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智并融,让阅读课堂更精彩

2021-01-08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情智部编本火烧云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孙 林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思维,要以情启智、以智促情,让情智和谐共生,从而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思维,并因情施教,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以情入境,启动情智

教师要借助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致,让他们能快速进入求知状态,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并与文本产生共鸣。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的注意力由松散变为聚焦,能起到收心之效。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情境创设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构建联系,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1.乐曲渲染,引发共鸣。乐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依据文本内容,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乐曲,能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情感助力,让学生潜藏于内心的情感喷涌而出。教师要利用乐曲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能很快地融入文本的情感世界。如在讲解部编本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时,教师为学生播放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能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让他们快速融入文本中,感受文中的慈母情深。

2.媒体呈现,开阔视野。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片等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让遥远的内容变得触手可及,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如在讲解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内容时,由于学生的生活与文本的内容相距甚远,学生难以体会戈壁滩的荒凉,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戈壁滩的视频资料,能增进学生对戈壁滩的认识,远比语言的讲解要形象生动。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白杨的高大挺秀、抗拒恶劣气候,才能体会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的宝贵精神。

3.丰富想象,增添魅力。为增加文本的魅力,作者刻意留白,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省略处、空白点引领学生展开想象,让不同的学习个体运用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去解读,让不同的答案汇聚在一起,给课堂增添无限活力。如在讲解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解读“碧空尽”“天际流”,让他们说说李白伫立于黄鹤楼望友人远去,他看了多久,有学生认为会看到天色暗下来,教师继续引导:“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天色暗了。”学生利用诗句展开想象,从“孤帆远影碧空尽”中感受到李白看了很长时间才离开的。教师引领学生想象,让学生从想象中感受到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从而能感受到诗人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师可以在细节处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尽快地融入文本的情境中,感受其中浓浓的深情。

二、品味词句,生成情智

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探索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体悟文本的情感。学生通过咀嚼词义、涵泳文本,理解其中的含义、品味其中的意蕴。学生不仅要理解字面之义,还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言外之意,这样才能准确地探索文本的内核,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1.咬文嚼字,彰显意蕴。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咀嚼,能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能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学生阅读文本,会有自己的困惑,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熏陶、启发。教师要摆出问题,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看法,让他们的独特见解得以展示,自己的思维火花在交流中能得到点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让难懂的内容变得简单。教师要善于让学,采用多元的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到交流活动中,通过品读能理解其中的内涵。

2.多元对话、层层探索。阅读是多元对话的过程,既有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也有生本之间的交流,教师只抓住生本之间的对话,忽略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就难以出现信息交流、思维碰撞,难以产生深入的学习体验。

3.加强关联,领悟真情。教师在写作时要有所取舍,要加强段段之间的关联,让学生从细读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学生只有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让他们去体会、感受,步步探寻,逐步探寻文本的内核,才能实现情智的共融。教师要将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时代的作品进行对比,加强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实现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在讲解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将其与《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放在一起对比,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体会到友情的可贵。教师播放《送别》的音乐,营造送别的情景,让学生体会送别诗能传递友情、倾诉心声。教师让学生读字眼、查背景、明诗意,说说“王昌龄送别辛渐时说了些什么?在理解这句话时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读写作背景,从中能体会到作者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呈现送别诗,有以志相送、以歌相送、以语相送、以酒相送,好友之间有什么相送?”教师让学生配乐串读送别诗,理解送别诗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小学毕业时,即将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你会对共同生活了六年的同学、老师、朋友说些什么呢?”

三、质疑释疑,发展情智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探索问题,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增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的思考不能只停留于几个词句、标准答案的探索,要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

1.发掘意识,深度挖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实践,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教师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将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提出有挑战性、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多说多听,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能将注意力聚焦于课堂上。如在讲解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故事是如何发生的?贝多芬走进了这间小屋,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兄妹俩贫穷的生活状态,除此之外还看到了什么?他是如何做的?”为增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读第五、六自然段,让学生体会盲姑娘的心情,并带着激动的心情读一读。教师为学生配上音乐、图片,让学生赛读,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诵读,从而能让自己受到感染,并融入其中,逐步地理解文本的情感。

2.深入研读,读思结合。教师要引领学生深读文本、读透文本,并让读思相融,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部编本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划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有何特点?作者用了七种颜色去描写,但仅仅有这七种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你能不能把它说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依据文本中表示一种颜色的词语说说火烧云还有哪些奇特的颜色?”教师让学生观看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照片,让他们感受火烧云的多姿多彩,并想象天空中还会出现些什么,仿照课文第四至五段的写作方法写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情启智、情智并融,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要构建情智并融的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情智部编本火烧云
情智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域样本
激趣写作,构建情智并融的作文课堂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情智英语”教学主张及实现路径
火烧云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读写相结合 情智共飞扬——以人教版第十册为例浅谈读写结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