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永生教授辨治过敏性紫癜验案2 则

2021-01-05牟宗毅黄永生指导靳宏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全蝎黄老桃仁

牟宗毅,黄永生(指导),靳宏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黄永生,首届全国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三、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老学验俱丰,治学严谨,善思笃行,临床辨治过敏性紫癜颇有效验。兹结合其临床治疗验案2 则,介绍其从肝胆应用清热活血止血法辨治过敏性紫癜经验,以飨同道。

1 过敏性紫癜验案一

高某,女,67岁,药物过敏史:不详。初诊日期:2018年10月26型。

患者于2018年7月被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刻诊:四肢散在红色斑疹,乏力,腰痛,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手足心热,反酸,烧心,头胀痛(太阳穴),耳聋,纳可,眠差,二便可,舌青紫瘀暗,体胖大,苔薄腻,脉沉弦细。既往史:癔病。月经史:16-53岁。血压:134/80mmHg。辨证:热盛迫血,气滞血瘀。治法:清泻肝胆,凉血止血,散瘀行滞。处方:自拟青紫汤加减。青黛10g,紫草15g,桃仁15g,红花10g,当归30g,川芎10g,白芍30g,生地30g,丹参30g,砂仁10g,降香10g,炙甘草10g,沉香5g,三七6g(吞),全蝎5g。每日1 剂,水煎服。

二诊(2018年11月1型):服上药诸症好转,紫癜,气短,心烦,反酸,烧心减轻。现症:近日因劳累紫癜又增多,乏力,腰痛,动则汗出,手足心热,头痛,耳聋,纳可,眠差,二便可,舌青紫瘀暗,体胖大,有齿痕,苔薄,脉沉细。血压:135/80mmHg。处方:上方去全蝎,加白芨10g,木香5g,黄芪30g,蝉蜕10g,苏叶10g。

三诊(2018年11月7型):服上药,诸症好转,紫癜,气短,心烦,反酸,烧心改善,头痛明显减轻。现症:腿部少许紫癜分布,乏力,腰痛,动则汗出,手足心热,耳聋,纳可,眠差,二便可,舌淡青紫瘀暗,体胖大,有齿痕,苔薄黄,脉沉弦细。血压:122/70mmHg。处方:上方去木香、沉香、三七,加二蓟各15g,白茅根60g,凤尾草10g,倒扣草10g。

患者服上方10 剂后,诸症好转,紫癜、心烦、反酸改善,头痛、气短基本消失。

按: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血证”“斑”“葡萄疫”等范畴[1]。本案患者以“四肢散在红色斑疹”为主诉,说明血不循常道而溢出肌表,虽有“乏力,腰痛,气短,动则汗出”的正虚表现,但正虽虚而邪则实,此实邪表现为“心烦,手足心热,反酸,眠差,舌青紫瘀暗,体胖大,脉沉弦细”,黄老认为是肝胆实热扰动,迫血外溢。故一诊时以青黛泻肝胆、散郁火,紫草清热凉血以止血。血既止,其经脉中已动之血不能复还其道者成为瘀血,故患者一派“舌青紫瘀暗,体胖大”血瘀之象,治以桃仁、红花、川芎、丹参、三七、全蝎活血消瘀通络。佐以白芍敛阴和营,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砂仁、沉香行气,降香化瘀、止血、理气。二诊时,由于患者因劳累后紫癜又增多,乏力,腰痛,动则汗出,一派气虚之象,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更不固而紫癜反复,故将散瘀通络的全蝎去掉,加白芨以收敛止血,黄芪30g 以补气摄血,木香、苏叶行气导滞,攻补兼施、补而不滞。三诊时,紫癜血既止,瘀既消,但腿部尚有少许紫癜分布,故血不安,有复潮之可能,故黄老认为此时以“宁血”为主,使血得安乃愈。于上方去木香,沉香,三七之活血消瘀之剂,加二蓟各15g 以凉肝血之热以使血宁,白茅根60g 以清肺胃之热,凤尾草、倒扣草清热凉血。

本证治疗以止血宁血为要,佐以补血(四物汤),属标本兼治治本之法。

2 过敏性紫癜验案二

李某,男,40,药物过敏史:否认。初诊日期:2015年05月20型。

患者过敏性紫殿半个月。刻诊:双下肢散在红色皮下出血点,红斑,时痒,稍太息,稍心烦,手足稍凉,小腹凉,膝盖凉,反酸烧心,胃胀,打嗝,矢气,纳可,眠差入睡困难,二便可,舌淡青紫,苔薄,边有齿痕,脉沉弦弱。既往史:饮酒史6年,吸烟史:20年。血压:120/90mmHg。辨证:肝郁气滞,热盛迫血。 治法:凉血止血消瘀。处方:青黛10g,紫草15g,白及15g,丹皮10g,白芍30g,炙甘草10g,元胡15g,沉香3g,威灵仙15g,忍冬藤15g,大蓟30g,地榆炭1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30g,赤芍10g,川芎10g,乌蛇15g,白鲜皮15g,大黄7.5g。每日1 剂,水煎服。

