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1-01-06陈旭郭会敏张兵栾玉泉寇建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抗病毒感染者艾滋病

陈旭,郭会敏,张兵,栾玉泉,寇建琼

(1.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2.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云南 安宁 650302)

0 引言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治愈艾滋病的药物,疫苗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简称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反转录及复制,提高免疫水平,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1]。分析HIV/AIDS 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及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HIV/AIDS 流行现状

1.1 全球HIV/AIDS 流行现状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显示,截止2019 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有3800 万人,其中成人3620 万例[2]。2019 年新发HIV 感染者170 万,是全球目标值的三倍多,有69 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3]。在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有81%知道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约有710 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4]。此前确定的2020 年全球消除艾滋病的阶段目标无法实现[5]。

1.2 国内HIV/AIDS 流行现状

截至2020 年10 月底,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 万例,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6],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静脉吸毒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性传播比例在95%以上,其中异性传播占70%以上[7]。但50 岁以上的中老年和青年学生的感染率不断增加,前者感染途径主要以异性传播为主,后者以男男同性(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接触传播为主[8]。

2 抗病毒治疗现状

2.1 全球治疗现状

在2019 年,所有感染HIV 人群中,81%知道自己的状况,67%正在接受治疗,59%达到病毒抑制[4]。2020 年6 月,全球有2540 万例HIV 感染者在HAART,覆盖率达67%,其中1260 多万名携带者正等待治疗[3]。

2.2 国内治疗现状

2018 年最新修订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CD4 细胞阈值标准已被取消,并且免费向HIV 感染者提供抗反转录病毒药物[9]。治疗覆盖率不断上升,从2005 年的9.8%上升到2018 年的84.0%,以接受HAART 治疗6 月后病毒载量≤400拷贝/mL 为标准,我国接受HAART 的感染者病毒抑制率从2011 年的85%上升到 2015 年的91%,且2018 年达到94%的水平[10]。2019 年我国新增抗病毒治疗者12.7 万例,符合治疗条件的HIV 感染者接受HAART 比例为86.6%,治疗成功率为93.5%[11]。

3 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

95%以上的服药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影响HAART的主要因素可分为自身因素、传播途径、药物治疗、社会因素四大方面。

3.1 自身因素

①人口学因素研究发现女性的治疗依从性比男性低[12]。低年龄组抑制失败率较高,主要与自控能力较差无人督促有关;而老年人依从率低主要与教育背景和认知障碍有关[13]。文化程度高、知识面广、认知水平、理解疾病相关知识、识别不良反应均有影响用药依从性[14]。②病程进展:部分HIV 患者无临床表现,不重视早期治疗,依从性差,耐药风险增加[15]。HIV/AIDS 患者症状缓后,擅自停药,或症状严重者主动放弃治疗,最终治疗失败[16]。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17]。③ CD4 细胞水平:研究证实[18],基线CD4+T 淋巴细胞水平是影响 HIV/AIDS 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检测CD4 细胞计数参与度越高,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9]。④经济状况 :工作稳定、经济状况良好抗病毒治疗效果好;生活窘迫、不足支付领药交通费而放弃治疗的最终治疗失败[20]。⑤心理因素:HIV/AID 患者承受较大的身心压力,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不利于治疗效果[21]。心理状态较好的HIV/AID 患者主动配合性好,依从性好,抗病毒效果佳[22]。

3.2 传播途径

感染途径不同抗病毒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经吸毒感染的HIV/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均低于其他途径感染的患者[23]。MSM 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间比静脉吸毒和异性传播感染者更早,治疗效果更好[24]。

3.3 药物治疗药

物联合使用方案的复杂性,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也会相互作用[25]。长期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生化指标不断调整治疗方案,随着时间延长HIV/AIDS 患者重视程度下降,易导致漏服、错服、多服,导致治疗失败[26]。服药的剂量、时间、次数、是否外人在场也会影响治疗的有效性[27]。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皮疹、脱发、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腹泻、头晕、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放弃规律服药,最终出现耐药[25]。

3.4 社会因素

①家庭支持:患者家属参与可提醒患者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家庭支持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动机,治疗效果也越好[28]。②医疗支持: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效果、HIV/AIDS 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会直接影响治疗,医患关系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29]。医疗卫生团队提供相应的支持,定期随访监测、取药流程简单化、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关怀等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③国家政策:把抗病毒治疗纳入到医疗保险中,使HIV/AIDS 患者治疗率增大[30]。截至2013 年全国具备HIV筛检能力的实验室及检测点已覆盖96.8% 的区县和部分疫情高发省的乡镇[31]。

4 小结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治疗覆盖率较高。但综合分析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主要传播途径的改变,感染群体特征发生变化,对治疗也产生了影响,在未来艾滋病的防治过程中可以结合现状,不断完善相关方案,从而在各方面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病毒抑制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进一步提升感染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抗病毒感染者艾滋病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