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回望及其价值意蕴探析

2021-01-06张亚婷戴春勤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

张亚婷,戴春勤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实践中培育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价值引领。在开启党的新的伟大奋斗征程的百年转折点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信念和昂扬的革命斗志,更好带领中国人民迎接新挑战、创造新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

(一)始创于以“救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一时间,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呼喊和最紧迫的现实任务。在志士仁人们进行了各种尝试而不能拯救中国危亡的生死关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最先嗅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味道,他们率先在中国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以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迅速集聚和团结在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共同开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全新历史,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批宝贵精神财富。

1921年7月末,中国共产党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成立,这场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彻底改变了五千年中国历史的方向。从此中国共产党赋予了这艘本不起眼的小船以革命的信仰,小船因此以“红船”为名永载史册。红船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开启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发动了残暴的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遭遇了严重损失和惨烈牺牲,但共产党人凭借着无坚不摧的革命理想和不怕牺牲的革命信仰,拼死斗争,最终突出重围转战至井冈山,保存了革命的“星星火种”,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面对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气馁,振作精神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苏维埃政权区域,继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革命环境异常艰难的苏区时期,苏区干部克服万难,个个“自带公粮去办公”,甚至挖野菜充饥以维持工作,但领导的各项工作依然取得了突出进展,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锻造了伟大的苏区精神。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长征之路历尽千辛万苦,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长征辉煌,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党和人民以血战到底的勇气,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敌人的钢铁长城,赢得了抗战胜利,洗刷了百年民族屈辱,铸就起伟大的抗战精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创造了风清弊绝的社会生态,开创了赢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大好局面,铸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离开西柏时,毛泽东同志更是要求全党保持“进京赶考”的谨慎态度,鞭辟入里地提出“两个务必”,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对于激励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于以“兴国”为主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战争洗礼,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本国情,振兴国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保持着革命年代培育的坚强意志,带领人民以高涨的热情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形成了以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党中央毅然决然选择出国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充分打击了美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激励了党和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空前热情和自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雷锋为代表的锐意进取、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雷锋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平凡人不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经济发展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开发与建设大油田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式英雄,他们铸就的伟大的大庆精神,成为激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国防科技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发扬团结一致、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的科研工作者,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科技实力,推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迈上了新台阶。在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人民的好干部,他们是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始终牵挂着群众,用生命解决“三害”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他们也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的实践诠释执政为民理念的突破天险最终于太行山上成功建成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新愚公”们。红旗渠精神是用艰苦的奋斗浇筑而成的,是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和强大责任担当的中国共产党的永恒精神坐标。

(三)开拓于以“富国”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事求是思想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绽放光芒,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走促进经济建设、寻求富裕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也在此过程不断得到开拓与创新。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改革创业精神得到充分发扬。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因势利导,先后设立多个经济特区,并带领特区人民埋头苦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展奇迹,铸就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2]在改革开放大浪潮的推进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火如荼、势不可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沉着机智地把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舵,积极把握新机遇、应对新变化、迎接新挑战。在此期间培育形成了“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崇尚科学精神,成为激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区相继发生了世所罕见的特大洪灾,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立即组织调动党员干部群众抗洪抢险,一时间军民上下同心,各部门、各系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严酷的斗争谱写了抗洪救灾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此期间积极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培育形成了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成为鼓舞中华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点燃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航天梦想。一大批航天工作者用青春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时代最强音。

(四)成熟于以“强国”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继承并发扬伟大革命精神,不断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全新的奋斗实践发展并充实着革命精神的内容。

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卓绝地奋斗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创造了世界史上的脱贫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淋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艰中之艰。”[3]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鼓足干劲、任劳任怨、倾力奉献的优秀扶贫干部,他们或是以张桂梅等为代表的扎根大山教育扶贫事业、绽放无悔青春的奉献者,或是以黄文秀等为代表的用生命的代价兑现脱贫诺言的脱贫一线的实干者。全面脱贫的伟大胜利为早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以最快速度做出疫情防控的战略安排,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积极配合、雷霆行动,在最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住了疫情的大面积蔓延。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儿女,他们以果敢的勇气同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诠释着使命、责任与担当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战场上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4]全国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性胜利正是在这种伟大精神的激励中取得的。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培育的理论源泉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并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强的理论武器开启中国革命的现实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革命性和人民性等内在性质所决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唯物史观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揭示,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该依靠谁的重大问题。剩余价值理论对于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的本真面目的揭示,进一步启发中国共产党认清了无产阶级的现实境遇和历史使命,从而领导广大无产阶级开启了中国的革命道路。

