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认知功能及其相关性

2021-01-10王川李美娟杨树王志慧李洁

山东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精神病外周血病程

王川 ,李美娟 ,杨树 ,王志慧 ,李洁

1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2 天津市安定医院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作为核心症状之一,对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社会回归有重要意义。有研究[1]表明,免疫异常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敏感的炎症标记物[2]。有研究[3]报道,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水平较正常人升高。亦有研究[4]显示,外周血CRP 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密切关系。绝大多数研究显示,具有更高CRP 水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更差。然而,大部分研究没有考虑到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CRP 水平的影响,选取样本多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首发且未服用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了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水平、认知功能,分析其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7 年 11 月—2019 年 10 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记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关于精神分裂症或者精神分裂样障碍的诊断标准,且尚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98 例患者中,男 32 例、女 66 例,平均年龄(38.17 ± 11.62)岁,平均病程[24.5(5.0,61.5)]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12.41±3.67)年。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 岁;②首次发病且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或既往接受间断治疗,累计时长不超过2周,且入组前半年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无病程时限限制;③患者及其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目前或者既往患有除精神分裂症谱系以外的符合DSM-5的其他精神疾病诊断者;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包括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肺部疾病、甲状腺疾病等;③存在自杀或自残的危险,或其他相应特征;④近1个月内有过物质滥用,如酒精、毒品;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者育龄期妇女试验前血和/或尿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结果阳性者。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普查情况,将MAT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应用于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样本,共获得国内6个城市656名健康志愿者的规范性数据,记为常模组。本研究经天津市安定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为(2017)伦快审科(2017-03)。

1.2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检测及分组 清晨采集患者肘静脉血2 mL,分离后取血浆,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CRP。参考国际常用分界标准[5],将患者 CRP 水平以 3 mg/L 作为分界值,定义<3 mg/L 者为正常 CRP 组,≥3 mg/L 者为高CRP组。

1.3 各组认知功能评分 采用连线测验(TMT)、符号编码(BACS)、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HVL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持续操作测验(CPT)对各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将结果输入MCCB 评分软件,矫正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因素。所有评估均由2 名固定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完成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以表示,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时以中位数[M(P25,P75)]表示,比较用秩和检验。以年龄、病程作为控制变量,对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8 例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CRP 水平为[0.88(0.38,2.01)]mg/L,其中正常CRP组77例、高CRP组21例。

2.1 观察组、常模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TMT、BACS、HVLT、BVMT、CPT 评分分别为(40.16± 12.02)分、(41.12 ± 9.14)分、(42.46 ± 10.41)分、(43.63 ± 11.84)分、(40.59 ± 9.34)分,常模组TMT、BACS、HVLT、BVMT、CPT 评分分别为(50.01± 10.01)分、(50.00 ± 10.00)分、(49.97 ± 10.02)分、(50.01± 10.00)分、(50.02± 10.00)分,两组相比,P均<0.05。

2.2 正常CRP 组、高CRP 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正常 CRP 组TMT、BACS、HVLT、BVMT、CPT 评分分别为(41.09 ± 12.01)分、(41.58 ± 9.11)分、(42.79± 10.41)分、(43.63 ± 12.09)分、(41.95 ± 8.80)分,高 CRP 组 TMT、BACS、HVLT、BVMT、CPT 评分分别为(36.65 ± 11.77)分、(39.41 ± 9.34)分、(41.24 ±10.66)分、(43.59 ± 11.19)分、(35.14 ± 9.76)分,其中两组CPT评分相比,P<0.05。

2.3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以年龄、病程和PANSS总分作为控制变量,对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RP 水平与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 CPT 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290,P<0.05),与TMT、BACS、HVLT、BVMT 无关(r分别为−0.230、−0.199、−0.101、−0.013,P均>0.05)。

3 讨论

认知功能损害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7],然而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仍未阐明。研究[8-9]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患者在阳性症状得到治疗的同时,避免了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亟需了解认知功能损害症状的发生原因、病理机制及相关因素。目前有观点[10]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异常存在关联,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较少。

本研究发现,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严重,显著低于中国常模,CRP水平与认知功能中注意、警觉维度(CPT 测验相关维度)存在负相关关系。有研究[11-12]表明,CRP 水平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严重程度相关,CRP 在急性精神病发作期间水平升高,并且更高CRP 水平与精神病的严重程度升高有关。同时也有研究[13-14]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其病程及年龄存在相关性,病程越长、发病年龄越小,则患者认知水平越差。故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排除了病程及患者年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RP 水平与认知功能中注意、警觉维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异常有关,CRP水平越高,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在急性和稳定状态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RP 异常与一系列认知功能受损有关。既往研究[5]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CRP 水平异常与一般智力、抽象推理、记忆、工作记忆、语义记忆、学习能力、注意力、思维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以及全局认知能力的认知表现有关。有研究[15-16]表明,CRP 水平与语言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表现呈负相关。有研究[17-18]认为,CRP 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然而另有一些研究[19]表明,CRP水平与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相关性。目前尚无一致性结果,这与不同研究纳入的患者疾病状态不同、使用的认知评估工具不同有一定关系,需要更为严谨的研究进一步的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为了进一步探索高炎症反应对认知的影响,本研究依据患者的CRP 水平进行分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RP 水平与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及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CRP 组和高CRP 组的注意、警觉维度存在差异,其中CRP 水平与CPT 之间呈负相关,即CRP 值越高,认知功能中注意和警觉相关方面评分越低,认知损害越为严重。

综上所述,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其外周血CRP 水平与认知功能中的注意、警觉维度存在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使用首发精神分裂症且未用药患者作为样本,免除了药物对CRP 的影响,选用了MCCB 作为认知测试工具,较为全面的评估了患者的认知功能,阐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CRP 的关联,此类研究资料在国内外较为缺乏,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在标准化诊断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不同疾病状态人群中进行重复的研究,如急性期、稳定期或者康复期患者,以进一步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C 反应蛋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从而为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精神病外周血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