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单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1-11陈保君闻久全王俊丰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优良率椎弓成形术

陈保君 闻久全 王俊丰

( 辽宁省人民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16 )

脊柱压缩性骨折在临床属于创伤性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腰部有痛感、无法翻身或者存在站立障碍,病情严重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影响。传统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单纯内固定为主,如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但该方法实施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结果造成影响[1]。为了找到对该病症更好的诊治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采用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时间段内接收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37-78岁,平均(45.89±5.13)岁;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4-9天,平均(5.5±1.5)天;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35-77岁,平均(43.89±4.25)岁;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5-8天,平均(4.5±2.0)天。比较后可见,2个组别的人员不存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和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上的较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为患者使用单纯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具体方式为:为患者进行全麻操作,患者采取俯卧姿势,在其伤椎部位做后正中切口,确保完全展现患者的棘突、关节突、伤处椎体和相邻椎板,将椎弓根钉由顶处插进,操作者在C型臂X线机的配合下,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总共4颗,利用患者姿势、内固定物、横向体拉力让椎体回归到正常位置[2]。观察组为患者使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前通过C型臂X线机在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利用手术床进行复位操作,为伤椎复位做准备。以伤椎为核心,在后正中位置进行纵直切口,充分展现上下位锥椎板关节突和伤椎位置,按照术前检测结果展现的骨缺损位置确认植骨的部位,包括单侧、双侧2种。如果骨缺损位置偏向单侧,就将此侧定为主植骨部位,如果在中间部位,则进行两侧植骨操作。在C型X线机透视下找准上下位椎和伤椎椎弓根置钉部位,保证位置正确并将椎弓根钉置入,为患者椎体部位置入硫酸钙粉末和固化液混合液,注射过程中要对压力进行严密把控,然后将穿刺针放置在入口处,进行负压引流操作,然后把伤椎椎弓根钉取出,用骨蜡封住钉道口,防止流血[3]。把连接棒做好安装操作,将复位扩张开,按照术中复位情况和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进行椎板减压操作;其上椎弓根钉口上面的骨蜡清除后,从单侧椎弓根利用椎弓根扩大器把椎弓根通路撑大,扩大器需要抵至2/3椎体前方部位,按照术前CT展现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将髓核钳或角度刮匙置入椎体内,接近骨缺损部位和骨折终板侧。将复位压缩下陷或复位较差的终板撬拔出来,如伤椎内出血过多,可通过纤维蛋白原针剂为伤椎做冲洗操作,也可利用负压吸引器做吸出操作,降低出血量;之后往椎体内注入CSC,重复使用X线透视,防止CSC进入椎旁血管或椎管,在切口内留置闭式引流管后将其关闭。两侧植骨方法相同,只需重复操作即可,单纯内固定术和对照组一致[4]。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优良率、临床指标和伤椎改善情况,术后优良率包括优、良、中、差4方面;临床指标包括椎管侵占率、伤椎高度压缩比、Cobb角3方面;伤椎改善情况包括利用VAS评分和Prolo评分进行评估。术后优良率中,优表示术后疼痛感消失,胸腰椎功能完善;良表示术后痛感消失,胸腰椎性能好转;可表示术后痛感明显,胸腰椎性能较弱;差表示痛感和胸腰椎性能并无好转甚至恶化。Cobb角指的是伤椎凸角,即伤椎上下位椎体和上下终板处的交角。VAS评分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Prolo功能评分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强。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优良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优良率的比较(n,%)

5.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比较

5.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改善情况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伤椎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伤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改善情况的比较分)

讨 论

伴随我国建筑业和交通业的快速发展,由砸伤、高处落物、车祸等引起的脊柱骨折随之增多[5]。脊柱骨折属于非常普遍的骨折类型,造成此病症的原因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暴力,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为活动障碍、压迫痛、脊柱肿胀等,假如不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会引发继发性脊柱损伤,严重者会截瘫,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造成影响[6]。临床对该病症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通常使用内固定术为患者治疗,但是内固定术会造成复位高度上升,导致椎体内形成空腔,重建效果并不理想[7]。使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方式,把人工骨植入椎体核心损伤位置,从而降低椎体前中柱压力,促其成骨,可以缓解内固定物引发的长久负担,从而防止出现松动和断钉现象;且椎体成形术材料是硫酸钙粉末,具有较佳的水溶性,操作简便,对周围组织不会造成损伤,对患者恢复健康比较有利。宋思桐[8]研究中显示脊柱骨折患者经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优良率为96.5%,椎管侵占率为12.4%±3.5%,伤椎前高度压缩比为90.5%±2.1%,Cobb角为8.8°±1.1°,其数据明显优于单纯内固定术组别;从本文研究结果可得,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椎管侵占率、伤椎前高度压缩比、Cobb角、VAS评分、Prolo评分分别为84.0%、8.0%±2.0%、95.3%±2.2%、6.0°±1.3°、(3.23±1.07)分、(15.74±2.20)分,其数据与宋思桐研究具有一致性,表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在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综上,对脊柱骨折患者使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优良率椎弓成形术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