其次,革命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鲜明主题。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满含革命性地庄严宣誓,“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马克思主义从形形色色的理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指导“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7]的科学理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指南的《共产党宣言》更是直观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8],指引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奋斗,锻造了一个又一个革命传奇,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

最后,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是站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指导全世界的劳苦大众以革命的现实手段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从而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这从根本上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相符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在心中深埋下为人民谋幸福的种子,并经过不断的革命实践生根蔓枝。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生长的文化根基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生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公天下”“精忠报国”“贵和”“重民”“扶危济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不仅直接提供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生长的充分养料,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族形式。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在斗争中铸就辉煌的优秀民族传统。伟大领袖毛泽东曾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9]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主动挑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大梁,一批又一批革命英雄不怕吃苦、不计生死、只求报国,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敌机智斡旋、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展现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气概。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我国的民本思想早于先秦儒家就已形成体系,并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重民、贵民、养民、顺民等为核心要义的较为系统与成熟的民本思想。因此对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地位的重视本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血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雅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的警惕和情怀。并且党在百年的奋斗实践中注重汲取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实现了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群众史观的真正对接。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成熟的现实根基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铸造的革命精神的现实力量源自人民,也正是因为革命精神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实践为现实根基,才能够散发永恒的思想光芒。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和革命性在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百年伟大奋斗实践中实现统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发动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军民鱼水的血肉联系。正如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经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工作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条永恒真理的引领下坚守并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捍卫着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以全新的奋斗实践证明了“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11]。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作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常学常新,是激励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具的重要政治资源,同时也是增强文化自信,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源泉

信仰是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并强调,“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2]。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神内核,贯穿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始终,培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淬炼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伟大革命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怀揣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的激励和鼓舞下,才能够拥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勇气”;才能够保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才能够始终胸怀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公仆情怀。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3]。

党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从伟大的革命精神中找寻对共产主义的坚定政治信念,是领悟和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领悟革命精神的伟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从革命精神中汲取丰富营养;必须在工作中矢志不渝贯彻并落实伟大革命精神,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必须带头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培育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如此,党才能更好服务人民,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赓续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二)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坚定文化自信是保持民族独立性、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其本质上是一种形式独特且丰富、内容优秀且先进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根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文化遭遇严重危机,出现了质疑甚至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人民陷入了深度的文化自我怀疑之中。终于,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挽救了民族文化的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结合,不仅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化形式,同时也开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下,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实践中构筑起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中国人民重新找回了民族脊梁,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重拾文化自信。

(三)推进党自我革命的重要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革命依然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只有敢于刀刃向内,不断地推进自我革命,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党百年奋斗的优秀品格的淬炼,是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法宝。

首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中崇尚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追求目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沿着共产主义这座明亮灯塔的光前行。革命时期,无数的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信仰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以最伟大的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真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克服万难、艰苦奋斗,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去。今天,党已带领人民走过了百年的奋斗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人民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但同时党更要清晰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新的历史使命。越是辉煌,越要抖擞精神、提高警惕,在坚决彻底地自我革命中筑牢理想信念之魂。

其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确立了坚决依靠人民、忠诚服务人民的基本原则,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鲜明特色。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今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就是要不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在自我革命中保持党的纯洁性,做到不被利益所扰、不为诱惑所动,实践“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5]的忠贞誓言。

再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中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都曾遭遇过很多曲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今天依旧能够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为我们党从未抛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这条根本原则。在问题和错误面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自省原则,我们党才能走得更坚定、更自信、更长久。新时代,全党上下要在不断地自我革命中戒弄虚作假、戒有名无实、戒好高骛远、戒沽名钓誉,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贯彻到底。

最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中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依靠曾经无数的革命先辈英雄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顽强拼搏,无数英雄儿女为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而取得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必须包含锻造“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内容,要锻造坚强意志和钢铁本领,始终具备“抵御惊涛骇浪、克服艰难险阻”的能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拥有涅槃的意志和信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最终实现。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江泽民同志曾讲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6]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起着凝心聚气的灵魂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7]因此,在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坚实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以伟大的革命精神感召人、鼓舞人,发挥好革命精神的强大引领力、凝聚力,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在不断的奋斗中赋予伟大革命精神以时代内涵和价值,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一心为民的优良工作作风。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信心、不惧风雨、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回望伟大的革命精神、体味其深刻内涵,是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新篇章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