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探讨

2021-01-09沈晓涛徐响阳周健和罗德民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前路椎间盘颈椎

沈晓涛 徐响阳 周健和 罗德民

(东莞康华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0)

颈椎间盘突出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该疾病患者正逐年递增中,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则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方式[1]。传统手术常采用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治疗,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会增大并发症发生率,造成吞咽困难,影响预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颈椎手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由于具有融合和支撑等功能,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2]。现本文就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应用于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做出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86例,其中女性有39例,男性有47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48.64±5.61)岁;患病时间最长为57个月,最短为8个月,平均病程(29.91±10.62)个月。所选取患者均符合颈椎间盘突出相关诊治标准[3];已在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签署同意书;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合并严重心、肾、肝等器质性疾病者;意识不清和精神异常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2 治疗方法:86例患者均予以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进行治疗,首先调整患者为仰卧位,定位手术间隙体表标记,沿颈部皮横纹切开,逐步暴露手术部位,采用C形臂X线影像对位置加以确定相应颈椎手术间隙。置入椎体钉后连接脊椎撑开器,充分撑开椎间缝隙,清除后缘骨赘和椎间盘,将骨性终板处理到直至血液渗出为止,置入大小适宜的椎间融合器试模,确认型号后去除试模,置入带有松质骨的融合器,松开撑开器。采用C臂透视下见融合器位置良好,打入单嵌片或双嵌片。再次透视确认融合器位置。冲洗伤口,术腔留置1片引流条,逐层缝合皮肤,伤口辅料覆盖。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操作,手术结束后均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3 观察指标[5]:JOA评分结果:采用JOA(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加以评测,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椎前软组织厚度:使用电视透视吞咽研究(VFSS)进行测定。吞咽困难:The Bazaz-Yoo Dysphagia Indexj进行评定。

5 结果

5.1 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结果对比: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45.38±12.54)ml,手术时间为(86.37±12.37)分钟。见表1。患者手术前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后,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较之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结果对比分)

5.2 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段椎前软组织厚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对比:较之术后2天,术后3个月和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患者椎前软组织厚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情况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段椎前软组织厚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对比

讨 论

现临床上治疗颈椎病多数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在治疗上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会存在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螺钉移位和松动等情况[6-7]。此外,传统手术中所使用的钢板会出现和食道后方黏连的情况,侵蚀其咽部,诱发出咽瘘和咽气管瘘。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可适应颈椎各个节段的椎间盘切除和复位后的融合以及稳定,是一种新兴的固定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防止由于单独使用钢板导致的固定不足的问题[8]。嵌片式零切迹系统在植入后可以不需要另外对钢板进行固定,以免对周围组织加以剥离。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因为需要前路钢板的固定,在操作过程中会大面积的暴露出相邻颈椎体,提高对颈前组织的损伤程度,如椎前血管和交感神经等,从而损伤椎体血供,加快邻椎退变。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由于手术范围缩小,使得周围血运得以减少,降低对邻近椎间盘的侵扰,进而有效降低椎间盘和邻近椎体的退变,对需要行长节段固定的患者其优势更为明显,可最大限度的远离相邻椎间隙,将风险降至最小,促进康复。此次研究中,患者手术前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后,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较之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由于不会对食道产生阻碍,因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9]。患者在术后常会出现吞咽困难等情况,这可能对患者软组织牵拉等有关[10]。较之传统的治疗方法,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可容纳于减压后的椎间隙中,可避免出现椎体前缘突出,防止出现和颈椎前方软组织的接触,有效预防食管的机械性刺激,减低融合器伤害食管事件发生率,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较之术后2天,术后3个月和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患者椎前软组织厚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情况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零切迹系统除了对减少对食管损伤和吞咽困难外,发现用偏大号的零切迹可以撑开间隙,对轻度滑脱的颈椎有复位和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在操作上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因为该系统是提前预装的,置入到患者体内后可自动进行校准,极大节省手术时间,进而提高治疗效果。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注意在术前经过X线片或是CT/MRI检查等方法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确认患者实际病情,予以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熟练掌握确认融合器大小的方法;融合器打入时限深器的调节,以免损伤脊髓。

综上所述,予以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具有操作简单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在临床运用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前路椎间盘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前路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