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溢油风险与防控举措

2021-01-09郑志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化分公司广东揭阳515200

化工管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溢油码头原油

郑志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化分公司,广东 揭阳 515200)

0 引言

我国对沿海城市进行了规划和调整,充分使用沿海岸线的资源建设原油码头,将其投入使用,为我国石油的运输创造相应条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原油的运输需要专业的油品码头,但是为了防止溢油污染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要在码头作业区配备相对应的防污染设备和材料来应对在石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溢油事故。在此基础上,提高各级人员对原油运输码头生产运营中溢油风险的警惕性,加强防控,防患于未然。

1 30万吨原油码头溢油风险

1.1 环境因素的影响

处于沿海城市的原油码头常有浓雾天气以及大风等恶劣天气,这种条件下船舶运行以及工作存在极大难度和危险性。一般来说,30万吨级原油码头没有设置防风屏障来为船舶遮风挡雨,对于码头在恶劣天气下的运行就比较困难了。如果在原油运输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大风大浪的天气,就会导致船舶锚泊避风、靠离码头作业的困难,使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阻碍。另外,码头周边水域内的水流并不完全静止,往复水流对船舶工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域的流速比较大,而船在低速航行时,船舶保证航行的方向就会极其困难。

1.2 船舶自身的因素

30万吨原油码头中超大型的游轮在行驶时惯性更大,同时其减速停船时的航行距离也会相对比较长,船舶的旋回性能也会比较差,导致船舶在实际运行操作中难度更大,要占用更多的面积。如果操作失误,就会导致船舶以及码头碰撞的事故,严重影响原油的运输效果,甚至产生溢油的现象。除此之外,船舶自身的实际质量水平并不完全相同,有一些船舶的尾轴在密封保存的过程中,可能并不是十分严密,导致了原油的泄漏。在船舶的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对其使用的期限进行了明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船舶受到海水的腐蚀会越来越严重,各种推动船舶运行的设备使用性能也相应降低,整体情况极度不良,导致原油码头存在水域溢油污染的风险[1]。

1.3 人员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够,不能胜任其工作,各部分生产安全制度的落实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有关的安全操作流程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标准化和格式化,这些都会成为影响到原油码头生产安全性的重要问题和安全隐患。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也应进一步落实到位,起到实效。

1.4 输油管和管线方面的因素

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处于沿海地区,整体所处环境中的气候及其潮湿,海风也会比较大,因此很容易产生化学腐蚀现象,在实际运行的环节,就需要对船舶结构中输油管线以及管线排布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以及相应的防腐蚀工艺进行严格要求,保障防腐蚀效果。另外,通过采取合适的方式,面对发生的紧急情况,使船舶中的各种装置都可以顺利运行,防止产生风险事故,为船舶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保障。

2 30万吨级原油码头溢油风险的防控举措

2.1 制定更加严格和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30万吨级原油码头管理过程用时较长,面对的困难比较复杂,原油污染防控问题的重要实际价值已经得到了相对应的体现。根据当前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溢油风险管理工作来看,相关方面已经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事故的控制责任,也制定出了相应的奖惩体系,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对待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保障良好的工作效果。此外,还结合原油码头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各种相应制度,规定了员工负责的工作内容、值班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安排的内容、安全操作流程、应急预案,使这些制度内容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发挥价值,使船舶的运行以及操作方式更加规范[2]。

2.2 对原油码头进行严格管理

3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现场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但是这种宣传工作仅仅依靠现场的禁令牌和警示牌是绝对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由码头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工作中养成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

原油码头的管理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就是要确保所有的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在后续工作中有据可查,使码头的生产和运行效果更加安全有效。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管理工作中时刻保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实现高效率生产的目标,绝对不能单纯、片面地追求生产的速度,而是需要基于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方面的要求以及标准来对输油臂以及输油管线内液体的流速进行合理性的规定,使船舶以及油库之间能够得到顺利的衔接,使原油码头的生产运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保证原油码头生产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释放,最终呈现良好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设立责任制度体系以及面对面交接班等方式,对各个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核。对原油码头现场的进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一人一证”的进出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还要对原油码头现场进行安全巡检,能够保证码头在生产的过程中的安全效果。

2.3 重视强化预警监控体系

目前30万吨原油码头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完善,并且构建成了专用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来对进出港口的船舶进行严格的监管,这种方式使船舶的识别以及跟踪都获得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是仍然需要重视预警监控环节,对原油码头运输原油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方式以防止在原油码头运行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风险问题[3-4]。

一般海事管理部门负责海洋船舶溢油污染的防控以及治理,在此基础上要对船舶的航行和作业秩序进行严格控制,这就需要在船舶的运行过程中能够严格地遵守具体要求以及标准,日常进出港环节服从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并听取意见。此外,进出港的船舶还要同时注意和周边水域内船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防止由于沟通不到位导致船舶的运行以及工作效果受到影响。原油码头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严格地监视码头周边的其他船舶,采取合适的方式来规避相关船舶之间的安全风险[5-7]。另外在船舶的接卸作业中,如果遇到了恶劣天气,则需要及时停止作业,有效预防随时可能会产生的风险。

2.4 提高各种设备设施自身的质量安全水平

根据原油码头装卸油类火灾危险性分级的情况,30万吨级原油码头接卸的原油通常都是甲类危险品,其危险性极高,很多原油起火以及爆炸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原油的泄漏。专业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会根据各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风险评估报告相关规定,对装卸压力自动监控装置、输油臂、紧急脱离装置以及溢油防控设备器材等多个方面的设施进行严格的规定和落实,达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明确设备的配备到位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备来更好地应对原油码头产生的溢油风险。因此通过对输油臂以及输油管线进行安全化的升级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输油臂的脱离能力以及应对破裂溢油的安全系数。除此之外,在相关部门创新设备的全过程构建形成了专用的技术档案,挖掘了这些数据前后之间的关联性,使设备设施处于了一种安全状态下,从而使石油风险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在产生溢油污染险情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 结语

总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溢油污染问题的防控,这就需要环保局、船舶公司以及海事局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来落实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职责,将溢油风险的污染源控制作为中心,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的策略,更好地保障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船舶运行安全性,同时使相关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猜你喜欢

溢油码头原油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基于Petri网的深远海溢油回收作业风险演化分析
海底输油管道溢油输移扩散特性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成品油罐车 装油溢油原因及预防措施
前往码头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在码头上钓鱼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