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石山地区金的成矿条件分析

2021-01-06卢玉浪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8期
关键词:褐铁矿北东硅化

谭 江,卢玉浪

(黑龙江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1 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白石山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Pt3-Pz)锡林浩特-塔溪岩浆弧(D-P3)与松嫩盆地边缘火山喷发岩带叠合部位。岩浆活动强烈,构造-成矿环境与内蒙突泉-林西极其相似,是热液-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区域。

1.2 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上统林西组(P3ιn),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ι)、光华组(K1gn)、甘河组(K1g),第四系(Q4)。其基本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大石寨组(P1d):被后期侵入岩体吞噬及白垩系覆盖,只见零星出露。在北部高家窝铺附近出露2处,在中部二龙山村南附近出露4处、向阳村附近出露1处、良种场村南~三道沟附近出露3处、靠山村北附近出露1处、南川北附近出露2处、奋斗砖厂东附近出露4处,总体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了二龙山褶皱核部。上部岩性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夹硅质岩及石英岩;下部为石英岩、石英片岩、酸性火山岩及大理岩。

(2)林西组(P3ιn):构成了二龙山复背斜的两翼,由于受后期侵入岩体影响及白垩系覆盖,主要出露于区域的中北部,断续出露于新华村畜牧场、南济村牧场、柳树一队、黄家炉上屯、石家屯、西沟西屯等地。在中部仅见有零星出露于东兴隆~西向阳附近,面积较小。为一套湖相碎屑堆积和中酸性火山岩堆积,主要岩性为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泥质、中酸性火山岩。

(3)龙江组(K1ι):大面积分布于中北部,南部有少量出露,约占图幅面积的1/3。覆盖于二叠系及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及斜长花岗岩体之上。主要岩性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熔岩、凝灰砂岩、火山角砾岩夹凝灰砂岩透镜体,被光华组(K1gn)平行不整合覆盖。该期火山活动与六九山铜矿成矿有关。

(4)光华组(K1gn):分布于东北部及南部,覆盖于二叠系地层及早二叠世岩体之上,主要岩性为层状凝灰岩、熔凝灰岩、酸性熔岩夹油页岩、粘土岩。

(5)甘河组(K1g):在东北隅等地零星分布,主要岩性为黑色致密气孔和杏仁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玢岩等。

(6)第四系(Q4):主要分布于大小河谷、河床、河漫滩及其两岸的阶地上,主要成因为冲积相、洪积-冲积相、洪积相、冰缘堆积相和残坡积相。组成物质为粘土、砂、砾石、碎石等。

区域上,处于北东向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喷发岩带与晚古生代基底隆起结合部位。基底隆起区主要分布于罕达罕河断裂两侧,主要由大石寨组、林西组、早二叠世侵入岩构成。六九山铜矿位于罕达罕河南侧的基底隆起区,普查区位于罕达罕河北侧的基底隆起区。区域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构造发育,其中东西向、北东向断裂和龙江期火山构造与铜金成矿有关。

2 金矿体特征

矿点内广泛出露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的安山玢岩、粉砂岩及板岩呈小捕掳体残留其内。其间有闪长岩侵入而形成矿化蚀变带,含矿石英脉赋存于碱长花岗岩中。矿化点的西北部还出露有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脉岩有石英钠长斑岩。矿点位于二龙山背斜核部北东段南东翼,受北东向、东西向两组裂隙控制,一组走向为270°~300°,向北倾,倾角为50°~70°,发育有4条石英脉,断续收缩膨胀现象明显,呈网脉状;另一组走向为55°~65°,连续性不好,发现一条石英脉,地表向南倾,延深较浅。

普查区共圈出①、②、③号3条金矿化带;金工业矿体4条,金低品位矿体5条,金矿化体25条。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

(1)①号金矿化带。

该矿化带位于三道沟屯正西1.0km处,长约400m,宽约200m,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矿体赋存于强褐铁矿、硅化花岗质碎裂岩内,岩石内见有强硅化、强绢云母化、土化,硅化呈脉状,与褐铁矿伴生,沿碎裂状岩石裂隙发育。褐铁矿化呈网脉状及少量星点状分布在岩石中。其所见夹石为局部不含矿的花岗质碎裂岩。带内共圈出金工业矿体1条,金低品位矿体1条,矿化体10条,其中I-1ay金矿体规模较大。

Ⅰ-1ay金矿体:分布于①号金矿化带中部,360勘探线东南端。矿体呈近东西向透镜状展布,赋存于花岗质碎裂岩、碎斑岩与蚀变闪长岩接触带附近。岩石中裂隙极其发育,裂隙里充填褐铁矿脉及硅质脉,呈网脉状分布。具强褐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

