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一般化探究

2021-01-10黄越霞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定值证明探究

黄越霞

摘 要:例题、习题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例题、习题的答案寻求,学生一般不会有很大困难,使得我们常常忽略对例题、习题的深入挖掘和研究,从而丢弃了很多重要的教育资源。本文以课本中的一道例题为例,探究圆锥曲线中一类直线斜率乘积为定值性质及证明,以激发学生对课本例题、习题的研究兴趣,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关键词:探究;斜率乘积;定值;证明

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新教材中例题、习题作为巩固概念培养能力,体现新理念——正确的、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的主要载体,教学中应进一步充分地挖掘和研究。

题目1: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求点M的轨迹方程。(课本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08例3)

该题如果视为轨迹问题其解答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是从研究性角度思考、探索,其潜力却是巨大的。再看下面一题:

题目2: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求点M的轨迹方程。(课本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21探究)

题目2与题目1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很快可以发现题目2与题目1条件中唯一不同之处是斜率之积由改为正的。这一条件的改变会发生什么变化?

通过解答我们发现:

题目1中的斜率之积改为,题目2中的点M的轨迹由椭圆变为了双曲线。由此和给我们有了进一步想象空间,当斜率之积这个值小于0时点M的轨迹是椭圆,斜率之积这个值大于0时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

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如下:

(1)当斜率之积小于0时,点M的轨迹是椭圆;

(2)当斜率之积大于0时,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

推测的结论是否成立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般化的探究。

探究1:已知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且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m(m≠0),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课本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46复习参考题3第11题)

通过解答可得点C的轨迹是

(1)当m>0时,点C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除去A,B两点)。

(2)当m<-1时,点C的轨迹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除去A,B两点)。

(3)当-1

(4)当m=-1时,点C的轨迹是圆心在原点的圆(除去A,B两点)。

这样能得出更有一般性的结论:

动点M到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m(m≠0)

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除去A,B两点)。

事实上,把上述两定点A,B改成更具一般性的“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A,B”,一般性质又可以进一步推广如下:

设点A,B关于原点对称,两条动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定值m(m≠0),则动点M的轨迹为有心圆锥曲线(除去A,B两点)。

(定义:圆、椭圆、双曲线都有对称中心,统称为有心圆锥曲线。)

以上过程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也较深刻地揭示了例题、习题的本质,并通过对m的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及习题的内涵、外延及其功能,并对它进行改编、拓展、延伸,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探索能力的有效方法。

于是得到下面更加一般的性质:

探究2:已知椭圆,A,B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直线AP,BP的斜率均存在,求证: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证明:设点,

则,又因为A,B,P都在椭圆上

,两式相减并整理得:

即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为。

由以上的证明方法同理可证双曲线有以下类似的性质。

探究3:已知双曲线,AB是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且直线AP,BP的斜率均存在,求证: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为巩固这一成果,体会解题过程中隐含的方法技巧,特设计两道练习题。

练习1:已知椭圆,A,B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直线AP,BP的斜率分别为,,若的最小值为,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

解:由探究2的结论可知

即即

练习2:已知双曲线,A,B是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且直线AP,BP的斜率均存在,且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为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

解:由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上面两道题目的共同点是都有2个关于原点对称且和斜率有关,故可直接用结论解决,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利用“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为定值”这个结论,我们又可以推出下面的结论

探究4:已知椭圆,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结BC并延长交椭圆于点P,直线斜率PA,AB存在,则直线PA,A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证明:设点

同样的如果把椭圆改为双曲线则得到以下结论:

探究5:已知双曲線,过原点O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结BC并延长交双曲线于点P,直线PA,AB斜率存在,则直线PA,A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练习3:已知椭圆,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结BC并延长交椭圆于点P,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

解:由探究4可知

∴2b2=a2即

因为椭圆和双曲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上述探究中的条件过P作x轴的垂线,改成过P作y轴的垂线又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探究6:已知椭圆,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结BC并延长交椭圆于点P,直线斜率PA,AB存在,则直线PA,A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证明:设点

因此,平时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习题得到结果,而更要对条件和结论多反思、多总结,看是否有通性共性的知识隐藏在里面,经常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解析几何题目中的定值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难点,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但是由前面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热点、难点问题都是由课本的习题演化而成,正所谓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其实,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掌握一些课本外的结论,摸清题目的背景,解题时就能快速找准方向,从而事半功倍。

结束语

通过本例的证明与拓展,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体会到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这说明只要我们重视教材的使用,在处理教材问题时不浅尝辄止,注意引导学生吃透课本典型问题的内涵,挖掘这些问题的潜在价值,并鼓励学生对它们进行力所能及的类比,就可以让学生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并使他们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课本上的不少例题、习题背景丰富深刻,解题思想耐人寻味,是最好的探究素材,若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往往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重要的解题思想,同时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性精神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刘占溪.挖掘习题资源 培养思维品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8):16-17.

猜你喜欢

定值证明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构型
利用基本不等式破解最值问题
例说几何定值的证明方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与圆锥曲线定值问题交交手
两个有趣定值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