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成像与普通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析比较

2021-01-04刘文秀曹晓莉冯旭霞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造影

刘文秀,曹晓莉,冯旭霞

(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CT诊断室,陕西延安716000)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步伐的提升,数字化成像技术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检查中得到逐步推广,随着该技术的不但成熟,较普通X线造影检查,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DSI)展现出更多的优势。双对比造影方法主要是一种在气体扩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胃肠道管腔涂抹钡剂的方式对胃肠道图像进行检查的方法[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数字化成像与普通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6.3±5.2)岁;临床诊断均具有消化道病症。其中20例患者做行食道造影合并胃造影,22例患者则进行灌肠造影检查。患者在两种技术下的胃肠道成像的采集工作应固定为同一台X线机。

1.2 检查方法

在患者的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为德西门子生产的MD多功能数字胃肠机,因具有自身的片库,患者行普通X线胃肠造影检查技术同样使用该仪器。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应使用与仪器相配的影像科医生工作系统。

1.3 图像判定标准

图像采集结束后,由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质量管控小组对图像质量等级进行判定,最终评估结果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图像等级的划分遵循位置正确、影像层次分明、影像密度适当,一般可分为Ⅰ级(高质量)、Ⅱ级(中等质量)、Ⅲ级(质量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等级判定

数字化成像技术下Ⅰ、Ⅱ、Ⅲ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46.77%、43.55%、9.68%,普通X线造影技术下Ⅰ、Ⅱ、Ⅲ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35.48%、48.39%、16.13%,Ⅰ级、Ⅱ级成像质量的数据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在第Ⅲ级中,数字化成像技术较普通X线占据明显优势(P<0.05,见表1)。

表1 42例患者图像质量等级判定情况[ n(%)]

2.2 病例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异常状况(早期食管癌、十二指肠黏膜以及结肠小息肉)的共计25例(早期食管癌患者10例:依据病理形态来看,隐伏型5例,糜烂性2例,斑块型2例,乳头型1例;结肠息肉患者8例:依据分型,炎性息肉患者3例,增生性息肉患者2例,管状腺瘤息肉患者1例,绒毛膜息肉患者2例;十二指肠炎患者5例:依据病理分型以及炎症程度与分布范围,浅表型患者3例,间质性患者以及萎缩性患者各为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共计2例,均为单发性溃疡),其中有3例异常症状患者(1例食管癌患者见图1A、1例胃癌患者见图1B以及1例贲门胃底癌患者见图1C)被数字化成像检出而普通X线造影未能发现。

3 讨论

与普通X线造影技术相比,数字化胃肠道造影技术技术下能够产生更高质量的胃肠道图像,在疾病检出方面同样占据优势地位。就图像质量而言,其影响因素较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成像方法、设备、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受试者均对图像质量的最终形成产生影响[2]。其中,设备及成像方法为客观因素,主要受制于设备生产厂商,而设备操作人员及受试者作为主观因素对图像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可变动性。因操作过程中的曝光时间相对较短,为快速扑捉到胃肠道的病变症状,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一方面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对数字化成像过程中相关参数的设置应力求精准;另一方面受试者应做好配合工作,尽量减少运动伪影对图像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3]。若所获取的图像质量不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确保图像质量在可控制的基础上,操作人员应立即先采取有效措施如涂布造影剂、引导受试者体位改变加压等进行及时补救。本研究42例患者结果显示数字化成像技术下Ⅰ级、Ⅱ级图像所占比例共计90.32%,而普通X线造影技术下,Ⅰ、Ⅱ级图像所占比例共计83.87%,可见Ⅰ级、Ⅱ级成像质量的数据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针对数字化成像技术下图像质量较差的成像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以上理论分析,除硬件因素之外,多为参数设置不当亦或是受试者配合不当所致。

但是数字化成像技术下以及普通X线造影技术下Ⅲ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9.68%、16.13%,可见数字化成像技术下的Ⅲ级图像较普通X线占据明显优势(P<0.05)。除此之外,在25例异常异常病症中,其中有1例结肠小息肉患者、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以及1例壶腹癌早期浸润十二指肠黏膜患者被数字化成像检出而普通X线造影未能发现,进一步显示出数字化成像技术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所发挥的优势。其优势有:第一,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对图像的后续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多种软件对图像进行特定处理[4],如图像对比度、色彩以及图像边缘等的调节,进而推动病变所处位置的特异性更加显著,甚至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对其中的瑕疵进行细致的调整与善后,在推动图像质量提升的同时进而推动临床疾病检出率以及准确性的综合提升。第二,数字化成像技术下可对操作过程进行无限次回放以及实时监测,其图像的摄取帧数一般为2~8帧/s,且摄取具有连续性[5],由于能够回放,因此形成的图像质量较高,并可对细微病症进行动态观测。但是普通X线检查技术下形成的图像质量则不能达到该水平。第三,数字化成像技术从胃肠造影机自身水平、医院部门之间的图像传输以及医院之间图像资料的传输三个方面对图像传输方式进行改善[6-7],并将光盘或硬盘作为载体进行存储,其优势性不言而喻。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与其他器官进行比较,胃肠造影检查下关于空间分辨率的要求较低,故空间分辨率在限定范围内(>1024×1024)对胃肠造影图像的质量无显著影响。数字化胃肠道造影检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胃肠双对比造影技术进行辅助。除此之外,胃肠道检查技术、造影剂剂量等均对数字化成像技术下的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本研究结果与赵新奎[8]、关岚[9]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数字化成像技术下胃肠造影图像质量显著优于普通X线胃肠造影,因其在图像资料的获取、传输、存储等方面均具展现出较好的优势,故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