二诊(2015年05月28型)

现症:服药后,紫癜症状好转。仍双下肢散在红色皮下出血点,红斑,时痒,稍太息 ,偶足跟痛,手足热,偶反酸烧心,胃胀,打嗝,矢气,纳眠可,便秘,小便可,舌尖红,体青紫,苔薄少,脉弦。血压:115/80mmHg

处方:当归30g,川芎10g,生地30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0g,桂枝10g,炙甘草10g,大枣15g,青黛10g,丹皮10g,紫草15g,制首乌30g,白蒺藜30g,乌蛇30g,白鲜皮30g,威灵仙15g,忍冬藤15g,全蝎5g,蜈蚣3 条,大蓟30g,地榆炭10g,白茅根30g,大黄10g,白及10g。

三诊(2015年06月10型)

服上药,紫癜基本消失。现症:腹胀,气短,手足心热,时左胁下胀痛,时太息,时心烦,腰酸,纳可,眠尚可,二便调,小便黄,有异味,舌边尖红,体淡青,裂纹深,苔薄黄,边有白涎,脉沉弦。血压:110/80mmHg。

处方:当归15g,白芍30g,二地各3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阿胶15g(烊化),炙甘草10g,太子参30g,茯苓15g,白术15g,炒枣仁30g,夜交藤30g。

患者服上方8 剂后,诸症好转,紫癜、腹胀、胁痛等基本消失。

按:该患半月前即出现过敏性紫癜,现仍双下肢散在红色皮下出血点,红斑,时痒,说明仍属邪盛之初期,紫癜为中医血证范畴,多属虚证,然系血虚,非气虚,尤其初期为邪气最盛,正虽虚而邪则实,因此不去其邪,愈伤其正,虚者愈虚,实者愈实。因此,黄老初诊治以清热凉血以止血之法,以青黛大泻肝经实火及散肝经火郁,紫草清热活血凉血,白及收敛止血。用苦寒之丹皮入血分除血热,苦酸之地榆体沉而降,阴中阳也,专主下焦血,针对患者“双下肢散在红色皮下出血点”行凉血止血之效,取炭以入血分。为防血止而瘀,配以白芍、川芎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应用元胡辛散、苦泄、温通之性,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患者偶反酸烧心,胃胀,打嗝,矢气,加入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威灵仙、忍冬藤、乌蛇通络。大蓟凉血止血,生地凉血散瘀,大黄凉血祛瘀通血脉。由于正虚、血不能荣养皮肤而痒,治以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二诊患者服药后紫癜症状多有好转,但双下肢仍有散在红色皮下出血点、红斑,黄老守前方清热、凉血、散瘀之总法,予以青黛、紫草、大蓟、丹皮、地榆炭、白及、川芎、生地、赤芍、桃仁、红花、乌蛇、白鲜皮、威灵仙、忍冬藤、大黄、全蝎、蜈蚣。鉴于患者病史已将近1月,血耗过多,故加当归补血、活血,攻补兼施。桂枝通阳,利于脉道通行,以缓解皮肤瘙痒。加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以改善患者肝肾阴虚之偶足跟痛,手足热。患者肝郁气滞之舌尖红、体青,脉弦,治以白蒺藜平肝解郁。三诊,患者紫癜已治愈,仅余少许血虚血瘀、肝气郁结、虚热内扰之象,故黄老完全以扶正为主,兼以活血、利湿之法。

本证属过敏性紫癜邪盛之初期,黄老治疗凉血止血以治标,活血祛瘀通络以佐治,正所谓唐容川《血证论》“止血”“消瘀”之法[2]。

黄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总法:急则凉血止血治其标,紧则祛瘀通络治其实,要则凉血宁血防其复,缓则补气补血治其本[3]。实是基于过敏性紫癜紫癜此种疾病的特殊性,其多本于虚,气虚、血虚、肝脾肾不足等,但随着气不摄血、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而血溢于脉外而出血形成紫癜,故其标又为偏实之证,故要分阶段进行辨治,黄老在其急性皮下出血期采取凉血止血之大法尽快缓解症状,随着血止,又要防止溢于脉外之血瘀滞为患,故采用活血通络之法以佐辅[4-6]。待患者病情稳定,重点需移至“正虚”对症治疗,黄老多行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之法[7,8]。

猜你喜欢

全蝎黄老桃仁
桃仁和酒
爱吃大闸蟹的黄苗子老先生
不同弹性蛋白酶酶活力条件下野生与养殖全蝎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肿瘤实验的对比研究
野生与养殖全蝎水提液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抗病毒作用的对比研究
胸怀
嘴唇干裂用桃仁
嘴唇干裂用桃仁
“核潜艇之父”的简单生活
全蝎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