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基于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1-10汪玲

科教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主导性理论课模块

汪玲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生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效果不佳,更好的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一直是思政课教师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希望通过“一习二问三讲四拓”教学实践环节,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关键词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 思政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32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Dominance and Subjectivity

——Takingthecourseof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Foundationas anexample

WANG Ling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key course to carry out the basic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life growth. How to solve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not goo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has b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o solve the prominent problem. Taking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sists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dominance and subjectivity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hopes that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link of "one learning, two questions, three talks and four development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o that students have more sense of acquisi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Keywords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dominance and 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structional design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这个主渠道,同时他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在这“八个相统一”原则中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握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教学过程终究是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展开,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二者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坚持其他几个原则。教学设计是我们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影响我们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在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下设计好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

1思政课教学设计构建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教学理念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評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长久以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一方面因为课程本身政治性、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以理解,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的追求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当作“抽象的人”,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内容,思政课本身理论性就比较强,单纯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也没能真正的吸收,事倍功半,也打击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整个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教学设计,精心打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这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的是学生发展这个原则,这种教学设计思路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明确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以及每节课希望学生能够获得什么,而教学设计的其他几个环节实际上也都是围绕着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

教学内容设计遵循的是学习效果这个原则,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围绕模块进行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我们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的知识基础等,灵活的对教材进行梳理,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归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选择,最能体现出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是否落到实处。思政课内容学理性、政治性都非常强,如果仍然按照以前侧重于教师的教、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提出“儿童中心说”“从做中学”等教学思想,他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充分考虑个性并围绕儿童进行,教学活动应该从儿童活生生的现实经验,从外部对学生的心灵加以塑造,重视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性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更不是给学生呈现现实的知识,而是将学生放在一定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主动建构获得新的知识。强调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分析和建构,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那么我们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以小组合作展示、个人汇报、即兴演讲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有兴趣的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潜能,真正的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评价的设计遵循的是学习效果这个原则。之前的思政课的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论文或者通过死记硬背参加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即使上课不认真听,也很容易达到及格线,所以学生没有压力感和紧迫感,加之思政理论课分数的高低,对于他们评优评先的影响也不大,很难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教学设计的重构必然会带来考核评价体系的变化,在考核评价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分析与学情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第一门思政理论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笔者通过与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以及合作企业的走访,在总结多年的授课经验和一轮课程整改后,将本课程的目标明确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培育“三有新人”。同时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将基础课分为四大模块,即模块一“青春抉择篇”;模块二“爱国教育篇”;模块三“道德修养篇”;模块四“法治建设篇”。模块一下设“专题一战役小课堂-‘疫’战青春践使命担当;专题二认准历史方位,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专题三答好新时代青春之问;专题四:坚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航向”。模块二下设“专题一弘扬中国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专题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扣子”。模块三下设“专题一道德之本质-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专题二道德之源泉-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专题三道德之准则-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专题四道德之光-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模块四下设“专题一知法懂法-走进法律宪法至上;专题二尊法学法-法治体系与法治道路;专题三守法用法-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授课对象是高职大一学生,现在大一新生基本上是00后,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00后在学习基础课方面普遍具有以下特征:首先,00后的学生个性化差异比较大,知识储备也不一样,与此同时他们通过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却很强,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普遍知识面广,思想较为敏锐,接受信息和新生事物快,但缺乏深层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如看问题比较偏激,是非观以及鉴别能力较弱,容易被一些为了博眼球而颠倒是非的自媒体所左右,产生偏激情绪;与此同时,他们个性张扬,喜欢通过微博、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在公众面前展现自我,期待被关注。基于此,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张“白纸”或者一块“白板”,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主张。其次;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他们往往将重心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以期毕业后能够在专业领域中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同时,一般而言,專业课的成绩学分较高,在评奖评优中占很大比重,对于学生来说有显而易见的成就感。而基础课理论性比较强,其效果的体现也是潜移默化的,这往往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程并不重要,可学可不学。再次,刚刚提到基础课理论性普遍较强,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待提高,教师如果教学方法不对,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认为教师只是在一味的灌鸡汤,只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在前面已经提到,该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没有紧迫感、压力感,这就很难使他们真正重视我们的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拔节孕穗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有个性也有主见,但思想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误导,因此需要相关教育予以引导和栽培。基础课是青年学子进入大学的第一门思政课,是让大学生扣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如果在教学效果上大打折扣,学生没有任何收获,将来他们走入社会,很有可能出现“三观”的不健全,甚至于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要积极探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从内心喜爱上这门课,从而将相关教育“润物细无声”。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于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一习二问三讲四拓”教学实践环节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我们的教学方式迎来了新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老师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方式开展自己的教学。基础课在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探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按照“一习二问三讲四拓”的教学环节,对教学步骤进行设计,通过“习”即预习阶段暴露问题,“问”即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问题以及教师根据平台相关数据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解决问题,“讲”即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讲透知识点从而优化问题,“拓”即知识拓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外化为行为。

具体来说,首先,在课前的预习阶段,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好预习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相应教学平台发布课件、视频、案例、交流、测试等相关教学资源,提醒学生登录平台按照要求完成知识点的预习并完成课前测试。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测数据以及学生线上互动讨论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不足之处,为教师课堂上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做参考。

接下来,进入课中“问、讲”环节,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在完成第一环节后,学生会带有“问题意识”进入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并且鼓励其他学生帮忙答疑解惑,发挥朋辈的效应,进一步增强我们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学生的获得感。教师在上课之前,在平台导出学生预习的相关数据,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学生的薄弱点,将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讲透。

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对自身各方面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各个环节。比如教师在上课前除了要发布相关任务,学生一旦完成后,教师还要导出相关数据,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侧重于讲授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对于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学生的疑难杂症要有一个预判,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掌控整个课堂。另一方面,教师上课的内容不能偏离相关专题的教学目标,我们提倡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是无论在何时,课堂的主导权永远在教师的手上,这是教育的本质规定,这一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

教学还要课后指导拓展环节,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布置拓展任务,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迁移,真正实现“学、思、悟、践”。

总之,要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优先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思政课教学必须在实践不断的改革创新,在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9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研究和党建工作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探讨”(项目编号sz201900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张秀峰,李俊.高校思政课教学和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1).

[3]熊辉,吴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探讨式五环教学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

[4]何红兵.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J].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

猜你喜欢

主导性理论课模块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