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迎香穴临床应用新探讨

2021-01-05国华张俊清钟如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经脉腰痛腰部

国华,张俊清,钟如春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0 引言

内迎香穴为经外奇穴,最早出自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1]:“救卒中恶死方,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若使鼻中血出佳。”元代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将其列为奇穴:“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内迎香在鼻孔内,用芦或箬叶作卷搐之血出为好,应合谷穴。”内迎香穴在现代的解剖定位是: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2]。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内迎香穴可以治疗卒中恶死[1]、目赤肿痛[3]、喉痹、牙关紧闭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内迎香穴点刺出血具有疏通郁滞、行气通窍、活血止痛的作用[4]。每每遇到双目红肿热痛、羞明滞涩难睁者,经过刺络放血后双目红肿热痛的症状即可改善,使双眼清爽舒适[5]。对于充血性头痛[6],变应性鼻炎[7],鼻窦炎[8],急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9],慢性咽喉疾病中的痰热瘀阻证、且迁延不愈的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4]。在治疗鼻部炎症导致的鼻腔内阻塞引起的嗅觉减退方面,针刺内迎香穴能够使鼻腔的通气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解除了鼻腔内的阻塞情况,使鼻腔的阻力减小,从而改善了嗅觉减退的症状[10]。以上多数方法是在内迎香穴施以点刺出血。治疗单纯性呃逆时,则需要针刺后手法强刺激[11]。

笔者跟随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针灸名老中医张俊清副主任医师学习多年,在临床跟师过程中发现,内迎香穴不仅在治疗鼻咽部、眼部疾患上有很好的效果,在治疗急性呃逆[12-13]、落枕[14]、急性腰扭伤[15]等病症方面更有奇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1 呃逆

呃逆,古代称“哕,又称“哕逆”。多是以气逆上冲于喉间,使喉间呃声连连,声音短小而反复,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中膈肌痉挛。此外,胃肠的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肠恶性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胃或食道术后皆可引起本病,临床上较常见。呃逆的病位在膈,病机为气逆上冲动膈。凡上、中、下三焦各脏腑气机上逆均可导致呃逆的发生。临床上以胃气上逆动膈多见,多由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刺激或突然吸入寒冷的空气而引发[16]。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大多以和胃降逆为取穴原则。通过查阅大量的临床文献研究,表明针刺在治疗呃逆方面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17-19]。

内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经筋以及督脉相互关联,而这几条经脉的循行又均通过胃、膈肌相关部位,正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针刺内迎香穴,同时能够使手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督脉四条经脉的经气畅通,进而达到调理全身气机的目的。尤以取嚏为佳。早在《灵枢·杂病》中就有论述:“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呃逆多急性起病。针刺时进行快速捻转泻法,从而达到“急则治其标”止呃的效果。

病例分享:患者,李某,男,22岁,职员。

主诉:呃逆3天。患者自诉3天前进食生冷后出现呃逆,呈持续性,自饮热水后缓解,一小时后呃逆再次发作,呈持续性,于医院就诊,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后症状较前减轻,但两小时后再次发作呃逆,不缓解。后经服用和胃降逆中成药亦效果不佳来诊。治疗经过:选用双侧内迎香穴进行针刺。方法:嘱患者后背靠于墙壁处,选双侧内迎香穴。使用0.35毫米×40毫米的毫针,针刺时针尖方向朝向鼻根部,成30度角,刺入深度为1-2毫米,进行持续捻转5-10秒,患者打出喷嚏,呃逆停止,然后让患者仰卧位留针,每30分钟行针1次,每次5-10秒钟,留针60分钟后起针。呃逆未再发作,嘱其腹部注意保暖。此后随访1天、1周,患者诉呃逆未再发作。

2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进行腰部的活动时,腰部姿势的突然改变或搬抬较重物品时腰部相关肌肉配合不协调,以及跌倒损伤造成的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损伤所致。表现为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急性腰扭的患者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在急性期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转变为慢性腰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及工作。病因多为“经脉闭阻-不通则痛”。《金匮翼》中记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故治疗应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

在治疗急性腰扭伤上中医的治法多为针刺[20-21]、灸法[22]、中药口服[23]、按摩推拿[24]、中药热敷[25]等。在穴位的选取上,多选取腰痛点、委中、后溪、阿是穴、肾俞等穴,最常使用特定穴为是五腧穴、背俞穴、原穴[26]。

