每天4-5次[5]。将患者患肢抬高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踝部肿胀情况,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待患者肿胀情况明显减轻之后应该对跟骨进行慢行牵引,有助于踝关节的复位和制动。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保持患者床单的整洁干燥,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产生压疮[6];叮嘱患者大量饮水以及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防止感染以及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2)心理护理。踝关节骨折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在医护人员工作开展过程中难免存在抵触心理,不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7]。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积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关于疾病的相关治疗方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患者的担忧不安心理,更好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8]。(3)疼痛护理。在踝关节骨折之后,患者往往要承受剧烈的疼痛,并且在患者活动过程中疼痛程度会明显增加。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合理保护,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制动来缓解对疼痛的影响。然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科学有效评估,基于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非药物以及药物镇痛措施。如果疼痛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建议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及冰敷或者按摩等物理镇痛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如果患者对于疼痛不耐受则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并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治疗药物,由于镇痛药物绝大多数会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服用镇痛药物之后应该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进行处理[9-10]。(4)功能锻炼。对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骨折部位更好复位以及固定稳定,这为患者尽早开展康复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11]。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尽早指导患者开展康复功能锻炼,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案。通常来说,在术后第1天护理人员便可以指导患者开展相应的肢体活动,包括被动活动以及主动活动,在功能锻炼中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患者踝部有石膏支撑外固定,可以指导患者开展四头肌收缩以及脚趾活动,适当开展膝关节锻炼和抬腿锻炼。在外固定拔除后应该积极鼓励患者借助双拐下地行走。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踝关节功能基本上完全恢复正常,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踝关节功能有所恢复,各项症状有所改善;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患者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开展疼痛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5 结果

5.1 2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恢复优秀患者13例,恢复良好患者6例,总恢复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恢复优秀患者8例,恢复良好患者6例,总恢复优良率为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2 2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对比:护理前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分别为(93.53±9.25)分和(80.69±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70±0.76)分和(4.57±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讨 论

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理念,注重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护理措施的优化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服务品质,更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12]。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优质护理主要包括4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总恢复优良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93.53±9.25)分和(2.70±0.76)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9±8.74)分和(4.57±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行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踝关节微创护理人员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