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肺炎期间综合性医院疫情防控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2021-01-06陈会娜王越李静徐文哲李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病区肺炎防控

陈会娜,王越,李静,徐文哲,李贤*

(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

0 引言

2019 年12 月以来,新型冠状肺炎首次在中国的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逐步扩散到其他省市[1],2020 年1 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引起的,该病毒是一种导致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严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国内疫情虽已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国外疫情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面对一些地区疫情回弹现象,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必不可少,需从各个方面去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门诊管理、病区管理等不同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综述。

1 人力资源管理

1.1 建立应急梯队

万娴等[3]组建两个定向护理应急梯队,刘静等[4]建立三级梯队,刘俊雅[5]等建立临床护士应急四级梯队。梯队管理提高了医院人力资源利用率,使救治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1.2 组建机动库

范婧慧[6]等通过护理部构建机动护士库,整合各个科室人力资源的状况,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补给,保障科室正常的运转。詹昱新等[7]在医院已有的护理人力机动库基础上扩建抗疫护理人力机动库,熊莉娟等[8]为全面支援发热一线工作,共组建了8 批护理人员预备队。此模式实现了紧急和特殊状况下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使医疗人员顺利开展救治工作。

1.3 排班模式

收治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医院的排班模式前期参考非典期间小汤山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的排班原则,每4h 1 个班次,24h 实行6 个班次轮换。随着疫情的蔓延,为更高效的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已有的排班基础上并结合临床人力、物力实际情况,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改进。例如“抱团式”固定搭配排班模式[9],阶梯递进式护理排班模式[10],滚动式轮班模式[11]等。

1.4 培训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性比较强,医护人员照顾COVID-19 病毒病患者,感染2019-nCoV 的风险很高,因此,要做好专业知识和自我防护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各个医院依据卫健委发布规范性文件的解读下,结合临床工作现况对全院人员组织展开多维度、多元化的全面培训和考核工作。

2 门诊管理模式

2.1 “双分诊”的组织管理模式

贺华等建立了“双分诊”的组织管理模式[12],入院前使用双分诊模式,第一分诊为发热预检分诊,第二分诊为新冠肺炎预检分诊,所有入院患者首先在预检分诊台进行体温测量,若体温大于37.3℃的患者,一律到发热门诊就诊;体温正常的患者则进入急诊科救治并开具相关筛查。“双分诊”模式,有助于高效地对患者筛查、分流,遏制新冠肺炎病毒进一步地传播。

2.2 三通道分诊

张琼等[13]将预检分诊前移,同时设立三通道分诊,分别为普通患者通道、普通发热患者通道、湖北及外地发热患者通道,对所有入院的患者采取一问二测三登记四分流五处置的原则,对体温异常的患者引至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了所有入院人群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保障了入院人群的身心安全。

2.3 预检筛查前移

疫情防控期间,刘静等[4]通过将门急诊预检分诊前移至院前广场,对入院的患者的进行初筛和分诊,并引导其进入普通或发热门诊就诊。为老年患者和孕妇特别设立绿色通道,以便及时救治患者。同时设立预检筛查小程序,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4 互联网门诊

医院开通互联网预约诊疗服务[14],医生可通过手机,图文、视频方式对患者进行诊疗和健康教育。降低了患者来院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

3 病区管理模式

3.1 病区分区管理模式

在医院病区的管理中,赵孝等[15]按照“三区两带两线”的划分原则,实施医院病区分区管理模式,由区域护士长领导进行区域组织架构,制定绿区、黄区、红区3 个分区,各区域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同时病区进行物理和功能的划分。此模式调动了医疗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3.2 分层管理模式

根据传染病区的特点,李红卫等[16]成立分层管理模式,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构成,护士长统筹协调管理,根据每个人工作能力、经验等进行合理分工,弹性排班。此模式做到了临床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层层把关、层层落实,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3.3 “人-机-料-法-环”的管理模式

为使病区紧张的救援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刘鑫等实施“人-机-料-法-环”管理方法[17],“人”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机”为对设施规范化管理;“料”对防控物资的管理;“法”为对工作落实进度;“环”为对环境改造。此管理模式从5 个方面出发解决了救治现场混乱的问题,使救援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3.4 责任制整体+功能制医院管理模式

廖常菊等[18]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将防控成员按责任制整体模式分为6 个片区,按功能制分为6 个片区包干,开展医院防控救治工作。功能制分组划分牵头专项,做好科学防控,全员培训,物资保障,消毒隔离等内容,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

3.5 岗位引领护理工作模式

为全力应对疫情和救治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医院组建了临时病房,李咏冰等[19]对其实施岗位管理模式,具体包括:成立岗位引领工作管理小组,明确其工作任务,制定岗位引领清单,组织培训与考核等内容。此模式优化了护理人员工作流程,顺利高效地开展疫情救治工作。

3.6 “三区两通道”标准

应对新型冠肺炎期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则(试行)》[20,21],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贺华等[12]对医院普通病房改造为隔离病房,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同时设立“双缓冲”组织管理模式,院内区域划分明确,避免了造成院内二次交叉感染机会的发生,保障医患人员的安全。

3.7 “6S”和目视化管理

王玲玲等[22]通过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病区管理中,对病区环境、医院感染控制、物资、工作制度与流程等方面实施为期一周“6S”和目视化管理方法,与常规病区管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病区实施 “6S”融合目视化管理后,有助于节省往返拿取物资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和医务人员满意度。

4 质量控制管理模式

4.1 基于PDCA 循环医院管理模式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和考核、做好物资供给等工作,李曰阳等[31]基于PDCA 循环的理论提出医院管理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并从计划、执行、监查、处置等4 个视角制定医院应对疫情有效的对策。PDCA 循环有助于提升管理效果。降低医院感染总发生率。

4.2 三级质控体系

刘静等[4]成立临时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实施护理质量三级管理制度,隔离病房的科护士长负责一级质量管理,总护士长负责二级质量管理,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负责三级质量控制,对全院各隔离病房和重点科室进行严格督导,严格落实责任制护理和分级护理。王玲玲等[22]实施 “6S”管理中建立临时新三级质控体系(护理部 - 病区护士长 -责任组长),不断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护理质量三级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5 小结

医院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进一步好疫情排查的工作,院内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提升护理信息化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积极构建出院随访体系,完善应急救治前提下的医疗管理。

猜你喜欢

病区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