地表由两条探槽控制,长约115.00m,宽0.85m~3.80m;深部由钻孔控制,穿矿厚度2.90m,控制延伸约75.00m。矿体平均品位2.97g/t,最高16.93g/t。矿体中分布有两处夹石,夹石厚度分别为3.30m和2.00m,岩性为碎裂花岗岩。

脉石矿物主要有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矿石矿物有褐铁矿及自然金,自然金呈细小不规则粒状,粒度大约在0.04mm~0.2mm之间,分布于褐铁矿边缘或脉石矿物的晶隙及裂隙内。

(2)②号金矿化带。

该矿化带位于头道沟村正西1.3km,矿化带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长约1100m,宽约300m。矿体赋存于褐铁矿化硅化带或石英脉的上下盘附近,围岩为强褐铁矿-硅化花岗质碎裂岩,硅化与褐铁矿化相伴生,呈网脉状分布于裂隙中,具强绢云母化,呈细小的鳞片状分布于长石晶面,局部具碳酸盐化,呈薄膜状分布于岩石裂隙或节理面上。带内共圈出金工业矿体3条,金低品位矿体1条,矿化体13条。

Ⅱ-2ay金矿体:由地表两条槽探工程控制,见矿厚度分别为0.94m,平均品位Au2.57g/t;矿体呈北东向脉状展布,长约60m,产状321-340°∠70°;赋存于石英脉的上盘的硅化花岗质碎裂岩中,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发育。

Ⅱ-3ay金矿体:由一条探槽控制,两侧相邻工程未见矿体,见矿厚度1.42m,品位4.97g/t;矿体呈北东向脉状展布,长约45m,产状324°∠71°;赋存于石英脉下盘的硅化碎裂英云闪长岩中,上盘乳白色石英脉中未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发育。

Ⅱ-4ay金矿体:由一条探槽控制,两侧相邻工程未见矿体,见矿厚度2.84m,品位6.20g/t;矿体呈北东向脉状展布,长约15m,产状324°∠71°。

赋存于碎裂花岗岩中的硅化脉内。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发育。

(3)③号金矿化带。

该矿化带属火山岩地区,地表主要出露岩性为大石寨组的安山岩和光华组的火山碎屑岩,可见明显的硅化、褐铁矿化,未见金矿化;深部由四个钻孔控制,带内共圈出金低品位矿体3条,矿化体2条。

Ⅲ1aw:由钻孔控制,厚度1.01m,品位1.49g/t;矿体地表未出露,推断呈北东向脉状展布,长约50m,产状320°∠33°;赋存于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中,细脉状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发育。

Ⅲ-2aw:由钻孔控制,厚度0.84m,品位2.46g/t;矿体地表未出露,推断呈北东向脉状展布,长约50m,产状320°∠33°;赋存于英安斑岩侵入安山岩的下盘接触带中,黄铁绢英岩化、细脉状硅化和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发育。

Ⅲ-3aw:由钻孔控制,厚度0.84m,品位1.97g/t;矿体地表未出露,推断呈北东向脉状展布,长约50m,产状320°∠33°;赋存于英安斑岩下盘安山岩中,黄铁绢英岩化、细脉状硅化和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发育。

3 金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标志

3.1 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区域上,在普查区西南2km处分布有马山金矿点,成矿类型为石英脉型,金成矿主要与闪长岩侵入活动有关,赋矿岩石为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在普查区南部15km处分布有六九中型铜矿床,成矿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成矿岩体为早白垩世英云闪长斑岩,成矿前岩浆岩有早二叠世英云闪长岩、早白垩世龙江组和光华组火山岩,矿体主要赋存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的隐爆中心角砾岩带、震裂角砾岩带中,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在普查区东部4km处分布有东兴隆铜矿点,成矿类型为斑岩型,成矿地质体为早二叠世花岗闪长斑岩,成矿前地质体为英云闪长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

3.2 找矿标志

结合矿床成因,普查区找矿标志总结如下:

(1)岩浆岩找矿标志:①、②号金矿化带为二叠世早期花岗质碎裂岩与闪长岩、早期石英脉接触带部位,是金成矿有利部位。③号金矿化带大石寨组蚀变碎裂安山岩及英安斑岩的侵入接触部位,是金成矿有利部位。

(2)构造找矿标志:东西向、北东向挤压蚀变破碎带、硅化带,是金成矿有利部位。

(3)围岩蚀变找矿标志: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铁帽),特别是褐铁矿化硅化脉,是直接找矿标志。

(4)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金元素含量大于100×10-9的金异常,一般为矿至异常;与其对应的银元素含量也较高,与金异常套合较好的银异常也是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褐铁矿北东硅化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我国褐铁矿浮选及其联合选别的现状及进展
唐钢360m2烧结机低成本生产实践
浅谈赞比亚蒙布瓦地区褐铁矿“帽”与铁质砾岩的成因关系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