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第一次打米

2021-01-10傅海根

老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肩二弟担子

傅海根

机米,即用机器碾出大米。在我的家乡高安俗称打米。记得我第一次打米,是在1970年初冬。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当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20世纪70年代初,对于每个农户家庭来说,打米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首先,当时电力资源匮乏,三天两头停电,短则几小时,长则达半月之久;其次,我们偌大一个祥符大队,几十个村庄,只有三台打米机,近的打米要走三四里,远的要走十里,而且是逢圩开机。因此,打米对于我们这个下放回乡两年、人口众多的家庭来说,尤其艰难。为了生计,父亲和大哥常年在外搞副业,我远在杉林中学读高中,打米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母亲和年幼的大弟、二弟肩上。一般农户打米一人就能完成,而我家打米前,母亲总要向左邻右舍借来角箩,然后带着大弟、二弟挑着谷子,弯着腰、弓着背,走很远的崎岖田埂小道才能到。为此,我深感内疚,并多次表达自己想去帮忙打米的意愿。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母亲便对我说:“海根,明天是圩日,你去打一次米吧。”我爽快地答应了,并利用晚上时间打听到了村后的江家村新买了一台打米机的消息。我非常高兴,庆幸自己第一次打米就交上了好运。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就挑着满满一担谷子,带上母亲给的五角钱上路了。一路上,我浑身是劲,过田垄、翻山坡,20分钟不到就赶到了江家村。但到打米房一看,我傻眼了,铁将军把门,原来打米师傅去县城出差了。我懊恼万分,但又有什么法子呢?当时农村通信设备太落后了,整个公社只有几部固定电话。我没有犹豫,挑起谷子向下一个目标——伞桥村打米房赶去。好在路程不远,没过多久我就到了。大老远,我就看见打米房的门敞开着,周围静悄悄的,我暗自高兴,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近前一看,只见打米师傅正在拆装打米机,一问才知道米筛坏了,打不成米。怎么办?我掂量着:回家吧,路不远,好说;但如果坚持再去圩镇打米,来回20多里路呀,吃得消吗?然而,想到母亲企盼的眼神,我鼓起勇气,坚定了信心,不能让母亲失望,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打米任务完成。

我重新振作精神,全然不顾双肩的疼痛,挑起谷子向圩镇赶去。一路上走走停停,偶尔歇上几分钟,我好不容易在中午时分赶到了圩镇打米房。打米房内,灯光昏暗,糠尘飞扬,响声轰隆,打米的人排了一长串,我只好排在了最后。也许是我的陌生面孔和外地口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打米师傅得知我的情况后,说服众人,提前给我打好了米。我感动万分,连声道谢。

走出打米房,我如释重负。这时已是午后一点多钟,我肚子开始咕咕地叫。路过圩镇饭店时,只见厅堂内冷冷清清,几个零星的顾客正在用餐。我摸着口袋里仅剩的一角五分钱,能买什么呢?我环顾四周,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只好强咽唾液,继续赶路。开始我还能走上一两里路,担子在双肩来回换动,不一會儿,肩膀破皮了,渗出了鲜血,最后只能走几十步就停下来喘息。就这样,我咬紧牙关,忍住饥饿与疼痛,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踉跄地挑着担子向前走……快到村口时,远远看见母亲与大弟在踮脚眺望。为不使母亲难过,我再次挺直腰杆,挑担向村里奔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随时可以买到雪白润泽的大米和各种生活必需品。我常想:要是母亲现在还健在该多好啊,见此变化,她老人家一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也时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子孙后代,让他们珍惜粮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责编/清风

猜你喜欢

双肩二弟担子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嘿哟嘿哟挑担子
一条草鱼
军嫂
从芝加哥达巴西圣保罗
二弟
大象
旺铺转让
心结
贫下中农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