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立德树人初心 勇担为党育人使命

2021-01-03董泳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师德修养师德立德树人

董泳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初心使命进行多次深刻阐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的教育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我们深入领会、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坚守立德树人之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使命。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进行剖析解读,将师德修养分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与立德树人背景内涵进行阐述,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做法谈一下如何做一名有师德的教育者。

关键词:立德树人;为党育人;师德;师德修养;班主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初心和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关键在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个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培养的人,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教人之师,首先要树立自身的“德”之精神。要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体制机制。教育引导学生用大德铸魂、公德善心、品德润身,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不断提升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真正成为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领路者、自我行为规范的践行者、爱岗爱生爱校的模范者。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要做坚定师德信仰的奉献之师。教师是平凡朴实的,应肩负起立德树人使命和培养国之栋梁的神圣职责。用坚定的信仰点燃学生心中的真、善、美,我为自己设定以下教育之初心和崇高职业理想。爱党格言:不忘初心,守三尺讲台;立德树人,愿润物无声!教育理想:让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更美丽!育人目标: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健康、正直、善良、向上的人!治班理念: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班主任目标:做一名工作上尽心,让家长放心,让科任老师有信心,使学生安心的班主任!我会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夯实学生们的理想信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要做正己立德,教书育人的身正之师。“师垂典则,范示群伦”,教师要积善成德,先正己后树人。因此,高尚的师德修养是学生的首肯标准。我不断发现短板、找到不足,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纠正行动上的偏差。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来袭,在做好全方位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主动到校录制视频课,网络、电话解疑答惑,家访为学生做心理疏导,积极慰问家庭贫困学生,为年级1800余名学生做励志讲座,把灾难當教材,推出“每日一星”、“每日一文”等系列德育活动。立师先立德,树人先正己,要做知行合一的示范者。不断涵养自身品格,同时将理想信念、价值情怀传递给学生。从信仰上弄通,从行动上做实,真正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其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要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学高之师。扎实学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是扎实学识不单单指知识水平,还包括勤学的态度、过硬的本领、科学的方法和前瞻的思维。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获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引领学生未来发展之路。我在班级建设有合理的规划和清晰的目标,洞彻事理,推陈出新,引领学生设计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标识,如班级目标、班徽、班训、班歌等,以此不断感召、激励学生,形成班集体共有的精神价值追求,潜移默化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论学与做,把握教育时机,铸魂育人、提质培优、精准施策、有的放矢。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要做亦师亦友,因材施教的仁爱之师。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仁爱之心是教育的灵魂,师爱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崇高的、持久的教育之爱,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也是师德核心素养建设的灵魂所在。“爱”要爱其心,严其行。仁爱之师是心与心的交流、信任、尊重和理解,面对学生教师要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做,时常关注学生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引领者作用。我主要通过对学生定期家访、谈话心理疏导、召开主题班会、制作励志视频、为学生过集体生日、设置读书角、扎实落实导师制、建立特殊学生档案、组织学生互评等多途径向学生表达师爱。以宽容、信任、理解、尊重为基础,爱学生成长中的每一次微小闪光。提升教育理念和信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设一个处处充满爱的集体。

大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具有坚定信念、具有优秀道德风范、具备渊博学识和高超专业本领的教师之师,是办好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要育好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科学的思想理论筑牢初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之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之使命。锤炼自己政治品格,增强党性修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指导者,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引路人。用最真切的实际行动投向教育这片热土,做一个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礼赞建党百年,矢志为党育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8-01-20/2019-12-23.

[3]谢和成.落实“四有”国标争做中国好教师[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240-241.

[4]张文.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9(20):50-51.

[5]赵蓓蓓.以爱育推进育人工作新发展[J].理论观察,2019(1):147-149.

猜你喜欢

师德修养师德立德树人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