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1-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腰间盘正骨棘突

张 杨

(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 辽宁 盘锦 124010 )

在临床上,腰间盘突出为骨科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腰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是在外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纤维环发生破裂,从破裂处膨出的髓核组织对脊髓及神经根造成压迫而引起。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及下肢麻木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1]。近年来,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腰部持续负重或长时间保持单一的姿势,导致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2]。中医为我国一项传统文化瑰宝,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治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正骨与针灸作为中医常采用的2种治疗方法,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在本研究中,通过对8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中的部分病例展开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获得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8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9月。按照入院的顺序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2例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4例、18例;年龄跨度方面,最大者为68岁,最小者为27岁,平均年龄为(45.1±6.4)岁;病程为7天-35个月,平均(15.8±2.3)个月;发病部位:6例L3/L4段突出,20例L4/L5段突出,16例L5/S1段突出;疼痛情况:10例单纯腰骶部疼痛,24例伴发单侧下肢疼痛,8例双侧下肢疼痛。观察组42例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6例、16例;年龄跨度方面,最大者为69岁,最小者为28岁,平均年龄为(45.4±6.9)岁;病程为7天-36个月,平均(15.9±2.5)个月;发病部位:7例L3/L4段突出,20例L4/L5段突出,15例L5/S1段突出;疼痛情况:11例单纯腰骶部疼痛,22例伴发单侧下肢疼痛,9例双侧下肢疼痛。基础资料对比中,2组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俯卧的体位,推拿腰背及腿部的肌肉20分钟左右,将肌肉紧张、痉挛有效缓解。对于棘突偏向右侧的患者,指导其端坐在方凳上,助手用双下肢将患者的左膝固定住,医生则坐在患者的身后,右手穿过患者的右腋,绕过颈部,将左颈部扶持住,然后用左拇指推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压痛点。接着指导患者前屈上身,医生则施加力度,使其腰部朝向右方侧弯,并朝着右侧旋转,与此同时,左拇指还需朝对侧对偏歪的棘突进行推拔,这个时候会听到弹响声,然后将患者的腰部复回至中立位。对于棘突偏向左侧的患者,采取同样的手法,只是方向相反。每隔2天对患者展开1次正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正骨针灸治疗,正骨手法与对照组相同,针灸治疗操作如下:采取平补平泻法,对患者环跳及次路等穴位进行针刺,伴发下肢外侧疼者还需对患侧的悬钟、飞扬、风市以及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伴下肢后侧痛者需对昆仑、承山、承扶以及委中等穴位进行针刺。在针刺前做好消毒工作,进针后以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为准,留针25分钟左右,每天针灸1次。

3 观察指标:治疗4周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1)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疼痛及麻木等症状均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超过80°,工作及生活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70°-80°左右,腰部活动有所改善,恢复部分日常生活能力,为有效;症状及生活能力未发生变化,为无效。(2)腰椎疼痛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数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

5 结果

5.1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5.2 2组疼痛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为(7.4±1.3)分与(7.5±1.4)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得分为(2.0±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9)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在中医学领域,腰间盘突出属于腰腿痛及痹症的范畴,病机为风寒侵袭及机体劳累,使得血瘀阻滞,引发疼痛,治疗关键在于将患者的神经压迫及炎性水肿解除[4-5]。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接受中医正骨针灸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VAS疼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单纯采取中医正骨手法)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中医正骨手法能将患者肌肉痉挛有效解除,促进血液的循环与水肿及炎症的吸收,将炎症消除;同时也可纠正膨出的髓核组织的位置及形状,以及错位的脊椎关节,在扩大神经根管容积的同时,将小关节粘连有效松解,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而针灸则可达到化瘀活血及活络舒筋的效果,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将腰部肌肉紧张有效缓解。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针灸能够将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将炎性介质的释放有效减少,大大 减轻神经根粘连及疼痛症状。通过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联合应用中医正骨与针灸治疗,可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展开中医正骨针灸治疗,可将其疼痛症状有效缓解,积极改善其腰部活动及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腰间盘正骨棘突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搓腰
——壮肾
遭遇腰间盘突出时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