选取内迎香穴,其原因在于:①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上头下颜,结于鼻”,足少阴肾经的经筋“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病在此者……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②督脉“上循喉咙……究于蓄门”。蓄门为鼻孔后。张景岳的《类经》注:“喉屋上通鼻之窍门也”,又作“蓄门”。故督脉循行此处与内迎香穴位置相邻。因此能够通达膀胱经、肾经和督脉三条经脉,使三条经脉经气畅达。针刺的同时让病人进行缓慢腰部及腿部的活动,能够促进经脉气血的运行,“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病例分享:患者,王某,女,54岁,退休职工。

主诉:腰部疼痛1小时。诊疗经过:1小时前打扫房间时突然出现腰部剧烈疼痛,行动困难,由平车推入我科就诊。专科查体:左侧卧位,活动受限,腰椎脊突旁肌肉痉挛僵硬,腰4、5椎旁压痛明显,VAS评分7分。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因患者疼痛剧烈,故先予针灸治疗。选双侧内迎香穴,使用0.38毫米×40毫米的毫针,针刺时针尖方向朝向鼻根部,成30度角,刺入深度为1~2毫米,进行捻转泻法5~10秒。2分钟后,患者疼痛略缓解,嘱家属帮助其缓慢屈伸右下肢活动。10分钟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5分,嘱缓慢改变体位至仰卧位,嘱自行缓慢交替屈伸双下肢活动。20分钟后,仍有腰痛,但可缓慢活动,嘱其缓慢从平车站到地上,双手扶桌子,缓慢活动腰部以及交替抬腿活动。30分钟后起针,患者腰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3分。随后行腰椎正侧位片:腰椎曲度变直,腰4、5椎体边缘见骨质曾生改变。嘱其卧床休息,第二日复诊,仍有轻微腰痛,予常规穴位针刺2次后,腰痛症状消失。

3 落枕

落枕是以颈部突然发生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关于落枕的病因病机,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已有论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涌,目似脱,项似拔”。综上所述,落枕多主要由颈部肌肉感受风寒之邪或时间较长的过度拉伸引起一侧颈部肌肉紧张所致。本病的发生常与夜间睡眠姿势不良、枕头高低不适、风寒之邪侵袭等因素导致颈部筋脉拘挛、气血凝滞不通有关[27]。

西医学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有各种手法治疗,关节松动术,局部肌肉康复锻炼、按摩等非手术疗法,或配以各理疗仪器联合治疗[28-30]。中医治疗落枕多采用针刺、推拿、拔罐、刮痧、中药汤剂、灸法等治疗[31-36]。针刺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可以缓解僵硬的颈肩部肌肉,改善颈部活动功能,是目前中医医师在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常以舒筋、解痉、止痛为治疗原则。

内迎香穴所在的位置与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及督脉循行均有关联,同时这几条经脉循行均通过颈肩部[37]。因此,针刺此穴,可同时使四条经络的经气运行顺畅,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尤其以取嚏为佳。因此不论是颈部哪个部位的疼痛,针刺此穴均可达到“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效果。针刺的同时配合颈部及上肢的运动,可使颈部痉挛的肌肉逐渐放松,达到行气活血、缓解肌肉痉挛、恢复颈肩部正常活动的目的。

病例分享:患者,张某,男,45岁,环卫工人。

主诉:颈部不适疼痛1天。诊疗经过:患者1天前自觉睡醒后出现右侧颈部僵硬疼痛,不能扭转,自行用红花油按摩以及贴膏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故来诊。专科检查:右侧颈部肌肉痉挛僵硬,压痛明显。遂选用双侧内迎香穴,使患者靠于墙壁处,使用0.38毫米×40毫米的毫针,针刺时针尖方向朝向鼻根部,成30度角,刺入深度为1-2毫米,快速持续捻转5-10分钟,然后嘱患者离开墙壁,缓慢活动颈部以及缓慢上抬或旋转右侧手臂进行活动。每10分钟行针1次,行针后嘱患者继续活动颈部及患侧手臂。针刺10分钟后,患者自觉颈部疼痛明显减轻,嘱其继续活动。期间行针2次,每次5-10秒钟,30分钟后起针,颈部活动自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嘱其颈部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后随访1天、3天,未见颈部疼痛症状出现。

综上所述,“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多条经脉的正经、经筋、经别的循行路线均可达到内迎香所在的位置。因此内迎香穴除了能够治疗眼、耳、鼻、喉等五官疾病以外,还可治疗落枕、呃逆、急性腰扭伤等急性功能性疾病。临床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发现,发病即来就诊的患者针刺效果尤为明显。同时,因针刺内迎香穴时疼痛感较明显,因此在治疗前应前向患者加以说明。此种方法方便操作,起效快,较大的缩短了治疗时间及病程,可以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进行应用。

猜你喜欢

经脉腰痛腰部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